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94篇
  免费   294篇
  国内免费   225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78篇
基础医学   375篇
口腔科学   52篇
临床医学   660篇
内科学   325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07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400篇
综合类   1605篇
预防医学   490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478篇
  6篇
中国医学   484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78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324篇
  2004年   303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96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0年   4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9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断层解剖学是随着现代医疗影像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学科 ,就是用把人体切成断面的方法来研究人体形态和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的科学。为了适应一系列新兴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 ,培养更适合于临床的医学人才 ,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开展断层解剖学的教学及研究。因为断层解剖学描述的是人体层面的内容 ,教学中以应用断面图片和实物断层标本为主。这样在理论教学中就要应用的大量的实物图片和影像学图片 ,在教学时携带大量的大幅挂图很不方便 ,绘制版图既浪费实践又不能准确而真实表述出断层的内容。于是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和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  相似文献   
42.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和受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苯氧胺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和受体分析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袁石初,焦化波,李基业,陆连荣,陆家齐乳腺增生为中年以上女性的常见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因此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三苯氧胺为非甾类抗雌激素药物,已广泛用于性激素依赖性乳癌...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MED)在颈椎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我科2001年10月—2002年6月间,利用改良的腰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对颈椎病患者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23例病例。术后临床随访6—12月,通过手术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X线或MRI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23个病例中,平均术中出血100ml,术后2天拔除引流,5天拆线,平均住院10天。患者术后二天可带颈托下床活动,术前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手术治疗效果按Odom分类系统评定^[1],优18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达95%。结论 改良的腰椎间盘镜手术治疗颈椎病,具有切口小、恢复快、能更清晰处理术野和椎体后缘病灶、对周围血管和神经保护性强。符合病人心理、现代微创手术的要求。与传统的颈椎前路手术相比,改良的腰椎间盘镜用于颈椎前路手术是微创腔镜手术和传统开放手术的结合,更有助于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44.
本组52例,4例为双侧发病,余均为单侧发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35—68岁,平均43.5岁,右侧41例,左侧11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35天。临床表现均有旋转活动受限,肱骨外上髁处压痛明显,旋臂屈腕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45.
生物瓣膜在替换病损心脏瓣膜置入人体后,可发挥正常心脏瓣膜的功能。但生物瓣膜对机体而言是一种异物,在置换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中,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可怕的严重并发症。早期死亡率为72.9%,晚期约45.5%。因此对生物瓣的消毒灭菌及置入后控制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6.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本病西欧和北美发病率高达10%-20%,亚洲通常较低,我国广东地区人群患病率为6.2%,北京和上海为5.7%。近10a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和饮食结构改变,GERD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分为3个类型,即非糜烂性反流病(non—erosivere flux disease,NERD)、糜烂性食管炎(erosive esophagitis,EE)和Ba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  相似文献   
47.
48.
我院从2002年11月~2004年2月应用血管扩张剂,同时又选用血管内照射综合治疗方法对55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其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预防下段胆管探查术中医源性胆管损伤。方法总结自1992年5月~2004年5月期间315例胆管下段探查术中12例胆管下段损伤的原因。结果胆道探查术中用金属探条极易损伤下段胆管。结论胆道探查术中用规范操作是防止损伤的有效措施,及时发现损伤、对损伤胆管合理有效的处理是提高病人预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输入袢坏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病人均经两次手术而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关键是防止和及时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急性梗阻。简短剖腹探查术是处理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坏死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