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目的探讨Er:YAG激光照射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离体磨牙或前磨牙40颗,随机分为4组:A:酸蚀(35%磷酸)组;B:Er:YAG激光组;C:Er:YAG激光+磷酸酸蚀组;D:空白对照组。每组随机选取2颗制备成3 mm厚的牙本质盘,相应预处理后扫描电镜观察;每组剩余8颗牙制备统一标准粘结面,相应预处理后与树脂粘结测量剪切粘结强度。结果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牙本质面经相应预处理后发生明显改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A组剪切粘结强度最大(16.03±6.56)MPa,其次为C组(13.21±6.08)MPa,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剪切粘结强度最低(4.52±1.02)MPa,与B组(7.91±4.56)M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YAG激光照射联合磷酸酸蚀较单纯Er:YAG激光照射可提高牙本质剪切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无湿化方案在ICU患者经鼻中低流量吸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4例经鼻中低流量吸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7例,对照组采用湿化瓶吸氧,观察组采用无湿化吸氧,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湿化瓶细菌污染阳性率、更换湿化瓶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氧疗舒适度、吸氧前后Sp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湿化方案能够减少ICU患者经鼻中低流量吸氧患者的细菌污染,且不会增加患者吸氧的不适感,氧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浅析54例消化道改道后继发胆管结石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护理配合的体会。方法 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科54例消化道改道后继发胆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前的用物准备、术中的护理配合对ERCP的影响。结果 54例消化道改道术后行ERCP术患者中,37例成功,17例未成功,ERCP成功率68.5%。结论 直视镜辅以透明帽技术、体位变化及腹部按压、超滑导丝应用技术、护士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医护配合的默契程度等会影响消化道改道后行ERCP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比较不同釉质抛光法去除正畸托槽粘接剂后对牙釉质表面粗糙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24颗因正畸治疗拔除的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金刚砂磨头组(A组)、金刚砂车针组(B组)和钨钢车针组(C组),每组8颗牙,正畸粘接剂粘接后用不同方法去除并记录操作时间,再用橡皮轮抛光20s。表面粗糙度测量仪测量托槽粘接前、橡皮轮抛光前、后颊面正中部位表面粗糙度(Ra0、Ra1、Ra2),并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操作时间以及橡皮轮抛光前后表面粗糙度比较,A组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3组表面粗糙度Ra2值最小,C组Ra0值与Ra1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牙面光洁度C组优于B组优于A组。结论 钨钢车针去除正畸粘接剂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新生儿睾丸畸胎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新生儿睾丸畸胎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结合近年国内外新生儿睾丸畸胎瘤的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例睾丸畸胎瘤患儿均采用睾丸根治性切除术,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无复发、转移,无瘤生存率为100%。结论:新生儿睾丸肿瘤以畸胎瘤多见,且多为成熟型。治疗上可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一般不需辅以放疗或化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6.
目的:构建转录因子Twist基因的慢病毒质粒,其高表达促进乳腺肿瘤上皮细胞MCF-7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方法:pcDNA3/myc-tagged-Twist质粒扩增并亚克隆至载体pLVX-puro中构建成pLVX-puro-myc-tagged-Twist慢病毒质粒。将其转染人胚肾细胞HEK293T,收取病毒上清感染乳腺癌MCF-7细胞。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录因子Twist 蛋白、上皮标志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标志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pLVX-puro-myc-tagged-Twist慢病毒质粒酶切及测序结果完全正确;相对于对照细胞(MCF-7-Vector细胞),转染Twist基因的MCF-7细胞(MCF-7-Twist细胞)Twist蛋白、间质标志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侵袭能力显著增强(P<0.05)。结论:pLVX-puro-myc-tagged-Twist慢病毒质粒构建成功,转录因子Twist通过MCF-7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了乳腺肿瘤侵袭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予以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手段对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效果、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LVEF、LVDD高于对照组,NIHSS、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选用急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可明显提高患者抢救效果,有效缓解身体损伤度,促进患者恢复速度,提升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48.
49.
<正>阴茎癌转移的主要途径是淋巴系统,其转移的数量和部位是评价愈后的重要指标[1]。如何有效预测淋巴结的转移,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降低术后肿瘤转移、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1月至2008年10月94例阴茎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资料,筛选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建立  相似文献   
50.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后的炎症反应参与其继发性损伤,导致损伤部位附近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进一步丢失,从而加重功能障碍.近年来,大量的实验证据表明,CNS损伤后的炎症反应,除产生神经毒性作用外,还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这就导致炎症反应在一些CNS损伤实验模型中增加组织损伤,而在另一些实验模型中却发挥神经保护和促进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