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1 毫秒
51.
伞花木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RP-18等色谱手段对伞花木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伞花木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八烷醇(1)、豆甾醇(2)、乙酰齐墩果酸(3)、莨菪亭(4)、臭矢菜素A(5)、臭矢菜素B(6)、胡萝卜苷(7)、山柰苷(8)、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1→4)-α-L-鼠李糖苷-7-O-α-L-鼠李糖苷(9)、秦皮苷(10)。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2.
伞花木茎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轶  张聿梅  车镇涛 《中草药》2012,43(7):1276-1279
目的研究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大孔树脂、RP-C18、MCI凝胶、Sephadex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伞花木茎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伞花木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为(-)-lyoniresinol 3a-O-β-D-glucopyranoside(1)、(-)-异落叶松脂醇3a-O-β-D-葡萄糖苷(2)、5′-demethyl aquillochin(3)、(-)-丁香酯素(4)、水杨酸甲酯(5)、水杨酸乙酯(6)、β-谷甾醇(7)、香草醛(8)和3-oxotirucalla-7,24-dien-21-oic acid(9)。结论化合物1、2、4~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3.
板蓝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离鉴定板蓝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ODS等柱色谱分离纯化,以核磁、质谱、紫外、红外光谱及理化常数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为新橙皮苷(Ⅰ)、甲酸铵(Ⅱ)、异甘草素(Ⅲ)、甘草素(Ⅳ)和腺苷(Ⅴ)。结论 其中新橙皮苷、甘草素和异甘草素为首次从十字花科中分离得到;甲酸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4.
目的:对西红花苷对照提取物准确赋值,并评估特性量值的不确定度。方法: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西红花项下HPLC分析方法,以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为指标考察对照提取物的均匀性,5家实验室协作定值,并评估不确定度。结果:对照提取物的均匀性良好,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的标示含量和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68.9±1.9)%和(23.0±0.9)%。结论:通过协作定值及不确定度评估可实现西红花苷对照提取物的可靠赋值。  相似文献   
55.
川乌和制川乌中单酯及双酯型生物碱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目的:建立川乌和制川乌中单酯及双酯型生物碱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TM C18 5μm, 4.6 mm×250 mm色谱柱,流动相A[乙腈-四氢呋喃(25:15)]-流动相B[0.1 mol·L-1醋酸铵(1000 mL含冰醋酸 0.5 mL)]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5 nm。结果: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和苯甲酰次乌头碱分离良好,各成分浓度与HPLC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乌头碱0.01-0.36(r=0.9996),0.32 -5.16μg(r=0.9999);次乌头碱0.01-1.06(r=0.9999),0.05-1.32 μg(r=0.9999),1.29-20.60μg(r=0.9999);新乌头碱0.22-3.59μg(r=0.9999);苯甲酰新乌头碱0.02-0.10(r=0.9997),0.13-2.04μg(r=0.9998);苯甲酰次乌头碱 0.02-0.12(r=0.9996),0.15-2.41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5.0%(RSD=4.4%),104.9%(RSD=1.8%), 100.4%(RSD=3.0%);107.6%(RSD=3.3%),104.2%(RSD=1.5%),102.9%(RSD=1.9%);112.2%(RSD=3.2%), 106.3%(RSD=1.5%),103.5%(RSD=2.3%);104.1%(RSD=2.2%);100.8%(RSD=2.9%)。结论:建立的HPLC法专属,准确,耐用性良好。采用本法测定了23批不同产地及不同炮制方法得到的川乌和制川乌药材中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和苯甲酰次乌头碱的含量,为川乌及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疾病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淑贞  何轶 《当代医学》2009,15(34):118-120,30
目的探讨早发型子痫前期疾病发展的特点。方法总结2005~2008年本单位接诊的早发型子痫前期132例孕妇的发病、疾病发展过程、围产儿结果,监测血液学、凝血功能及生化指标,对比分娩结局。结果分娩可使生化和血液学指标明显改善;现行的解痉降压治疗对保护肝肾功能效果有限,对血液高凝状态没有治疗效果,但可延长孕周,改善围产儿结局。患者发病孕周越小,病情控制越差,妊娠时间延长越短,妊娠结局越差。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发病孕周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孕28周前发病的患者妊娠结局难以乐观,现行治疗方案仍难以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7.
本文根据《中国药典》的有关要求,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简要介绍了中药材和饮片“性状”标准增修订的基本原则、研究思路及注意事项,针对近年来企业和社会媒体多有反映市场上的药材性状与《中国药典》规定的性状不完全符合的问题,探讨了中药材和饮片性状发生变异及其主要原因、科学合理对中药材和饮片“性状”进行修订的问题、性状鉴别新方法及修订中药材和饮片性状需要注意的问题,为中药材和饮片“性状”标准增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
HPLC测定三七花叶颗粒中人参皂苷Rb3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轶  范震洪  赵静沛  鲁静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2):1894-1895
三七花叶颗粒为三七叶茎和三七花提取加工制成,可清热、凉血、平肝潜阳,用于由血热引起的疮疖;由肝热引起的心悸、烦躁、眩晕、头痛、失眠等[1]。三七叶茎及花中所含有的人参皂苷Rb3较根中高[2],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三七花叶颗粒中人参皂苷Rb3的含量,为控制其制剂质量提供依据。1仪器材料Waters 2690高效液相色谱仪(2690泵,2996PDA检测器,Millenmium32色谱工作站),岛津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D泵,SPD-M10AVP检  相似文献   
59.
三黄片质量情况分析及标准修订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鲁静  王臣芳  何轶  林瑞超 《中国药事》2007,21(11):927-929
针对三黄片的质量问题,建立了土大黄苷和盐酸巴马汀的薄层色谱检查方法,并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对三黄片质量标准的进一步修订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0.
乌头碱水解转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乌头碱的水解转化规律。方法:将乌头碱单体置纯水中,密封加热8,12,16,20,24 h,水解液碱化萃取,采用HPLC-MS分析主要水解产物;进一步采用中性氧化铝柱色谱分离,得到主要水解产物,并鉴定结构。结果:经HPLC-MS分析,鉴定主要水解成分峰为苯甲酰乌头原碱和乌头原碱。水解20 h,苯甲酰乌头原碱的转化率最高。结论:双酯型的乌头碱可水解转化为单酯型乌头碱和乌头原碱;在控制条件下,苯甲酰乌头原碱为主要水解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