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面部炎性皮损与蠕形螨和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颜面部炎性皮损与蠕形螨和细菌感染的关系,寻找防治颜面部炎性皮损有效的药物和方法。方法在邵阳医专检验系281个学生中进行炎性皮损的调查,检查面部蠕形螨及细菌培养并做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查出面部有炎性皮损者83人,统计显示有面部炎性皮损者蠕形螨感染率为89.17%(74/83),明显高于无面部炎性皮损的蠕形螨感染率15.96%(31/198)(χ2=134.99,P<0.01)。有面部炎性皮损的细菌感染率占93.98%(78/83),明显高于无面部炎性皮损的细菌感染率6.56%(13/198)(χ2=204.07,P<0.01)。共分离出91株细菌,主要为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分离菌总数的90.01%(82/91),药敏结果提示,最敏感的抗生素是氨基糖苷类的丁胺卡那。结论面部炎性皮损与蠕形螨和细菌感染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阐述当下高校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安全问题,从建设配套的硬件设施、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开展生物安全知识教育、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几方面入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策略,即通过加强和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将生物安全教育贯穿实验教学各个环节的措施,力求营造一个高标准的实验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性传播疾病抗菌治疗后并发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CNS)性尿道炎的治疗方法。 方法 单盲法分抗生素治疗组与非抗生素治疗组进行长期地追踪观察。 结果 非抗生素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抗生素治疗组 (P<0 .0 5 )。 结论 性传播疾病抗菌治疗后并发 CNS性尿道炎不宜抗菌治疗。  相似文献   
14.
刘众齐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356-356
病原生物学检验,包括医学微生物学检验及人体寄生虫学检验,要求学生能对常见病原生物作出准确鉴定,为,临床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是一门既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又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实践操作性极强的专业课,因此,实验课时多,实验准备工作极为繁杂,且存在生物安全隐患、标本来源困难、实验成本高、工作量大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寻找合适的实验准备方法,是从事本专业人员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5.
谈到教学,离不开教改,在不断汲取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改进教学方法,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现阶段医学院校的学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专业课内容多,课时少,学习负担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时大鼠肝脏铁含量和铁蛋白( Fn )、转铁蛋白受体1(TfR1)、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1(DMT1)、膜铁转运蛋白1(Fpn)mRNA的表达,探讨甲亢对大鼠肝脏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54只,随机分组,每组6只,8个模型组经左旋甲状腺素钠灌胃给药建立甲亢模型,1个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于第1~8周末各取1个模型组大鼠肝脏,行组织切片后经DAB增强的Perl′s铁染色检测肝脏铁含量,经RT-PCR检测大鼠肝脏Fn、TfR1、DMT1、Fpn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铁染色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明显增强。对照组大鼠肝脏表达Fn H、Fn L、TfR1、DMT1和 Fpn mRNA。模型组Fn L mRNA在1~3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4~8周均略低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Fn H mRNA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升高(P<0.05),且各时间点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模型组TfR1 mRNA和DMT1 mRNA各时间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 P<0.05)。模型组Fpn mRNA的表达量随造模时间延长逐渐降低( P<0.05),且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甲亢可引起大鼠肝脏铁含量增加,Fn、TfR1和DMT1 mRNA表达升高,而Fpn mRNA表达下降。肝脏铁含量升高可能与TfR1、DMT1和Fpn表达改变有关,肝脏Fn增加对升高的铁具有储存作用,防止铁超载对肝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制备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相对分子质量(Mr) 26 000亚基(Sj26gst) mRNA并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 根据Sj26gst编码区序列(NC_002544.1),用人类常用的密码子优化Sj26gst编码序列,两端加β球蛋白3′和5′非编码区(UTR),合成后连接至pcDNA3.1(+),构建pcDNA3.1/Sj26gst质粒,以线性化的pcDNA3.1/Sj26gst质粒为模版,体外转录Sj26gst mRNA。用脂质体将Sj26gst mRNA转染至HeLa细胞中,转染后2、6、12、24、48 h取HeLa细胞,免疫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Sj26gst mRNA的相对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Sj26GST蛋白的表达水平。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Sj26gst mRNA组、pcDNA3.1/Sj26gst组、pcDNA3.1组和PBS组(每组6只),分别于小鼠左后腿股四头肌肌内注射100μg的Sj26gst mRNA、pcDNA3.1/Sj26gst质粒、pcDNA3.1质粒和PBS (100μl),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