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31.
VHL综合征(Von Hippel-Lindau syndrome),是一种临床上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研究发现86%-100%的VHL病相关性血管网状细胞瘤患者存在VHL基因异常[1].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血管母细胞瘤、脑血管母细胞瘤、胰腺囊肿、肾细胞癌和(或)多发性肾囊肿、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等[2]. 1 病例资料 患者,52岁,男性,银行职员,因“双下肢活动不能半年”入住我科行康复治疗.该患者在20多岁时即出现膀胱结石、肾结石,并行手术治疗,后来在其读书、工作期间逐渐出现视力模糊、肢体无力、心慌、食欲下降等一系列症状,并多次住院治疗,在住院过程中,检查发现多器官病变,如胰腺囊肿、肾癌、肝脏囊肿、视网膜变性、脑血管细胞瘤、脊髓血管细胞瘤、脊髓损伤、睾丸癌等,并多次行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脑血管及脊髓血管细胞瘤手术、右肾摘除术、左肾肿瘤剜除术、左侧睾丸及附睾摘除术、肾结石、膀胱结石取出术等手术.  相似文献   
32.
目的:定量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非瘫痪侧下肢与正常人下肢本体感觉之间的差异。方法:选用意大利Tecnobody公司Pro-Kin254P型本体感觉定量测试系统,采集2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非瘫痪侧下肢和30例正常人双下肢的本体感觉测试参数,主要观察指标为平均轨迹误差(ATE)、测试执行时间(TTE)和稳定指数(SI)。结果:①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平均轨迹误差、测试执行时间及稳定指数与正常组相应侧下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右半球损伤患者同侧下肢本体感觉差于左半球损伤者,除测试执行时间指标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正常组左下肢本体感觉参数优于右下肢,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平均轨迹误差与测试执行时间呈中度负相关(r=-0.550,P=0.002)。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不仅患侧下肢存在功能障碍,其非瘫痪侧下肢与正常人相比也存在差异,且右半球损伤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差于左半球损伤者,因此脑卒中后健侧下肢功能状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3.
摘要 目的:探讨表面肌电图评定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等中文期刊,MEDLINE、EMBASE等英文期刊,利用纳入、排除标准对所收集文献进行筛选。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8篇文献纳入研究。综合效应量:协同收缩率(CR)WMD=17.31,95%CI 5.78—28.84,P<0.01;力矩WMD=-10.95,95%CI -13.40—-8.51,P<0.00001。 结论:表面肌电图客观定量评价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状况,指导其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34.
<正> 本文的目的是建立一套模拟神经网络系统预测在康复医院住院的骨科病人的功能结果、住院时间和费用。 资料与方法 作者对38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女性316例,男性71例,平均年龄77.4岁(范围是60~89岁),分别患有以下一种疾病:髋关节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多发性骨折、全髋关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从临床、解剖学、组织学等方面探讨了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与末端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腰_3横突末端承受的拉应力最大,损伤是导致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主要原因,腰_3横突末端血管受累,局部组织供养障碍是导致腰_3横突末端组织病理变化的主要环节,腰_3横突痛的病理属于末端病的改变。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健康青年人与中老年人其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差异,同时探讨年龄因素与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间的相关性。 方法共选取健康青年人和中老年人各30例,分别纳入青年组及中老年组。采用意大利产PK 254P型本体感觉评估仪检测上述对象双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具体检测指标包括平均轨迹误差(ATE)、执行测试耗时(Time)、稳定系数(SI)等;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两组受试者双侧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与年龄间的相关性。 结果中老年组受试者双下肢ATE[左侧为(36.70±15.53),右侧为(38.30±20.83)]、Time[左侧为(71.17±17.28)s,右侧为(75.97±24.45)s]等参数值均明显大于青年组水平(均P<0.05),两组受试者双下肢SI参数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两组受试者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左、右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中老年组受试者ATE与年龄因素具有正相关性(P<0.05),青年组受试者ATE与年龄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rt;0.05)。 结论中老年人群其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明显不及青年人群,健康中老年人群其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与年龄因素具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评估一款国产热固耦合式超声骨强度仪的可重复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1名志愿者,用该仪器测得右跟骨的两个超声参数,分别是超声速度(SOS)和宽带超声衰减(BUA),计算每个参数的变异系数均方根百分比(CVRMS%),评估该仪器的短期可重复性;选择18名志愿者,用类似的方法评估该仪器的中期可重复性;选择29名志愿者,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量腰椎骨密度(BMD),并与用该仪器测得的跟骨SOS,BUA值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该仪器的有效性。结果:①超声参数SOS,BUA的短期CVRMS%分别为0.30,4.24;中期CVRMS%分别为0.41,4.20。②SOS与腰椎BMD的相关系数r=0.486(P<0.01),BUA与腰椎BMD的相关系数r=0.629(P<0.01)。结论:与国际主流定量超声(QUS)检测仪器相比,热固耦合式超声骨强度仪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准确性,可用于临床骨质状况评估。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不同的四肢体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坐转移下肢负重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实验组,3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在4种肢位下完成站-坐转移,对受试者完成站-坐转移的时间、双下肢负重、人体重心点在冠状面上的最大摆动幅度(COGX)进行比较。结果:不同上肢体位下脑卒中偏瘫患者站-坐转移的所需时间、下肢负重及COGX的差异不显著(0.05P0.1)。不同足位下脑卒中偏瘫患者站-坐转移的时间、下肢负重及COGX有差异,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足置后,脑卒中偏瘫患者完成站-坐转移时双下肢负重的不对称性要明显小于健足置后(P0.05);而当健足置后时,脑卒中偏瘫患者完成站-坐转移的稳定性要明显优于患足置后(P0.05)。正常人在不同四肢体位下其站-坐转移的时间、下肢负重及COGX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不同上肢体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站-坐转移的稳定性及下肢负重无明显影响;不同足位能显著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站-坐转移时稳定性及下肢负重,患足置后可视为一种潜在提高患侧下肢功能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压力中心(COP)相关参数的特点及其与步速、不对称性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60例能够独立步行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偏瘫组)及健康中老年人(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受试者均以自我选择的步速进行步态测试,提取并计算步速及两侧下肢的单支撑时间、双支撑时间、单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S)及其速度(AP-COPVS)、双支撑期COP在前后方向的位移(AP-COPDD)及其速度(AP-COPVD),以及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等参数,并分析和比较COP相关参数及其与步速、不对称性的相关程度。 结果对照组和偏瘫组的步速分别为(73.60±9.66)和(37.88±16.01)cm/s,偏瘫组步速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偏瘫侧单支撑时间[(0.39±0.07)s]较对照组[(0.44±0.04)s]明显缩短(P<0.01);非偏瘫侧的单支撑时间[(0.53±0.12)s]及两侧双支撑时间[(0.36±0.15)s、(0.36±0.21)s]均较对照组[(0.44±0.04)s及(0.15±0.03)s]延长(P<0.01);偏瘫组患者两侧下肢所有COP相关参数均较对照组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偏瘫组两侧下肢所有COP相关参数均与步速呈高度正相关(r=0.765~0.967,P<0.01);所有COP相关参数与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呈不同程度正相关(r=0.505~0.764,P<0.01)。 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时,足底负重在前后方向转移的能力下降,且与步速、单支撑时间对称性比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