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黄芪对兔周围神经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家兔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40只家兔建立周围神经再灌注模型 ,随机分成 5组 :对照组、缺血组、再灌注组、黄芪治疗Ⅰ组、黄芪治疗Ⅱ组 ,动态观察坐骨神经相应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随制成血再灌注时间延长 ,缺血组、再灌注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分别减慢为 ( 4 .10 2± 0 .992 )m/s、( 5 .898± 8.891)m /s ,动作电位波幅分别降低为( 4 .2 71± 1.0 71)mV、( 2 .2 5 2± 1.5 2 7)mV ,潜伏期延长为 ( 1.92 1± 0 .2 0 4)ms、( 2 .3 93± 0 .2 3 1)ms ;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降低分别为 ( 18.93± 9.88) μU/L、( 2 8.13± 9.72 ) μU /L、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增加 ( 1.2 9± 0 .2 1) μmol/L、( 4 .2 9± 0 .14 ) μmol/L(P <0 .0 5 ) ,病理改变加重。黄芪Ⅰ组相对缺血组、黄芪Ⅱ组相对再灌注组神经传导速度增快 ( 3 .182± 0 .83 9)ms、( 3 .2 71± 1.0 13 )ms ,动作电位波幅增高 ( 1.867± 0 .5 12 )mV、( 2 .467± 0 .2 19)mV ,潜伏期缩短( 1.3 17± 0 .3 2 4)ms、( 2 .3 87± 0 .175 )ms ;组织SOD活性增加 ( 10 .64± 0 .79) μU/L、( 13 .94± 0 .83 )μU/L ,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降低 ( 1.69± 0 .0 1)mol/L、( 1.0 6± 0 .2 0 )mol/L ( P <  相似文献   
22.
腕尺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腕尺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诊断。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4月总结5例腕尺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结果5例腕尺管综合征患者年龄24~58岁,临床特点为手小指及无名指无力、第一背侧骨间肌、小指展肌肌肉萎缩,EMG、NCV检测,尺神经支配区手内肌纤颤波和正尖波等自发电活动,NCV减慢,腕部潜伏期延长。5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证实尺神经腕管部嵌压。结论腕尺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检测定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3.
,政治理论课教学:629,当代中国:472,教学内容:415军校政治课:6221,“三个代表”:3970,邓小平理论课:3795,邓小平理论:3037,军校:2940,军校学员:2531,重要思想:1305,军队建设思想:1249,新时期:894,我军建设:732,政治理论课:669,教学:646,当代中国:544,邓小平:458,政治理论课教学  相似文献   
24.
笔者自1994~1997年应用静脉皮瓣供区预扩张的方法,修复较大面积四肢软组织缺损病人10例共11块皮瓣,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10例11块皮瓣,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7~38岁。皮瓣最大面积9cm×13cm,最小面积6cm×8cm,平均68...  相似文献   
25.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案,近年来,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膝关节本体感觉的研究进展迅速.目的:对关节镜下半腱肌和股薄肌双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后的本体感觉进行评定.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对照,于2007-08/2008-06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完成.对象:用14例关节镜下半腱肌和股薄肌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男性患者作为试验组和14例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方法:所有患者前交叉韧带重建都经过12个月神经肌肉康复训练,通过在负重的条件下屈伸运动重现设定的角度来评定关节的位置觉,测试健康的受试者和患者的双膝伸膝运动、屈膝运动关节位置重现偏差.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患侧膝关节、健侧膝关节和健康受试者膝关节在伸膝运动和屈膝运动时主动关节位置重现测试的比较.结果:患者患膝与健膝关节位置重现偏差、患者侧膝与健康者关节位置重现偏差及患者健膝与健康者关节位置重现偏差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后12个月的患膝和健康膝关节在承重条件下的位置觉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6.
应用趾甲复合瓣移植修复5例指甲缺损获成功。作者认为:努力创造血供丰富的受区,保护甲床不受损伤,以及选择合适的趾甲作为供体,对于趾甲瓣成活及获得良好的外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Schatzker Ⅴ和Ⅵ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9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42例.[结果]患者经过6~36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术后伤口一期愈合,无骨折延迟、畸形愈合.X线片显示胫骨平台均未发生二期塌陷,膝关节屈曲118°~136°.膝关节功能参照Merchant评分标准评定:优3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5.24%.[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损伤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8.
金鹏  刘亚  刘儒森 《山东医药》2007,47(29):28-30
按照Lindblom折尾加压法制作大鼠尾椎椎间盘退变模型60只,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15只,均用水合氯醛进行麻醉,尾髓内分别注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透明质酸(HA)、H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SCs/HA和HA/TGF-β1复合物,观察各组椎间盘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结果 移植修复术后C组髓核区细胞密度、PG和Ⅱ型胶原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或0.05;BrdU染色阳性细胞数随时间推移而减少。认为MSCs/HA及TGF-β1复合移植修复退变椎间盘近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保留前交叉韧带残束在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2006年10月~ 2009年10月保留残束重建前交叉韧带39例,其中运动伤3例,交通事故伤24例,生活扭伤12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18 ~52岁,平均31岁.关节镜下发现前内侧束断裂13例,后外侧束断裂26例;在股骨髁间窝处ACL上止点断裂29例,在胫骨止点断裂10例.采用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单束前交叉韧带,均保留原前交叉韧带残束,胫骨端、股骨端采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结果]本组39例患者术后均得到随访13 ~28个月,平均24个月,膝关节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稳定性增强.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平均70.5分,终末随访平均93.8分,术后提高23.3分.前抽屉试验阴性39例;Lachman试验阴性37例,弱阳性2例.按BRISTOL膝关节评分系统对术后疗效评分,优35例,良4例.[结论]对于前交叉韧带部分纤维束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保留残束的重建,能够促进移植韧带的再血管化及本体神经感受器的建立,有利于术后膝关节早期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C3、4巨大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6例C3、4巨大椎间盘突出施行颈后路单开门减压,同时行颈前入路C3、4椎间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观察脊髓继发损伤、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情况。[结果]16例患者随访平均6个月以上,均未出现脊髓继发损伤,术后脊髓功能明显改善,均获得牢固的骨性融合。按Odom评分标准:非常满意8例(占50%),满意4例(占25%),基本满意4例(占25%),无不满意病例,总有效率100%,优良率75%。[结论]颈前后入路治疗C3、4巨大椎间盘突出只要严格的掌握手术的适应证,遵循手术的操作原则,可以避免喉头水肿、脊髓损伤等并发症,提高减压及植骨融合率,并有效地维持椎间高度,避免了因骨的再吸收造成椎间塌陷引起的继发神经功能损害。因此,该方法在治疗C3、4巨大椎间盘突出方面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