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Dot-ELISA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Dot-ELISA诊断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Dot-ELISA法检测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抗体 ,并观察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抗原免疫大鼠血清、猪蛔虫抗原免疫大鼠血清、日本血吸虫感染大鼠血清等 3种异源性血清有无交叉反应。结果 广州管圆线虫感染大鼠血清阳性率为 10 0 % ,猪蛔虫抗原免疫大鼠血清为 10 % ,其余检测血清均为阴性。结论 Dot -ELISA法用于检测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诊断具有敏感性高 ,特异性强 ,并有简便快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32.
脑震荡对大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脑震荡(BC)鼠多巴胺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内酪氨酸羟化酶(TH)含量的变化。方法: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复制 BC 模型。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24 d 损伤组;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方法研究 BC 后中脑黑质致密区(SNC)和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基底节尾壳核多巴胺能神经纤维 TH 含量的变化。结果:在 SNC 和 VTA 及基底节,BC 后1、4、8及16 d 组的 TH 免疫反应阳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以4d 组反应最强,24 d 组在 SNC 和基底节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在 VTA,TH 免疫反应阳性仍高于对照组。结论:BC 后 TH 早期增高可能是脑损伤神经元过度兴奋的反应,随后持续增高一段时间可能是多巴胺能神经元上调其合成能力的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脑震荡(BC)大鼠认知障碍的特征及其与前额叶皮质(PFC)多巴胺能神经纤维变化的关系。方法:用金属单摆打击装置复制大鼠单纯性BC模型,伤后分1~24 d多个损伤组;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研究BC后PFC多巴胺能神经纤维的变化。结果:BC伤后1~3 d大鼠隐匿平台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BC后除1 d外,其余各组PFC多巴胺能神经纤维的密度和免疫反应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BC后大鼠出现近期空间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多巴胺能神经纤维TH表达增高并持续一段时间。TH早期增高可能是神经递质紊乱,随后持续增高可能是一种代偿反应。  相似文献   
34.
35.
我院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西医骨专科医院,开放床位800张,年急诊患者3万余人次。收治的骨折患者受伤机制多样,突发公共卫生问题、交通伤、坠落伤等有不断攀升趋势,骨折的多发伤、复合伤呈阶梯状递增。面对急危重患者,能否及时准确地作出诊断和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以后的康复,加强骨科急诊护士应对处置能力,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至8月河北省唐山市第二医院  相似文献   
36.
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从而身心得不到休息,不利于度过术后危险期,更不利于伤口愈合和早日康复.我科自2008年9月-2011年4月共收治手术患者224例,其中出现睡眠障碍的36例,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中男28例,女8例,年龄36-75岁,其中贲门癌12例,食道癌8例,脑膜瘤5例颅骨修补术8例,直肠癌3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研究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肝脏的表达情况及初步探讨其与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经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法建立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模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bFGF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情况 ,并用VG染色显示胶原纤维的沉积情况。结果 小鼠感染后 6周时 ,出现急性血吸虫卵肉芽肿 ,肝内bFGF阳性细胞的分布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VG染色显示肉芽肿内无胶原沉积 ;8周时 ,许多bFGF阳性细胞聚集围绕在虫卵肉芽肿周围 ,且细胞形状由原来的多角形变为长梭形。同时 ,VG染色显示肉芽肿周围出现一些胶原纤维 :1 0周时 ,bFGF阳性细胞和胶原纤维均增多。结论 bFGF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 ,可能在该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观察加压素免疫阳性 (VP IR)神经元在树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中的分布并与其在大鼠豚鼠视交叉上核中的分布进行比较 ,探讨VP IR神经元分布的种属差异性。方法 :树、大鼠、豚鼠内固定后恒冷箱冰冻连续切片 ,免疫组织化学PAP法染色。结果 :三种动物的视交叉上核形状不同 ,VP IR神经元在三种动物视交叉上核中的分布位置、数量和密度不同 ,此外 ,在豚鼠两侧视交叉上核间以及第三脑室底部与视交叉正中背侧之间 ,还观察到一些散在分布的VP IR神经元 ,而树和大鼠相应区域却未见有VP IR神经元分布。结论 :VP IR神经元在视交叉上核中的分布有较大的种属差异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酮的影响。方法 :用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对颌下腺切除后不同时期大鼠睾丸间质细胞中与睾酮合成有关的一些酶和代谢物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 :大鼠颌下腺切除 3周后 ,睾丸间质细胞中 3β 羟基甾体脱氢酶、非特异性酯酶、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和脂类含量无明显变化 ,乳酸脱氢酶活性明显降低 ;术后 5周 ,4种酶的活性均明显降低 ,脂类含量明显增多 ;术后 7周的变化与 5周相似 ,4种酶活性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脂类含量明显增多。结论 :内源性的表皮生长因子缺乏可能导致大鼠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合成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40.
大鼠脑震荡后8天不同损伤程度空间认知行为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伤后8d内认知障碍改变与不同程度脑震荡(BC)损害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36只,应用自制单摆式闭合性脑损伤机械打击装置复制不同损伤程度的B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型脑震荡(SBC)组和复杂型脑震荡(CBC)组(n=12).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结果:在Morris水迷宫测试中,SBC组大鼠1~3d找到平台的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CBC组大鼠伤后1~5d找到平台的时间与对照组SBC组相比显著延长.SBC和CBC大鼠在Morris水迷宫无平台探测试验中,在原有平台象限(Ⅲ象限)的时间比对照组减少但无显著差异,结论: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与脑震荡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