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81.
已知柯萨奇B组病毒(CBV)能引起心肌炎和心包炎,至少一半以上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CBV感染有关。据文献报道,慢性复发性心包炎CBV感染率为37.5%~64%,扩张型心肌病为7.1%~33%,急性心肌梗塞为8.6%~26.3%,正常人有CBV隐性感染存在。本文采用间接ELISA方法,重点分析病毒性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患者血清中CBV IgG抗体,从而了解心脏病患者中CB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8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微创术改善卵巢早衰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研究组: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2007年1~10月行供卵体外受精(IVF)失败3次以上的卵巢早衰患者3例,第1周期在胚胎移植前激素替代周期第21天(种植窗口期)行子宫内膜活检,分别于第2和第3个激素替代周期的第10天行子宫内膜微创术,同期取内膜,SEM下观察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选择合适的周期进行供胚移植。对照组:选择同期正常月经周期妇女10例,观察其种植窗口期子宫内膜胞饮突的发育情况。结果对照组:SEM低倍镜下分泌期子宫内膜胞饮突发育良好,且表达丰富。研究组:微创术前,SEM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比例失衡,没有发现胞饮突,部分细胞呈凋亡状;第1次微创术后,SEM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依稀可见胞饮突,凋亡情况已明显改观;第2次微创术后,SEM下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可见较多胞饮突,无凋亡表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研究组3例患者均于2次微创术后次月再次同法行微创术,当月于种植窗口期行胚胎移植术,随访得知3例均于移植后获得临床妊娠。结论子宫内膜微创术可以改善卵巢早衰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胞饮突可用于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  相似文献   
183.
医嘱是护士对患者实施诊断和治疗措施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应[1]。正确执行医嘱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护理缺陷大多发生在错误执行医嘱上[2]。在平时的护理工作中如静脉输液,口服药这类医嘱大家都极为重视,有专门的口服药卡和输液单,只要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都不会出现差错事故。但对于各项小医嘱执行情况却不尽人意,偶有漏执行情况。为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全病区患者医嘱执行到位,我们设计出一种医嘱执行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4.
PICC的穿刺鞘直径大于硅胶导管直径0.45~0.60 mm,穿刺鞘退出后穿刺点渗血较常见[1].我科将TR 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绷带运用于PICC拔管后穿刺点止血,取得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TR Band桡动脉充气止血绷带,长23 cm、宽4cm,由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制成,手感舒适、柔软,外观透明.由2个特殊设计的球囊组成,外加1副配套注射器.  相似文献   
185.
炎性细胞浸润和心肌细胞坏死、纤维化是病毒性心肌炎(VMC)最具特征性的病理改变,大量研究已表明其发生、发展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密切。细胞因子能直接介导免疫反应而造成心肌细胞不可逆的损伤,亦能对受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起保护作用。多种细胞因子组成十分复杂的调节网络,相互促进或抑制,共同参与VMC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探讨预见性防控措施对分娩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在医院就诊的84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防控措施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分娩结果,以及两组产妇SAS、SDS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阴道物遗留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出现的新生儿锁骨骨折、神经损伤及窒息等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防控前两组产妇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防控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行预见性防控措施,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提高SAS和SDS评分,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7.
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中细胞凋亡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与细胞闻过则喜良心的关系以及雷帕霉素(RAPA)对移植后排斥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以SD大鼠为假移植组作对照(1组),其他各组采用Wistar→SD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移植后随机分为排斥反应组(2组)、雷帕霉素2mg.kg^-1组(3组)和雷帕霉素4mg.kg^-1.d^-1组(4组),每组术后1、3、5、7d分别处死6只大鼠,获取移植肠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 各组在术后1、3d均未发现排斥反应,2组术后5、7d分别出现I度和Ⅱ度排斥,3组仅在术后7d出现早期排斥迹象,4组枯术后一直未见排斥证据,小肠细胞凋亡数量在排斥反应前期和排斥反应时显著增加,不同强度的排斥反应,细胞凋亡数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排斥反应中可出现大量的肠细胞凋亡,其始发时间早于排斥的组织学发现,凋亡细胞数量与排斥强度呈正相关,可作为小肠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另一种可信的标志物。雷帕霉素对排斥反应的抑制能力与剂量有关,并不能抑制肠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8.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解毒化瘀汤联合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性血液净化,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清热解毒化瘀汤经胃管给药治...  相似文献   
189.
在输液治疗操作过程中,砂轮的运用必不可少.但临床使用的砂轮体积较小,取用不便,且无保护装置,护士在进行配药无菌操作时,直接用手将浸泡在乙醇中的砂轮取出,容易造成污染.鉴此,我科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手持式砂轮,应用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0.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RAPA)和中药百令胶囊对大鼠小肠移植后细胞凋亡和凋亡基因FasL表达的作用。方法:以SD大鼠为假移植组作对照(1组),采用Wistar→SD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根据不同处理分为排斥组、RAPA2mg/kg和RAPA4mg/kg组以主RAPA2mg/kg加百令胶囊组,术后1、3、5、7d每组各取6只动物处死,获取移植肠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取冰冻移植小肠标本行细胞凋亡的检测,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移植小肠村本FasL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排斥反应肆生时出现大量的肠上皮细胞凋亡,RAPA4mg/kg可显著地抑制肠细胞凋亡的发生,因2mg/kg与中药百令胶囊1mg/kg联合应用于术后7d抑的制凋亡的能力与RAPA4g/kg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细胞凋亡是诊断小肠移植排斥反应的一个良好的指示剂,RAPA4mg/kg可显著抑制细胞凋亡及凋亡基因FasLmRNA的表达,RAPA2mg/kg加百令胶囊虽有显著抑制细胞凋亡,但对FasLmRNA的表达无抑制作用。RAPA2mg/kg加百令胶囊联合应用对于抑制大鼠小肠移植排斥反应,抑制细胞凋亡是有相加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