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用Summer‘s骨凿冲顶提升上颌窦底后窦底骨质和黏骨膜改变情况以及种植体与周围组织结合生物学变化,为临床应用该项技术提供进一步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16只狗随机分为提升高度不同(2mm、4mm)2组,每只狗植人种植体4枚,一侧植骨,一侧不植骨,在不同时间(3、6、12、24周)取材。标本经大体观察,放射检查,组织学检查,四环素荧光检查,抗BMP。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移植骨愈合良好,种植体形成骨结合,提升4mm不植骨种植体顶端无骨形成。[结论]上颌窦提升2mm种植体顶端有骨存在,提升4mm时,植入种植体顶端多数情况下无骨存在。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或地佐辛联合0.375%左旋布比卡因,对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ASA分级为Ⅰ和Ⅱ级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和地佐辛组(Dez组),每组50例。经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3组均使用局麻药0.375%左旋布比卡因30 mL。NS组加入2 mL生理盐水,Dex组加入2 mL(100 μg)右美托咪定,Dez组加入2 mL(10 mg)地佐辛。记录患者入室(T0),臂丛神经阻滞后10 min(T1)、30 min(T2),手术开始即刻(T3)、30 min(T4),手术结束(T5)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臂丛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持续时间及镇痛时间。结果:T0时3组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相比,Dex组和Dez组T1~T5血流动力学均降低(P<0.05);Dex组较Dez组T1~T5血流动力学降低(P<0.05)。与NS组相比,Dex组和Dez组臂丛神经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持时间均延长(P<0.05)。Dex组和Dez组臂丛神经镇痛时间较NS组明显延长,Dex组镇痛时间长于Dez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0.375%左旋布比卡因应用于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时,更能有效降低血流动力学,缩短臂丛神经阻滞时间、镇痛时间和延长阻滞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23.
正患者女,71岁,发现右大腿肿物3个月余。体格检查:右侧大腿近端扪及一大小15 cm×15 cm×13 cm肿块,质韧,活动度差,边界较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皮肤无红肿破溃,皮温正常。超声检查:右大腿中上段距皮肤7 mm见一椭圆形混合团状回声,边界尚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多发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混合回声内侧邻近股浅动脉中下段,后方可探及条状血流信号;CDFI于上述混合回声周边探及条状血流信号,内部可探及点状血流信号,其内一条动脉测得峰值流速5 cm/s,阻力指数0.56(图1)。使用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utomated breast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护理在基础医院妇产科患者产褥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产妇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文护理。统计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病人舒适度和产褥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心理、生理和社会方面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在产褥期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分别是10.5%、18.4%。结论:在护理工作中融入人文护理的理念有助于减少产褥期并发症,增加患者在产褥期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三维打印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 β-TCP)颌骨修复支架的生物学特性及体内成骨作用。方法:采用自动注浆技术制作β-TCP支架,将前成骨细胞(MC35T3-E1)接种在支架上,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结构与细胞黏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AL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将2种支架复合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rhBMP-2)后植入大鼠体内,发泡法制作的β-TCP支架为对照组,6周后取材行组织学观察。结果:三维打印支架具有规则多孔的立体结构,适合细胞黏附,且增殖及分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显示复合rhBMP-2后三维打印支架新骨生成量高于发泡法制作的β-TCP支架(P<0.05)。结论:三维打印TCP支架生物相容性良好,复合rhBMP-2后可异位成骨。  相似文献   
26.
CT图像在牙种植的应用已从单纯的提供牙种植术前设计的颌骨二维图像信息,发展到与牙种植模板联合应用,提供拟种植部位精确的三维图像信息,并在术中应用模板进行引导;用牙种植软件,在CT图像上模拟操作牙种植,显示牙种植过程及修复效果,使静态的模拟设计阶段发展到动态模拟设计阶段;而CT图像牙种植导航系统标志着从术前应用进展到术中应用CT图像信息进行引导种植,最大限度地利用颌骨骨量和减少并发症,确定种植体处于最佳的位置和方向,从而达到最理想的修复效果。此外,应用CT/CAD-CAM和SL已能进行骨膜下种植体的制作。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估正颌手术和间隔式骨移植重建严重萎缩颌骨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重度牙周炎所致颌骨严重萎缩患者,其中男5例、女7例,在颌骨重建后行牙种植义齿修复。对于严重萎缩的上颌骨,采用正颌手术和间隔式骨移植(Le Fort I型截骨术+上颌窦提升+块状骨移植)进行重建。在严重萎缩的下颌骨,采用间隔式骨移植或附加块状骨移植进行重建。重建4~6个月后拆除钛板和钛钉,共植入122颗种植体。种植后4~6个月进行修复。应用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等手段观察种植体愈合、骨结合情况和修复效果,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下颌骨高度和宽度得到较大提升。植入的种植体中,2颗在植入1个月时脱落,其余功能负载良好,存留率为98.36%。所有种植体均完成修复,修复后随访30~61个月,均负载正常。重建后患者的容貌和咀嚼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正颌手术联合间隔式骨移植是一种重建严重萎缩颌骨患者面容和牙颌功能的可靠方法。由于观察时间尚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估纤维蛋白胶联合OK-432和博来霉素治疗头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15例经皮硬化治疗巨大淋巴管畸形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13个月~14岁(平均6.1岁)。治疗区域包括颈部(6例)、腮腺区和咽旁(4例)、口底(2例)、面颊部(2例)和眶区(1例)。病变大小4 cm×5 cm~12 cm×16 cm(平均7.7cm×9.5 cm)。全麻下注射纤维蛋白胶和OK-432、博来霉素混合物。术前、术后采用CT扫描,并由3名口腔颌面外科医师组成的小组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3~4周面部肿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8~16个月(平均11.5个月),8处病变完全治愈,5处大部分治愈,2处部分治愈。结论:纤维蛋白胶联合OK-432和博来霉素经皮硬化治疗头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9.
背景:预制个性化骨瓣具有创伤小、血运好、可带软组织、形状可定制等优点,可用来修复血管床欠佳的骨缺损。 目的:建立预制骨瓣修复灵长类下颌骨缺损的动物模型。 方法:对9只恒河猴进行头颅扫描并制作个性化钛网。将复合或者未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珊瑚装入个性化钛网,植入背阔肌中进行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的预制或者原位植入下颌骨节段性缺损。13周时,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预制成功,将其转移修复下颌骨节段型缺损。采用临床和组织学方法观察异位预制个性化骨瓣及原位植入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预制骨瓣和原位植入的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珊瑚能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原位植入复合或未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和单纯珊瑚不能修复下颌骨缺损。复合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脱钙冻干骨、珊瑚预制个性化、血管化组织工程骨瓣成功,转移后均能成功修复下颌骨缺损,而且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优于材料直接植入下颌骨缺损组。实验证实预制个性化骨瓣修复恒河猴下颌骨缺损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回顾性分析笑气镇静技术在口腔门诊中的使用情况及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0日期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门诊使用笑气吸入镇静治疗的1429个病例进行如下分析:病例的人群分布、牙科治疗项目、使用笑气吸入的原因、不同年龄段患者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1429例患者中,男性587例,女性842例,平均年龄(32.64±16.34)岁。使用笑气镇静的患者中,治疗项目行牙拔除术的占79.98%;原因为牙科畏惧的患者占79.50%。患者按照年龄分为5~15岁组、16~25岁组、26~35岁组、36~45岁组、46~55岁组、56~65岁组和>65岁组共7组,其中5~15岁组的镇静满意率为45.71%,其他6个年龄组的镇静满意率为90.83%~96.20%(P<0.001)。笑气镇静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9%,女性高于男性,16~25岁组较其他年龄组发生率高(P<0.05),最常见为眩晕(构成比81.82%)。结论在牙拔除术、口腔种植术、牙髓治疗和牙周治疗四种常见口腔门诊治疗项目中,进行牙拔除术行笑气吸入镇静技术的患者最多,主要患者人群为牙科畏惧者;5~15岁组的镇静效果低于其他年龄组;笑气镇静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可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