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用Sideris钮扣式补片经静脉关闭先天性心脏病8例。结果表明此法简便安全,成功率高,适应症广,尤其适应缺损直径大于20mm的PDA和ADS,避免开胸手术的痛苦。  相似文献   
32.
本文报告应用超声心动图监测9例经导管先天性心内缺损关闭术的全过程。术中监测的主要内容有:(1)确定关闭器在心内的位置;(2)显示残余分流和瓣膜返流;(3)观察房间隔缺损球囊探测的过程。结要表明:超声心动图在显示心内结构、关闭器位置、残余分流和瓣膜返流等方面有其独特性,同时可结合声学造影及根据需要进行多方面的监测,并用于术前诊断和术后随访。提出超声心动图是经导管心内缺损关闭术必不可少的一项监测手段,尤其是房间隔缺损的关闭术,可望不久的将来能在超声室进行。  相似文献   
33.
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发生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治疗发生心律失常的机制及防治对策。方法对79例VS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膜周部VSD单纯型50例,膨出瘤型28例,肌部VSD1例。选用Rashkind双伞闭合器2例,Sideris钮扣闭合装置16例,Amplatzer PDA封堵器45例,Amplatzer偏心型膜周部封堵器11例,Am-platzer肌部VSD封堵器1例。结果79例患者75例封堵成功(94.9%)。术后新出现心律失常31例(41.3%),其中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7例(22.7%),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4%),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6例(8%),室性早搏3例(4%),间歇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2.7%)。1例患者术前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第4天心电图表现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临床伴发阿—斯综合征。经紧急开胸心脏挤压,气管插管,安置心外膜临时起搏器,复苏成功,出院时患者心电图恢复至术前状态。其余25例束支传导阻滞,其中5例应用强的松30mg/日,一周后仅有2例存在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存在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3例室性早搏,2例为一过性,1例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出院时室性早搏仍有591次/24小时。结论经导管封堵VSD,出现心律失常达41.3%,但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患者男性,33岁,胸部刀伤后发现心脏杂音半年余,为进一步行介入治疗而于2010年6月2日入院。患者半年前因意外而致胸部刀伤,经右心室壁修补而康复,出院检查时发现心脏杂音,  相似文献   
35.
TIPSS并发内支架移位一例处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IPSS并发内支架移位一例处理体会马炬明任森根陆雪华鲁金祥我院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时,遇1例并发内支架移位,且游走至右心房和心室,经妥善处理而成功取出,报告如下。患者男,37岁。因乏力、纳差5年,腹胀...  相似文献   
36.
应用球囊导管和泡沫塞子对38例PDA患者行经皮动脉导管栓塞术,成功率为100%,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作者认为,术后充分抗凝,保持肢体血运畅通,维持酸减平衡,是防止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7.
栓塞术根治动脉导管未闭三次手术后再通病例任森根,张伟华,康 康患者女性,44岁。因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3次开胸结扎后再通,于1994年6月6日入院。第1次1970年3月3日在兰州手术,导管粗12mm,长6mm。术后声音嘶哑,2周导管再通。第2...  相似文献   
38.
例1.女,29岁.因自幼怕冷及皮肤有紫红色斑纹,于1986年3月31日入院.紫斑与温度有关,遇冷即显现.夏天不能吹电扇,冬季手脚麻木,但无肢体疼痛.  相似文献   
39.
冠心病免疫激活的一个指标—新蝶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喋呤与冠心病发病机制的可能关系。方法 前瞻性地对 16例正常献血员测定了外周静脉血清新蝶呤水平并测定了 2 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及冠状窦血清新蝶呤水平 ,且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外周静脉血及冠状窦血新蝶呤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 (分别为 (14 .78± 7.17)nmol/L、(2 0 .0 4± 14 .73)nmol/L和 (8.32± 4 .70 )nmol/L ,均P <0 .0 1) ;且两者均随着冠心病患者血管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得更明显 ,两者均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r =0 .4 80 ,P <0 .0 1) ;(r =0 .810 ,P <0 .0 1)。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中有新蝶呤水平显著升高 ,免疫激活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新蝶呤是冠心病免疫激活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40.
任森根  鲁金祥 《浙江医学》1989,11(4):205-206
应用经皮经房间隔穿刺液囊二尖瓣分离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3例,均获成功,二尖瓣面积从术前1.27±0.37 cm~2增至术后2.42±0.70cm~2(P<0.05),左心房平均压从2.00±0.35kPa降至0.71±0.20kPa(P<0.05),二尖瓣舒张压力阶差从1.64±0.28kPa降至0.45±0.20kPa(P<0.05),肺动脉收缩压从5.82土0.54kPa降至4.40±0.35kPa(P<0.05).无并发症.随访10个月,临床表现及二尖瓣口面积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