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研究旨在观察姜术胃康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0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550例(反流性食管炎1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8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6例、消化不良86例),10∶1的比例配对分为治疗组500例(其中反流性食管炎9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70例、消化不良80例)和对照组50例(其中反流性食管炎1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2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消化不良6例)。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控制性降压对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控制性降压,对照组52例未采用控制性降压,分别在发病后第3天和第7天评价颅内血肿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病死率及脑梗死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发病后第3天和第7天治疗组患者有效率分别为78.33%(47/60)和75.00%(45/60),而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9.62%(31/52)和51.92%(27/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应特别注意血压的控制,这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降糖饮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50例患者随机单盲分为降糖饮组(100例)与消渴丸组(50例)。2月后进行症状、FBG、PBG、24h尿糖定量,血脂、血压及副作用的评价。结果降糖饮组总有效率90.0%,优于消渴丸组(78.0%,P〈0.05);且对于肝肾功能及血象无不良影响,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降糖饮治疗糖尿病疗效高。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安全性。方法查阅近3年来的有关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综述。结果我们研究表明: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不安全;参蛭心脑通胶囊可取代小剂量阿司匹林安全有效地进行冠心病、脑梗死的1级预防和2级预防。结论中药可替代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河南省确山县高血压患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抽取我县3所二级医院近3年来住院患者的病历,按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调查516例,男335例,女181例,有遗传因素者82例,吸烟者135例,饮酒者141例;常见症状为头晕309例,有合并症336例;其中正规治疗、非正规治疗、未治疗患者合并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14%,76.42%,85.39%。结论高血压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职业、遗传因素及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早期规范化治疗可明显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6.
郭艳辉  任芳 《中外医疗》2007,26(18):18-18
通过3个病例来讨论皮肌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37.
"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Coronary interventional Salon of China,CISC)是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倡议下,由吕树铮教授(CISC主席)和陈韵岱教授(CISC秘书长)等创建。CISC是俱乐部形式的民间学术团体,通过俱乐部的形式,把全国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方面有经验的医生聚在一起,讨论怎样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水平、降低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引申出一系列针对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策略性问题。CISC 2007刚刚闭摹,下面将沙龙中与会专家们与会员讨论的几个话题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38.
目的检测POLO样蛋白激酶1(PLK1)和P53蛋白在卵巢上皮性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19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和52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LK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二者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PLK1和P53表达与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PLK1和P53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38.5%和67.3%,显著高于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在卵巢上皮性癌中,PLK1和P53异常高表达与临床分期和组织分化相关,临床分期越晚、组织分化越差的癌组织中PLK1和P53蛋白表达越高(P<0.05);PLK1蛋白的表达与P53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629,P=0.000)。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K1、P53、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PLK1是影响卵巢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OR=2.288,P=0.025,95%CI:0.10550.050)。与其他患者相比,PLK1表达阳性同时P53表达阳性的卵巢癌患者,生存期最短(?2=17.246,P=0.037)。结论 PLK1和P53共同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PLK1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9.
2007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的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206例,术后分别采用坦索罗辛和中药制剂排石胶囊及安慰剂维生素C片治疗,辅助排石、缓解肾绞痛症状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6例,男155例,女51例,年龄18~65岁。经B超、CT、KUB等检查,确诊为单侧单发输尿  相似文献   
40.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服务应用于手术室当中的效果与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均根据需要进行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服务,同时为观察组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两组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