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3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改良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式(改良Park术式)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1997年1月至2005年10月采用改良Park术式治疗的4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获得随访36例,术后随访率为87.8%(36/41),中位随访时间4.2年,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2.8%),吻合口狭窄1例(2.8%),局部复发2例(5.6%),排便功能在术后12~24周时基本恢复到正常,每日1~3次.术后5年的生存率72.2%(26/36).结论:改良Park术式既能保持良好的肛门排便控制功能,又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直肠癌保肛术式.  相似文献   
72.
目的:寻找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以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转移.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83例乳腺癌、2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检测40例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乳腺珠蛋白(Hmam-mRNA)的表达,并分析Hmam-mRNA表达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Hmam-mRNA在健康志愿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为阴性;83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表达率为28.9%(24/83),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Ⅲ和Ⅳ中Hmam-mRNA表达率分别为:14.3%(2/14)、21.43%(6/28)、21.05%(4/19)、54.5%(12/22),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Hmam-mRNA阳性表达与临床期别有一定关系.Hmam-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癌灶大小、病理类型、ER和PR的状态无关(P>0.05).结论:Hmam-m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 Hmam-mRNA阳性提示血循环中有乳腺癌细胞,预示着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Hmam-mRNA可能会成为诊断乳腺癌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73.
加味温胆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中ET、P选择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中ET、P选择素的影响。方法:82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西药治疗及西药合加味温胆汤,并观察治疗后血中ET、P选择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中ET及P选择均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显著。结论:加味温胆汤不仅能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而且能降低血中P选择素及内皮素,对冠心病疾病发展过程的病理产物具有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粗糙钛表面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涂层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 SCs)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沉积技术在粗糙钛表面沉积薄层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纳米羟基磷灰石,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表征,分析锶元素修饰的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对大鼠BM SCs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结节形成和成骨相关蛋白骨钙素分泌的影响。结果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涂层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不影响细胞增殖,与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金属钛种植体粗糙表面一样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较于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和粗糙组,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涂层可增强BMSCs碱性磷酸酶活性,促进矿化结节形成,提高细胞骨钙素的分泌。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亦表现了比粗糙组更好的生物活性。结论应用电化学沉积技术进行纳米掺锶羟基磷灰石涂层的制备,可以促进BMSCs成骨分化、种植体周围新骨早期形成,提高种植体骨组织结合率。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成年患者的上颌骨形态特征.方法:应用螺旋CT采集30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成年患者上颌骨数据,应用SimPlant11.04软件对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定点,建立三维坐标系,验证标记点的可重复性,测量标记点到三维坐标平面的距离.应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个居中的标记点中,A、ANS显著偏向健侧(P<0.01);14对患健侧标记点的非对称率(Q)显示,INM’与INM 、SNM’与SNM、SPr’与SPr在到矢状面S的距离存在明显不对称畸形,而其余多数点在三维方向上无不对称畸形;患者上颌骨与正常人的主要不同是在前后方向上存在发育不足,患侧上颌骨错位较健侧明显.结论:应用螺旋CT及SimPlant 11.04软件三维测量上颌骨形态的方法,能够精确测量各标记点到坐标的三维距离,可用于评估患者患、健侧上颌骨的畸形程度.  相似文献   
76.
目的:通过检测散发性三阴乳腺癌(TNBC)中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1,BRCA1)启动子甲基化和蛋白表达,探讨BRCA1与散发性TNBC的关系.方法:应用重亚硫酸盐测序PCR(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法检测50例散发性TNB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BRCA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上述组织中BRCA1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BRCA1启动子甲基化与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散发性TNBC组织中BRCA1启动子甲基化率为42.0%(21/50),癌旁组织未检测出甲基化,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BRCA1蛋白在散发性TNBC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32.0%(16/5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68.0% (34/50)(P<0.05).散发性TNBC癌组织中BRCA1蛋白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呈负相关(r=-0.323,P=0.022).结论:BRCA1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引起BRCA1蛋白表达下降或缺失,可能是散发性TNBC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7.
目的毫米波联合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以下简称扶他林)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患者(无颞颌关节器质性病变)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HZ-1型毫米波治疗仪和扶他林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HZ-1型毫米波治疗仪。结1果验组的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U=24.49,P<0.01),实验组中显效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Ridit分析,U=7.518,P<0.01)。结论毫米波联合扶他林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病,比单独应用毫米波疗效好,能缩短病程,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选择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比较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然后应用含14 755个基因的人cDNA基因芯片检测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明显强于MCF-7细胞.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2374个,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109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275个;10倍以上上调表达的基因99个,10倍以上下调表达的基因71个.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为Bcl-2、GSTP1、c-myc、MMP-1、NNMT,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为p53、p21、p27、CYPIA1.结论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基因,有望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个体化化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方法 选择人乳腺癌阿霉素耐药细胞株MCF-7/ADR与其亲本细胞株MCF-7为研究对象,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快速比色法检测、比较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的体外抑制率,然后应用含14 755个基因的人cDNA基因芯片检测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阿霉素耐药相关基因.结果 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体外抑制率明显低于MCF-7细胞(P<0.05),MCF-7/ADR细胞对阿霉素耐药性明显强于MCF-7细胞.MCF-7/ADR细胞与MCF-7细胞中表达差异的基因2374个,MCF-7/ADR细胞较MCF-7细胞表达上调的基因1099个,表达下调的基因1275个;10倍以上上调表达的基因99个,10倍以上下调表达的基因71个.表达显著上调的基因为Bcl-2、GSTP1、c-myc、MMP-1、NNMT,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为p53、p21、p27、CYPIA1.结论 乳腺癌阿霉素耐药是一个多基因、多环节、多途径参与的过程,涉及多种基因表达的变化.运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乳腺癌阿霉素耐药基因,有望为指导临床选择最佳个体化化疗方案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经尿道刀口变向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THoLEP)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KE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0例BPH患者,分为THoLEP组和PKERP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前列腺切除质量、术前后血红蛋白减少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和术后3个月复查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0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术后尿失禁症状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HoLEP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量、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少于PKE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IPSS、Q0L、PVR均低于术前,而术后Qmax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穿孔、大出血.水中毒等并发症;THoLEP组术后尿失禁并发症发生率少于PKER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oLEP和PKERP治疗BPH临床疗效相当,但THoLEP术中出血少、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PKERP,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