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手术及131I治疗后患者全身扫描(RxWBS)示纵隔浓聚131I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收集1998-2004年收治的331例DTC术后患者共1183次131I治疗后5~7 d的RxWBS图像,所有患者至少接受2次131I治疗,结合甲状腺球蛋白(Tg)测定、其他影像学检查及临床随访结果分析纵隔浓聚131I的影像学特征及原因.结果 331例患者中最终诊断为纵隔浓聚131I者共34例,其RxWBS主要表现为纵隔点状、团块状、哑铃状或弥漫性放射性浓聚灶.其中甲状腺癌转移者21例,残留甲状腺组织8例,其余5例胸腺摄取131I患者年龄均<45岁.结论 DTC术后患者纵隔浓聚131I可归因于甲状腺癌转移灶、甲状腺组织及胸腺摄取等.胸腺摄取131I是45岁以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RxWBS假阳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清Tg测定及131I SPECT/CT、CT增强扫描、MRI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膀胱痉挛性收缩痛是膀胱手术后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以往的治疗方法虽有一定效果,但总有20%~30%的病人疗效甚微[1]。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105例接受膀胱手术的病人术后采用PCA镇痛,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05例,男78例,女27例,年龄15~79岁,平均57岁。其中耻骨上经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评价其诊断肺癌的价值。方法用双探头符合线路SPECT对64例疑似肺癌的患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检查,观察其摄取18F-FDG的情况,计算分析T/N比值,观察该方法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①64例病例经随访证实其中肺癌46例,显像阳性42例,良性肺病18例,显像阴性11例。②肺癌的T/N比值平均为3.5±1.8,良性肺部疾病的T/N比值为1.8±1.3,两者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③目测法诊断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1.3%和61.1%。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是诊断肺癌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但该方法的特异性低,仍需结合肿瘤标志物和其他影像学检查来提高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生殖道是一个复杂的解剖器官,它同时具有内分泌学和解剖学上的功能特征。核医学在检查生殖和性功能方面有一定价值,包括男性睾丸和阴茎海绵体的灌注情况,女性输卵管的传输情况及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这些检查方法的成功应用证实了它们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笔者探讨了采用99Tcm 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 (EHIDA)肝胆动态显像评估胆道术后患者是否存在胆道狭窄[1 ]的临床价值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胆道术后 (胆囊切除术或胆囊切除并胆 肠吻合术 )患者 13例 ,男 7例 ,女 6例 ,年龄 (4 5± 8)岁 ,均有右上腹痛、黄疸和发热等表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RCP)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 (PTC)证实 ,其中胆道狭窄8例 ,胆道闭锁 1例 ,4例无胆系狭窄证据。正常对照者 15例 ,男 8例 ,女 7例 ,年龄 (4 0± 18)岁。2 .方法。显像前受检者禁食 12h ,注药前 15min进食蛋糕 1份…  相似文献   
16.
搐是小儿惊风的一个常见症状,小儿惊风发搐的病理机制,目前医家所论,多限于实则痰热惊风,虚则脾肾不足,肝肾阴亏等,而对于气郁致搐,却论之甚少.实际上,临床上气郁致搐的情况亦不少见,早在宋元时期,就对这种情况有所论及,兹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实施“针内针”腰麻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原因或患本身原因,有些患麻醉平面出现不升或低平面现象,达不到手术所要求的区域。通过“针内针”腰麻后硬膜外置管对麻醉平面不足的病例用生理盐水进行硬膜外充填,可有效地提高麻醉平面。  相似文献   
18.
于建芳  谷青 《中外医疗》2007,26(20):23-24
目的 观察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复合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削痂植皮病人的临床效应.方法 选择烧伤病人9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分别静注咪唑安定0.15mg/kg+氯胺酮1.5mg/kg(Ⅰ组),丙泊酚2mg/kg+氯胺酮1.5mg/kg(Ⅱ组),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mg/kg+氯胺酮1.5mg/kg(Ⅲ组),继而给予氯胺酮和丙泊酚维持,分别记录麻醉诱导期HR、MAP、BIS变化、各组清醒时间以及术中有无知晓,术后有无精神症状和噩梦现象.结论 咪唑安定和丙泊酚都能有效地预防氯胺酮引起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及精神症状,咪唑安和丙泊酚复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减少用药量.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4岁,因"反复腰酸4年"入院.有双肾结石史,两次行肾切开取石术并患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11名正常健康人、11例胃溃疡(Gu)、2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患者的胃排空时间,应用~(99m)锝——植酸钠鸡肝固相食物进行显象和胃排空时间——放射性曲线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正常健康人胃半排时空时间为51.5±12.8min(x±2s)Du组中有6例胃半排空时间<30min;7例胃半排空时间>90min;7例胃半排空时间在31~90min之间。被检测的14例Gu患者中有2例胃半排空时间<30min;有4例>90min;8例介于31~90min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