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5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20篇
内科学   3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3篇
  2篇
中国医学   44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1.
112.
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报道行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107例的临床资料。年龄48~87岁,平均69岁。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有尿道损伤25例,膀胱颈损伤2例,直肠粘膜损伤1例,精囊损伤1例,术中大量出血1例达600ml。术后排尿不畅1例,轻度尿失禁5例,耻骨后间隙感染1例。对并发症的防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3.
114.
丛伟  冯刚 《医学科技》2002,(1):30-31
目的:报告15例室间隔膜部瘤破裂矫治术,并对该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从1992年5月至2001年5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膜部瘤矫治术15例,根据瘤体基底部大小分别采用补片或垫片修补。结果:全组15例有1例出现术后残余分流,余全部治愈,结论:室间隔膜部瘤破裂手术效果好,但手术的关键是要将破裂的瘤体基底部处理好。  相似文献   
115.
四肢伤康复病人的心理诊断:临床调查和测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青  冯刚 《中国康复》1989,4(1):15-17
由临床康复医师和心理学工作者相结合,采取临床调查和心理测验的方法,对41例四肢伤住院康复病人进行了心理诊断,其主要心理障障为焦虑和抑郁,为心理咨询或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6.
目的了解同一面部生长型女性在青春发育高峰期下颌骨的生长变化趋势。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青春发育高峰前、后期女性X线头颅侧位片各80张进行测量,对不同面部生长型不同时期的头影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青春发育高峰前、后期①下颌升支的高度(Co-Go)、下颌体的长度(Go-Pog)有显著增加;②垂直面部生长型下颌高度的增加比水平面部生长型的增加明显;③下颌角(Ar-Go’-Me)、面轴角(Nba-PtGn)相对恒定。结论同一面部生长型不同时期下颌骨的生长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7.
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关系探讨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状胃炎是一种特殊典型的胃炎。根据悉尼胃炎新分类,属于隆起糜烂性胃炎。目前,对其发病机制仍甚不清楚,临床上治疗各家不一。为此,我们对120例疣状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作治疗后进行初步对比观察,以了解两者是否存在相互联系,提高临床上对疣状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关系的认识,有利于指导临床上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8.
两种术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从2003年10月至2005年4月应用英国DIOMED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行腔内激光结合高位结扎术和传统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共18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9.
γ-干扰素在两种品系肺损伤差异性小鼠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γ -IFN是否和冲击波所致肺损伤差异性相关。方法 :BALB/C和C5 7BL/ 6近交系小鼠采用BST -Ⅰ型生物激波管致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和肺组织中中γ -IFN的含量 ,Northern杂交试验检测γ -IFN基因在肺组织的表达。结果 :两品系小鼠伤前血清和肺组织γ -IFN含量极低。C5 7BL/ 6小鼠血清标本中γ -IFN含量在伤后 1h显著升高 ,伤后 6h有明显下降。而BALB/C小鼠血清标本γ -IFN含量在伤后 6h显著升高 ,基本与C5 7BL/ 6小鼠伤后 1h水平相当。两种小鼠肺组织γ -IFN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血清标本的基本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伤后 6h ,BALB/C小鼠肺组织γ -IFN含量虽然有显著升高 ,但尚明显低于C5 7BL/ 6小鼠伤后 1h水平 ,而C5 7BL/ 6小鼠γ -IFN含量在伤后 1h和 6h持续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γ -IFN基因在两品系小鼠中的表达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其变化趋势与肺组织中γ -IFN含量的变化相似。结论 :在相同冲击波作用下 ,BALB/C和C5 7BL/ 6小鼠γ -IFN表达呈现显著的差异性 ,提示它可能为这两种小鼠肺损伤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0.
目的:探讨持续灌流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CPPTCA)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分为治疗组与用药基础上加用CPPTCA各25例。结果:用CPPTCA组术后症状迅速缓解,室壁运动改善,无心肌梗塞和死亡发生。随访6个月,CPPTCA组有3例心绞痛复发,4例运动心电图阳性,无1例心梗和死亡发生,而对照组,25例均有心绞痛复发,ECG示心肌缺血,有6例心肌梗塞发生和5例死亡,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O.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