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29篇
妇产科学   33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297篇
内科学   151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141篇
外科学   151篇
综合类   492篇
预防医学   222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165篇
  2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术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于医院行乳腺癌手术患者364例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并对病原菌进行分析和药敏分析。结果 364例患者中29例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7.97%;29例感染患者的脓液共培养分离病原菌4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占54.55%,革兰阳性菌16株占36.36%,真菌4株占9.09%。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阿莫西林等具有较强耐药性,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等具有较强敏感性。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及氨苄西林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多因素结果显示,年龄、置管时间、化疗次数、白细胞计数、合并基础疾病及换敷贴天数均为乳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因素众多,可通过缩短置管时间,勤换敷贴及积极治疗控制基础疾病等防护措施以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2.
新鲜周期单囊胚移植314例临床结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新鲜周期单囊胚移植(single blastocyst transfer,SBT)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4个新鲜周期行SBT患者的临床资料,从年龄、囊胚分级等方面比较分析临床结局。结果 妊娠组患者的年龄显著低于未妊娠组(P0.001);选择性SBT(elective SBT,eSBT)组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非选择性SBT(non-elective SBT,non-eSBT)组(P0.05);年龄≤35岁的患者,eSBT组的临床妊娠率与双囊胚移植(double blastocyst transfer,DBT)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多胎妊娠率显著降低(P0.001);而35岁的患者,eSBT组的临床妊娠率低于DBT组(P0.05),组间的多胎妊娠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囊胚扩张和孵化的程度与临床妊娠率显著相关,优质囊胚可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结论 妊娠结局与囊胚的质量及患者的年龄显著相关,对于年龄≤35岁,有优质囊胚的患者,可以进行SBT。  相似文献   
53.
超声引导下局部消融技术自应用于甲状腺结节以来已经取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重要补充治疗手段。文章主要从经皮无水乙醇溶液注射治疗、射频消融治疗、经皮激光消融及经皮微波凝固治疗等在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环在肠道重建中的应用。方法比较应用生物可降解环与传统吻合器械进行肠管吻合的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采用生物可降解环消化道重建的病例共61例,术后发生肠梗阻2例,吻合口瘘3例,切口感染1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共77例,其中生物可降解吻合环组32例,吻合器组45例,2组术后吻合口出血、肛门不适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吻合器械相比,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可减少术后吻合口出血、肛门不适感以及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55.
[目的]调查耳鼻喉科病人感知参与手术决策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抽取耳鼻喉科术后住院病人130例,采用病人感知参与决策程度量表(PICS)、病人参与决策影响因素问卷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病人感知参与程度低14例(10.8%),感知参与程度中等84例(64.6%),感知参与程度高32例(24.6%);医疗付费方式、家属参与决策人数、医生鼓励参与决策、病人对医生的信任、病人对医患沟通满意度均为病人感知参与手术决策的影响因素。[结论]病人参与手术决策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正确评估病人感知参与手术决策低的原因,采取必要措施提高病人参与决策程度。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兔肝VX2瘤实质期血供程度对高能聚焦超声(HIFU)后肿瘤靶点处温度及凝固性坏死体积(V)大小的影响,为进一步精确控制HIFU剂量、提高治疗效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制作瘤兔24只并分成:10、15、20 d、无血供组(10 d成模后处死)4组,在对应时间进行相同参数HIFU辐照,对靶点实时测温,做出时间-温度曲线(TTC),测量V,对坏死周边残存肿瘤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进行微血管密度(MVD)计数.结果 (1)肿瘤MVD:10 d组>15 d组>20 d组(P<0.05).(2)峰值温度(Tmax)、峰值时间(T1)、温升斜率(k1):10 d组、15 d组、20 d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三组与无血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温降斜率(k2):10 d组>15d组>20 d组>无血供组(P<0.05);温降时间(T2):10 d组<15 d组<20 d组<无血供组(P<0.05);(4)V:10 d组<15 d组<20 d组<无血供组(P<0.05).结论 肿瘤血供程度对HIFU“温升”过程无显著影响,而对“冷却”过程有显著的影响.肿瘤血供越丰富,辐照后散热越快,组织越易恢复到正常温度,形成V越小.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飞行人员中传染病患者的疾病谱及其对飞行的影响。方法收集并分析我院1993年5月-2006年6月(13年)间住院诊治的飞行人员传染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对疾病谱进行分析。结果13年间飞行人员传染病患者占同期飞行人员住院患者的1.41%;所患病种共10种,排在飞行人员传染病前3位的是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和感染性腹泻。其中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仅乙型肝炎就占全部病例的51.11%。90例飞行人员传染病患者中,停飞51例,停飞率为56.67%。其中,病毒性肝炎58例,停飞51例,停飞率为87.93%;其他传染病32例,经临床治疗后均痊愈,完全康复,飞行合格。结论飞行人员传染病的发病率在下降,所患病种相对单一,主要以病毒性肝炎和细菌性痢疾为主,但停飞率高,危害性大;病毒性肝炎是飞行员停飞最常见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58.
59.
实验旨在测定绵羊植入前胚胎在304不锈钢罐孵育器内的发育能力,为建立稳定的胚胎体外培养环境提供研究基础。本试验以绵羊孤雌激活胚胎和体细胞克隆重构胚作为测试样品,以不锈钢罐和MIC-101孵育器为研究对象进行比较。在不锈钢罐中培养效果同MIC-101相比,孤雌激活胚胎第7 d囊胚发育率达26.45%vs 24.84%(P>0.05);重构胚第7 d囊胚发育率达16.07%vs 16.84%(P>0.05)。结果表明,在密闭的304不锈钢罐内,气体环境和湿度水平保持稳定,符合绵羊早起胚胎体外培养所需环境。304不锈钢罐组合标准混合气体和恒温箱,是一种价格适宜、环境稳定、有效的、可供选择的早期胚胎体外培养孵育系统。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伯氨喹与蒿甲醚联合治疗恶性疟疾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3月坦桑尼亚中坦友谊医院住院的恶性疟疾100例,按设定的治疗策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肌内注射80 mg蒿甲醚,1 d-1,连续治疗7 d,首次剂量16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22.5 mg伯氨喹,1 d-1,连续服用8 d。依据恶性疟疾临床治愈标准,评价2组患者出院时疗效(痊愈、无效)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治愈患者出院后28 d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无效、复发率分别为98%、0、2%和8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伯氨喹与蒿甲醚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恶性疟疾疗效,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