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3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301篇
耳鼻咽喉   70篇
儿科学   84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400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1175篇
内科学   842篇
皮肤病学   291篇
神经病学   96篇
特种医学   3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08篇
综合类   2108篇
预防医学   956篇
眼科学   84篇
药学   970篇
  14篇
中国医学   1322篇
肿瘤学   291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389篇
  2013年   431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79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430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63篇
  2005年   391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62篇
  2002年   278篇
  2001年   289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57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41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5篇
  1963年   5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评估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drug lymphocyte stimulation test,DLST)对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对84例临床诊断为DILI、17例疑诊、17例有服药史的非DILI患者行DLST检测,结合其人口学资料、临床分型、临床生化指标等进行非随机对照的回顾性分析,进一步评价DLST在临床的应用价值。结果 101例临床诊断或疑诊DILI患者中,共36例DLST阳性,DLST特异度为98.6%,在所有DILI患者中(包括过敏特异质和遗传特异质)敏感度35.6%。DLST阳性与RUCAM有较好的相关性(P=0.015)。结论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对药物导致的肝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结合RUCAM评分可提高DILI的诊断标准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回顾性分析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中重度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疗效。方法采用同期非随机对照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依照国际严重不良反应协会(iSAEC)关于DILI的生化学诊断标准,筛选出近五年明确判断为中重度DILI患者79例,其中,治疗组37例,采用常规保肝降酶加UDCA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保肝降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临床分型对UDCA临床疗效的影响。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基线的主要指标均有可比性,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均明显好转,第2周开始治疗组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下降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胆汁酸下降差值于第3周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8)。TBil、DBil和胆汁酸的动态曲线提示治疗组各指标的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肝细胞型DILI患者中,两组TBil、DBil、GGT和胆汁酸的动态曲线均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下降斜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UDCA可加快中重度DILI患者TB、DB、胆汁酸和GGT的恢复,在肝细胞型病例中疗效可能更好,但需持续治疗2周以上。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索有效肝血流量(EHBF)对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短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ACLF患者的临床资料,以3个月内死亡为终点,在确诊ACLF后24 h内采用脉搏染料光密度法测定EHBF、ICGR15值,同时记录24 h内各项临床化验指标。结果 63例患者中21例死亡;EHBF与ALT、TBil、DBil、Alb、GGT有较好的相关性(r=-0.26、-0.37、-0.34、-0.29、0.48);提示EHBF是影响ACLF预后的主要相关因素之一,EHBF ROC曲线下面积为0.669(95%CI:0.539~0.782),与MELD评分0.711(95%CI:0.510~0.758,P=0.07)相比无显著差异,而明显优于CTP分级的0.581(95%CI:0.495~0.738,P0.01)和KCH标准0.554(95%CI:0.458~0.722,P0.01);EHBF ROC曲线截断值对预后预测也有一定价值,当EHBF≤0.221时病死率为44.7%,EHBF0.221时为16%(χ2=5.6,P=0.018)。结论 EHBF能较准确预测ACLF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 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的1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二聚体水平在不同临床特征中的变化及其与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31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D-二聚体平均水平为(1.41±2.57)mg/L,阳性率为48.1% (63/131);不同病因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不同,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恶性肿瘤及其它病因组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显著增高(P<0.01);周围循环衰竭、呕血及呕血伴全身症状组患者的D-二聚体阳性率较高,黑便组阳性率最低(P<0.01);持续和再出血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无再出血的患者(P<0.01);死亡患者的D-二聚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好转组(P<0.01),但与未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与休克指数有一定相关性(P<0.01),与入院时收缩压、脉搏、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无相关性(P>0.05).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存在纤溶活动异常增强,且不同病因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不同.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机体循环血容量不足,可作为预测再出血风险的指标之一,而且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95.
脂肪细胞因子是脂肪组织产生的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免疫、内分泌等生理活动,在代谢平衡的调控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2型糖尿病家系一级亲属作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常伴有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异常,本文就其体内脂肪细胞因子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多配体聚糖结合蛋白(SDCBP )是一种将多配体聚糖介导的信号与细胞骨架联系起来的分子,与多种恶性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乳腺癌是一种包含多种亚型的异质性疾病,具有不同的分子表型、临床特征以及对治疗的不同反应。为对那些缺乏有效个体化治疗手段的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和内分泌治疗耐药的乳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靶向性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将就SDCBP 在乳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中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海南产益智仁盐炙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方法: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海南产益智仁的挥发油,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海南益智仁盐炙前后挥发油含量发生了量的变化(生品1.36%,盐炙品1.12%)。从益智仁生品和盐制品的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53,48种化合物。其中盐制前后共有的有42种,盐制后未检出的有11种,新检出的有6种。结论:GC-MS分析结果表明,海南产益智仁中所含主要成分为单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经盐炙后其挥发油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均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将为进一步优化炮制工艺以及阐明益智仁盐炙前后不同炮制作用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健脾舒胃凝胶中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甘草酸铵5种成分含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spse S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237 nm(甘草苷、甘草酸铵),283 nm(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结果:根据回归方程,甘草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甘草酸铵分别在0.128 3~0.641 6,1.105 2~5.526,0.225 2~1.126 0,1.092~5.460,0.314 9~1.574 4μg进样量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5个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7%,99.22%,100.02%,101.64%,97.99%(RSD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好,分离效果好,适用于健脾舒胃凝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99.
总结王小云教授运用"养与疏"结合疗法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经验。卵巢早衰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虚证为本,涉及心、肺、肝、脾;精亏源竭、瘀滞闭阻为其主要病因病机,同时强调注意情志因素影响。临床治疗补养脏腑为主,疏络通经为辅,并强调心身同调。  相似文献   
1000.
钟琴  傅晓云  沈美凤 《新中医》2015,(3):156-15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5例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给予甲硝唑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燥湿中药方水煎液坐盆治疗。2组均治疗7天后评价疗效,随访至患者分娩后1周。记录临床症状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早产儿、低体重儿、先天性疾病患儿的出生情况。检查阴道分泌物。结果:治疗7天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5%(P<0.05)。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4.9%,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4.6%,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停药后症状均消失,后续再使用未出现不良反应,可继续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产期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