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小飞蓬药材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TLC鉴别小飞蓬中的槲皮素,HPLC测定小飞蓬中槲皮素的含量。结果:TLC以正己烷-乙酸丁酯-甲酸(6∶5∶1)为展开系统,可以清晰地检测槲皮素;HPLC采用日本岛津Shimadzu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0.4%磷酸(47∶53),检测波长257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槲皮素在0.504~1.134μg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97%%,RSD分别为1.2%。结论:该法可作为小飞蓬药材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优选蚊子草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并测定抗氧化提取物及其纯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总黄酮和总酚酸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蚊子草抗氧化物的提取工艺;采用DPPH法研究抗氧化提取物及其纯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6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0h;抗氧化提取物及其纯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约为70%,90%.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靠;蚊子草抗氧化物及其纯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3.
严铭铭  邵帅  叶豆丹  黄耀玲  孙永嘉  闫向竹  周媛 《中草药》2012,43(10):1920-1922
目的 对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其他多种色谱方法对小飞蓬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应用MS、1H-NMR、3C-NMR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小飞蓬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 12个化合物,其中8个生物碱类:对羟基苯甲酰胺(1)、carbamic acid,N,N'-(4-methyl-1,3-phenylene) bis-C,C'-dimethyl ester (2)、硫酸阿托品(3)、3,4-二羟基苯甲酰胺(4)、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酰胺(5)、2-羟基-5-甲氧基苯甲酰胺(6)、甜菜碱(7)、盐酸小檗碱(8);4个五环三萜类:α-香树脂醇(9)、β-谷甾醇(10)、齐墩果酸(11)、β-胡萝卜苷(12).结论 8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4.
目的:基于P38MAPK信号通路探讨加味黄连膏对湿疹模型小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BALB/c小鼠60只,采用二硝基氯苯(1-chloro-24-dinitrochloro-benzene,DNCB)建立皮肤湿疹模型,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基质(模型对照组)、复方醋酸地塞米松软膏(阳性对照组)及高、中、低剂量组(加味黄连膏治疗组),对湿疹部位皮肤连续涂抹给药11d,以HE染色实验结果评价皮肤中炎症细胞浸润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p-p38和p38蛋白表达;qRT-PCR法检测皮肤组织中p38MAPK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药物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小鼠皮肤肿胀明显减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6,TNF-α和IFN-γ)的水平,加味黄连膏治疗组各组细胞因子水平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且与模型组相比,加味黄连膏治疗组皮肤组织中p-p38MAPK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p38MAPK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加味黄连膏可以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反应,有效治疗皮炎湿疹。  相似文献   
35.
<正> 药用贝母系百合科(Lilaceae)贝母属(Fritillaria)的某些植物的干燥鳞茎。我国药典(90年版)收载了川贝母(F. cirrhoson D.Don; 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F. przewalskii Maxim; F. delavayi Franch.),伊贝母(F. walujewii Regel; F. pallidifloraSchrenk),平贝母(F. ussuriensis Maxim),浙贝母(F. thunbergii Miq)。传统医药学认为“川贝”和“浙贝”功效不同,浙贝苦寒解毒,利痰开宣肺气,治风火痰嗽以浙贝为佳;川贝味甘而补肺,治虚寒咳嗽为宜。在  相似文献   
36.
目的:筛选并配伍出具有良好抗疲劳效果的方剂。方法:以负重游泳时间、爬杆时间为指标进行方剂筛选并优选出处方最佳配伍,为分析筛选出的最佳配伍方剂与方剂中各药材的相关性建立10批最佳配伍方剂的指纹图谱,以游泳时间、爬杆时间、游泳后的血清尿素氮(BUN)、肝糖原、血乳酸(LD)、三磷酸腺苷(ATP)、超氧化歧化酶(SOD)为指标对最佳配伍方剂进行抗疲劳活性研究与验证,通过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记录小鼠状况。结果:筛选出的"鹿茸酒"与"独参汤"二者的组合方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以及爬杆时间,组合方的最佳配比即鹿茸∶人参∶山药=1∶3∶18缓解疲劳效果明显,能显著提高爬杆实验、负重游泳实验运动时间,提高小鼠体内肝糖原、ATP以及SOD含量,降低BUN、LD含量,建立10批最佳配比组合方提取物对照指纹图谱,从中确定9个共有峰,并全部归属到各药材,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该方剂无毒性。结论:筛选并配伍出的方剂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效果,且安全无毒,建立该方剂指纹图谱证明方剂与各药材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马齿苋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现代研究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马齿苋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现有的临床应用,为马齿苋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笔者以"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1993年1月—2017年5月在Scifinder,Pub Med,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按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及开发利用4个方面对马齿苋现状归纳总结。马齿苋是药食兼用药物,营养丰富,广泛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地区,在我国南北各地均产。在化学成分方面,马齿苋主要含有生物碱类、萜类、香豆素类、黄酮类、有机酸类、挥发油及多糖等化学成分,其中包含8个新化合物;在药理作用方面,马齿苋具有抗炎、镇痛、抑菌、降血脂、降血糖、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增强免疫、抗疲劳、抗惊厥、止咳平喘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炎症、瘙痒症、肠胃保护、鼻疔等疾病;在开发利用方面,马齿苋主要涉及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护发品日用品及动物饲料等,是极具开发前景的中药材。  相似文献   
3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解毒颗粒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建立清热解毒颗粒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岛津VP-ODS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095%磷酸水溶液(50:50),检测波长为265 nm,柱温为40℃.结果 盐酸小檗碱线性范围为0.096~0.768 μg,平均回收率为99.04%,RSD为1.82%.结论 该方法可靠,简单可行,为控制清热解毒颗粒剂的内在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平贝母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从平贝母茎叶中分离到3个单体。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腺嘌呤核苷、半乳糖醇和琥珀酸。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飞蓬中总黄酮有效部位进行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开发中药五类新药。方法以总黄酮和灯盏乙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选取不同提取溶剂和提取方法,利用正交实验L9(34)优选乙醇回流提取飞蓬的工艺。结果飞蓬最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回流提取3次,1h/次,加醇量为14倍量。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开发飞蓬药材资源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