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鞠传霞  侯琳  孙福生  岳旺 《山东医药》2006,46(32):20-21
运用台盼蓝拒染法测定人神经母瘤细胞(SH-SY5Y细胞)生长曲线,Hoechst33258核染色形态学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2,3-吲哚醌对SH-SY5Y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2,3-吲哚醌作用48 h后开始抑制SH-SY5Y细胞生长,并且细胞核出现核裂解、浓缩等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凋亡率升高,诱导细胞凋亡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提示2,3-吲哚醌可用于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术中腿部按摩对预防血管外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作用效果。方法根据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将9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6例,实验组48例。对照组手术前后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中实施腿部按摩,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DVT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DVT发生率为2.08%(1/48),对照组为15.22%(7/46),两组比较,χ2=3.6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防前移,在术中对患者实施腿部按摩,能有效地降低血管外科患者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93.
脑卒中病人Na^+—K^+—ATPase活性及SOD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及其诊断参考指标。方法 采用化学比色法及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对34例脑卒中病人和31例正常人红细胞(RBC)膜Na^+-K^+-ATPase活性及RBC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 脑卒中病人RBC膜Na^+-K^+-ATPase活性及RBC内SO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3.310,P〈0.01,t=2.462,P〈0.05)。结论RBC膜Na^+-K  相似文献   
94.
hTERT转录调控区克隆及在人癌细胞的转录特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邵敏  张波  廖松林  侯琳 《肿瘤》2002,22(6):470-474
目的 通过克隆人癌细胞中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基因上游转录调控区并观察其在不同人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的转录活性 ,探讨人hTERT基因在细胞癌变中的激活机制。方法 用PCR方法克隆HeLa和PG癌细胞hTERT基因转录调控区 ,并进行DNA序列测定 ;将转录调控区重组于荧光酶报告载体 ,瞬时转染人癌细胞HeLa、PG、2 93和正常人二倍体细胞 2BS后 ,测定荧光酶活性以确定调控区转录活性。结果 于人HeLa和PG癌细胞分别克隆hTERT基因转录起始点附近 6 36bp(- 5 31~ 90 )和 95 0bp(- 5 31~ 40 4 )的转录调节区 ,其序列与GenBank人hTERT启动子序列相同。将两转录调控区分别重组于荧光酶报告载体pGL2 ,得到pGL2 6 36和pGL2 95 0 ,并同时构建了pGL2 X(- 5 31~ - 2 72 )和pGL2 S (第一内含子区 )。瞬时转染细胞后发现 :pGL2 6 36和pGL2 95 0在癌细胞中的转录活性明显增高 ,而在人二倍体 2BS细胞中几无转录活性。重组体pGL2 S和pGL2 X在端粒酶阳性肿瘤细胞中的转录活性明显降低 ,pGL2 S的转录活性略高于pGL2 X。结论 人HeLa和PG癌细胞中hTERT转录调控区无基因突变并高度保存 ;hTERT调控区具有癌细胞特异性转录调节活性 ,表明hTERT转录水平的激活与端粒酶阳性及细胞癌变密切相关 ;hTERT上游 2 72为其核心  相似文献   
95.
目的 :研究端粒酶hTERT基因在男性不育症病人睾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 4 7例男性不育症病人和 10例正常睾丸组织中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和定位 ,并应用HPIAS 10 0 0高清晰度图像处理系统对hTERT阳性信号进行图像分析。 结果 :端粒酶hTERT基因阳性表达与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 )的分布定位一致 ,并且其表达强度与男性不育症病人睾丸组织中的生殖细胞的数量和密度显著相关 ,在唯Sertoli细胞综合征病人睾丸组织中无端粒酶hTERT基因的表达。 结论 :端粒酶活性的缺乏可能是生殖细胞发育停滞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6.
目的 通过制备癌细胞凝集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进一步研究该凝集因子的结构、功能、组织来源,并建立检测试剂盒打下了基础。方法 采用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O细胞融合,经ELISA法结合癌细胞凝集抑制实验选出阳性克隆。结果 融合阳性率78.1%;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染色体数目为96-106条,SP2=0骨髓绞炙68条,小鼠脾细胞为40条,得到的McAb亚类分别是IgG1(E9)和IgG2α(E1  相似文献   
97.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乳腺癌BT54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 使用超速离心的方法对人乳腺癌BT549细胞培养液中的外泌体进行提取和纯化,以通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的形态和大小,蛋白免疫印迹实验鉴定外泌体的标志蛋白,以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外泌体对BT54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外泌体的形状为椭圆形,外包被一层磷脂膜,直径40~110 nm;蛋白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外泌体内标志蛋白TSG101以及外标志蛋白CD63均明显富集;CCK-8实验结果显示共培养24 h后,实验组的BT549细胞增殖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F=12.99~50.95,P<0.001);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外泌体明显促进了BT549细胞的迁移(t=8.93,P<0.01);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BT549细胞迁移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t=4.77,P<0.01).结论 乳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表明肿瘤来源外泌体可作为交叉信号的传递平台,在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肿瘤转移方面发挥自分泌作用.  相似文献   
98.
99.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