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对中医理论及临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用以解释五行所对应五脏之间的生理、病理联系,并用于指导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针灸治疗中,将五输穴配属五行,利用五行生克关系指导临床选穴及确立针刺补泻法,可归纳为“五行生克针法”。既可补虚泻实,治疗已病之脏;又可补、泻其所乘、所侮之行,对未病之脏进行未病先防,对已病之脏则防其传变,可起到防病、治病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72.
目的根据国内外军队康复与理疗医学专业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提出未来我军康复与理疗专业的发展方向。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法,复习近10年来国内外该领域的主要文献,明确该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同时发放军队康复理疗科问卷调查表,收集来自基层医院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十一五以来,我军康复与理疗学专业有了长足进步,涌现出一批学科发展明确,技术手段先进,医疗服务优良的学科和科室。结论学科发展的总体构想是进一步探索康复医学新理论、新技术,使其进一步适应军队卫勤保障需求,并向现代康复与理疗医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3.
毫米波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米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已发现毫米波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本文拟对豪米波与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4.
电针丰隆穴调节血脂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丰隆穴调节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丰隆组和血脂康组,每组102例.丰隆组取丰隆穴,针刺得气后,接LH 202 H型韩氏(HANS)穴位神经刺激仪,电针参数为:高甘油三酯血症选取频率AM 50 Hz、强度1 mA,留针20 min,每周2次;高胆固醇血症选取频率AM 100 Hz、强度1 mA,留针30 min,隔日1次,每周3次;低密度脂蛋白偏高者,电针强度以舒适耐受为度,余同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者选相应方案交替使用.血脂康组口服血脂康胶囊,每次2粒,每日2次,治疗11周.结果:丰隆组总有效率为83.0%,血脂康组为85.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丰隆穴调节血脂的作用与血脂康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随访显示,血脂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呈继续下降趋势,高密度脂蛋白(HDL-C)呈继续上升趋势,其中电针丰隆穴后TG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均为0.结论:电针丰隆穴可有效调节血脂,而且有较好的后效应,可以替代降脂药物成为临床调节血脂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医用臭氧疗法对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刀联合医用臭氧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刀治疗,比较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治愈率为80%,两组比较治疗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医用臭氧疗法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比单纯针刀疗法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6.
针刺全息头穴治疗偏头痛1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至 1991年,我们运 用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发现的“生物全息诊疗法”,单取第二掌骨侧全息头穴,治疗了104例偏头痛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针刀联合射频、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海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刀+射频+臭氧)25例和对照组(射频+臭氧)25例,分别给予上述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VAS评分,并记录手术并发症,比较分析不同随访时间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100.0%、92.0%,治疗后2组VA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射频、臭氧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基础上联合针刀治疗能扩大适应症,临床疗效更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8.
目的:提出针对颈肩上肢疼痛的颈根部扳机点检查来快速鉴别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椎管外疾病的特殊体征检查方法,并探讨其临床阳性率及其检查方法与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疼痛诊疗中心收治的2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查体资料。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扳机点按压试验检查方法与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牵拉试验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并与肌电图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术前3种特殊体征检查阳性率以颈根部扳机点按压试验阳性率最高达96.5%,臂丛牵拉试验阳性率为33.98%,扳机点按压试验并且与肌电图检查结果吻合率较高。结论:颈根部扳机点按压试验临床应用中检出阳性率高,操作简单快速,能更好的反应神经根型颈椎病病情,在门诊工作中可以快速筛查患者,指导后续检查并且在治疗中有关键性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针刀疗法联合臭氧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抽样法将研究病例分实验组38例,实验组采取针刀结合臭氧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电针治疗。并运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表"进行干预前后的疗效观察,并进行比较。结果:针刀组:治愈12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3%。经治疗后2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4%)明显高于对照组(85.3%)(P0.05)。结论:针刀联合臭氧治疗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安全有效,症状缓解时间短,临床治愈率优于电针治疗,其治疗方法较简单且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0.
背景:前期实验关于针刀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动物模型的治疗机制研究主是从调控软组织炎性反应为主要切入点,但尚未从软组织损伤修复的角度加以研究。目的:观察针刀疗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组织中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4/05在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海战伤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雄性SD大鼠68只,其中51只用于制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方法:6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7只。针刀干预组:于造模后15d,在麻醉下,用针刀于大鼠第三腰椎横突后半段表皮投影处刺入至深筋膜下,行疏通切割两三刀,出针,按压针孔止血;封闭对照组:在无菌条件下,用0.45mm&#215;12mm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刺入腰3横突后半段深筋膜下,注入20g/L利多卡因注射液0.05mL+地塞米松注射液0.01mL+维生素B120.01mL+氯化钠注射液0.13mL,出针,按压止血。模型对照组造模但不干预、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主要观察指标:于造模后15d各组取1只大鼠行组织形态学观察;造模后21,30d,每组各处死8只大鼠,取材后,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并计算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68只SD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造模后15d正常对照组结构正常;其他3组血管充血,并见淋巴小结形成。造模后21d针刀干预组与封闭对照组大鼠组织内成纤维细胞较少,毛细血管增生扩张,胶原重建开始;模型对照组成纤维细胞较多,胶原分泌增多。造模后30d模型对照组成纤维细胞增生,可见红细胞散在分布,有增生的毛细血管;针刀干预组与封闭对照组可见纤维组织排列成行;针刀干预组较其他各组胶原纤维形成减少,瘢痕面积小。②造模后21d正常对照组可偶见增殖的成纤维细胞;封闭对照组与针刀干预组大鼠组织内的成纤维细胞增殖较少;而此时模型对照组可见成纤维细胞增殖较重,胶原分泌增多。造模后30d正常对照组可少见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模型对照组、封闭对照组、针刀干预组成纤维细胞增殖程度均有增强的趋势,但针刀干预组的增殖程度最低。③造模后21d和30d,针刀干预组的增殖指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封闭对照组细胞的增殖指数与模型对照组在30d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刀干预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的组织修复可能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水平,从而防止了组织瘢痕挛缩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