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脾的生理特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脾为阴土,是三阴之长。糖尿病以阴虚为主,以滋脾阴为治法符合其病机特点,而脾阴虚也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始动因素。2.脾主升清。各种原因导致脾不升清则会促使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且糖尿病的一些常见并发病也与脾升清的功能密切相关。3.脾统血。脾不统血则生瘀血,瘀血又是各种并发病产生的重要因素。4.脾主肌肉。此功能下降会出现糖尿病临床中的"一少"表现。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在糖尿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弥可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进行密西根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评分(Michigan diabetic neuropathy score,MDNS)。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两组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注射可以显著减少DPN患者MDNS评分和症状、体征评分,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总计156名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参与研究。所有患者在接受二甲双胍常规治疗基础上,被随机分配服用津力达颗粒(治疗组)或安慰剂(对照组)。研究终点为随访第12周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结果 ]在12周随访时,治疗组Hb A1c为(6.61±0.63)%,安慰剂组Hb A1c为(6.91±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FPG为(7.31±1.12)mmol/L,安慰剂组FPG为(7.63±0.77)mmol/L;治疗组2 h PG为(10.63±1.80)mmol/L,安慰剂组2 h PG为(11.46±2.42)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标率为83.3%,对照组为67.9%;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85.8%,对照组为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津力达颗粒可使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更好控制,应用于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养血祛瘀方保肾灵治疗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160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案,以初诊时间(月份)作为配伍因素,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2组均采用常规西医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养血祛瘀方保肾灵治疗,观察60d,分析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尿素氮(BUN)、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血流变学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纳入病例均完成临床观察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未出现病例脱落及因故终止实验现象,观察60d后结果显示,养血祛瘀方保肾灵可安全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血粘度,缓解临床症状,延缓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结论:养血祛瘀方保肾灵可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5.
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的肾小球病变.IgAN发病率较高,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活检患者的30%~40%,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长期的观察发现约20%的本病患者,经20年临床衍变后将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得到了医家的广泛认可.寻求其辨证施治的规律、使中医治疗规范化,对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就该病的中医证候及其辨证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6.
本诊疗规范由消渴病(糖尿病)中医诊疗规范和西医诊疗规范组成,其中中医诊疗规范部分结合本院实际临床经验及新安医学理论制定;西医诊疗规范部分参照2006年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盐酸二甲双胍与盐酸吡格列酮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方法:将45例初始均以门冬胰岛素30特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25例)和吡格列酮组(20例),观察血糖得以控制同样理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8.0mmol/L)情况下2组治疗前后胰岛素减量的幅度。结果:治疗6周后,二甲双胍组与吡格列酮组胰岛素使用剂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胰岛素降低幅度大于吡格列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吡格列酮均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少胰岛素的用量,二甲双胍组在降低胰岛素的使用量方面优于吡格列酮组,且经济又安全。  相似文献   
58.
倪英群  方朝晖 《安徽医药》2013,17(6):901-902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管内皮的再生与修复功能同样会受到极大地影响,对于这一分子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因此,更好地揭示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背后的分子作用机制,以期改进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临床治疗方案就显得尤为迫切。当前国内外研究发现,小核糖核酸(miRNA)与糖尿病血管内皮有密切的关系。该文就新近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