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实施情况。方法 采用波士顿儿童医院设计的“家庭为中心的护理量表”,经对35位家长预调查,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随后对全院180位患儿陪护家长进行调查,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护士的服务意识增强,能满足患儿及家长的基本需要,但护士与家长的沟通不够,对于患儿疾病的认识、转归等告知甚少,双方对儿童住院引起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都未予以重视。结论 转变观念,承认家长在孩子患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护士应提高沟通技巧及心理知识的学习,取得家长的合作,得到家长的支持,对患儿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在校体能训练对飞行学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对136名在校飞行学员体能训练2年前后肺功能进行测定。结果 1在校飞行学员体能训练2年后,用力肺活量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与训练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小气道功能(MMEF、FEF50%、FEF75%)占预计值百分比与训练前比较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体能训练前,136名飞行学员中肺通气功能障碍者15例,占总数的11.0%。15例肺通气功能障碍者均为轻度,其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11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4例,无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经过2年体能训练后,3例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者肺通气功能恢复正常,8例仍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4例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者肺通气功能均恢复正常。3体能训练前有2例飞行学员存在小气道功能障碍,经过体能训练2年后小气道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在校体能训练可提高飞行学员肺通气功能,提示在校体能训练对提高大气道功能有重要意义,部分小气道功能亦可逆转,体能训练对小气道功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部队医院护士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的基本情况问卷、应对方式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北京市部队医院1266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1部队医院护士积极应对方式均分为(2.05±0.45)分、消极应对方式均分为(1.20±0.51)分,积极应对方式均分高于常模(P<0.01),消极应对方式均分低于常模(P<0.01)。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年龄、生育状况、文化程度、职称、工作性质、工作年限、健康水平护士积极应对方式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10、3.95、4.79、6.45、6.81、4.95、16.74,P<0.05或P<0.01);不同生育情况、健康水平对护士消极应对方式分值水平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7、7.54,P<0.01)。3部队医院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焦虑、抑郁呈显著正相关(P<0.01)。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士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毕业院校、健康状况、科室、职称(t=9.079、6.527、1.831、4.197、2.620、2.009,P<0.05),决定系数R2为0.121,可解释总变异量的12.1%;护士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t=12.096、11.402、5.497、3.447,P<0.05),决定系数R2为0.193,可解释总变异量的19.3%。结论部队医院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应对方式的影响,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改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75.
目的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建立标准化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实施流程,提高患儿喂养耐受以及改善营养不良。方法采用Delphi法对16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咨询建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流程。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90,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以及协调程度均较高;最后形成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以及20个二级指标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流程。结论两轮的专家咨询结果可靠,专家一致性好,为临床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提供了科学、系统的依据。  相似文献   
76.
肌内注射安络血致局部皮肤损害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络血,又名肾上腺色腙,作为一种促凝血药,用药途径为肌内注射和口服两种。口服每次5 ̄10 mg;2 ̄3次/d,肌内注射每次5 ̄10 mg,2 ̄3次/d[1]。我科于2004年12月31日-1月2日对1例男性患者按规定剂量分别于左右两侧臀部肌内注射安络血,2 d后患者左右两侧臀部及大腿皮肤呈大片黑紫及紫红色样改变。现将病例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40岁,反复咳嗽气喘37年,活动后气短8年,此次入院因咳喘加重伴咯血,咯血量最多200 ml/d,因有咯血窒息的危险,于2004年12月31日行经皮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手术顺利,术中、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心电监护示患者生命体征平…  相似文献   
77.
营养不良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十分突出,使患儿新陈代谢不稳定,呼吸肌做功异常,免疫力下降易感染以及伤口愈合的迟缓,从而加重了临床医疗护理负担并且延长了患儿呼吸机置管日及住院日甚至导致患儿的死亡[1]。在国外早期营养支持护理已经被证实不仅仅能帮助指导医护人员的操作,并且有助于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预后,提高远期治愈率以及生长发育水平。但在国内,早期营养支持的理念和相关文章仍处于空白阶段,现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8.
新生儿大动脉转位术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新生儿患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行大动脉转位术(ASO)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探讨新生儿ASO的围术期监护方法、并发症及用合适的护理对策来提高患D-TGA的新生儿围术期监护质量。方法 选择1998年~2001年收治的12例患D-TGA的新生儿,在体外循环深低温暂停循环下行ASO纠治,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监测心功能、呼吸道护理及预防感染等。结果 12例患D-TGA的新生儿中1例9d后死亡,11例紫绀消失,但在术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3例,右上肺不张3例,低心排2例,痰培养阳性2例,延迟关胸6例,经治疗后痊愈。随访3个月~2年,均恢复良好。结论 为患D-TGA行ASO的新生儿制订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十分重要,可明显降低患儿的肺部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9.
砀山酥梨富硒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自行研制的微量元素营养液在砀山酥梨中的应用 ,有效地提高了酥梨中人体必需的硒、锌等元素的含量 ,初步探讨了硒、锌等元素在酥梨中培植转化的富集效应  相似文献   
80.
通常体外循环手术最后步骤是将胸骨、皮下各层组织和皮肤重新缝合起来,若因某种原因(如循环不稳、呼吸功能不全、顽固性出血和凝血障碍、心律失常以及需要安置辅助循环插管等)使胸骨未能1期合拢,经24~72 h后,待循环稳定、凝血机能改善、心律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