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01.
CT薄层扫描枢椎椎动脉孔术前评估方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薄层扫描枢椎椎动脉孔解剖变异术前评估在个体化置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寰枢椎手术患者共160个枢椎椎弓根,术前接受薄层CT扫描,根据参数(a椎动脉入口与椎管外壁的距离)和参数(e椎动脉球顶部顶点与侧块上关节面的距离)将枢椎椎弓根分为4种类型,Ⅰ/Ⅲ/Ⅳ型选择椎弓根固定,Ⅱ型选择椎板螺钉或椎板钩固定。术后病例行CT钉道扫描复查。结果Ⅰ型椎弓根102个,Ⅱ型26个,Ⅲ型21个,Ⅳ型11个。134个Ⅰ/Ⅲ/Ⅳ型椎弓根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26个Ⅱ型椎弓根被判定不适于进行椎弓根螺钉固定,改用椎板螺钉(15枚)固定和椎板钩(11枚)固定。术后CT钉道扫描复查显示,130侧次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4侧次偏外穿入椎动脉孔,但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术前应用螺旋CT薄层扫描枢椎椎动脉孔技术可以有效判读枢椎椎弓根类型,确定合理的手术方式,从而提高椎弓根固定的成功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02.
目的评估3种外科手术方法治疗成人退行性腰椎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ADL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99年7月至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117例ADLS病例根据其临床症状和腰椎畸形程度及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单纯椎管减压术48例,椎管减压+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融合器矫形术62例,极外侧入路椎间融合器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XLIF)7例。术后及随访期间观察ADLS患者症状及体征的改善、腰椎畸形矫正和椎间植骨融合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6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9个月,平均13个月。下肢神经根放射痛缓解率91%,下腰痛缓解率72%。单纯减压术术后下肢麻痛缓解,6例术后12~18个月腰椎畸形开始加重。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融合器组和XLIF组能够矫正腰椎的侧凸畸形并重建腰椎的生理前凸,5例术后2年复查发现融合器压塌上位椎体终板。结论单纯神经减压手术可缓解ADLS下肢的根性症状,但对腰椎畸形无矫形作用,术后部分病例腰椎畸形加重。后路椎弓钉内固定+椎体间融合器组和XLIF组具有矫形和重建生理前凸的作用,是治疗ADLS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203.
目的:分析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失误的原因,探讨提高置钉成功率的方法。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因上颈椎外伤、脱位和肿瘤接受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手术的患者50例,共置入100枚枢椎椎弓根螺钉。根据术前CT薄层扫描结果将枢椎椎动脉孔分为Ⅰ、Ⅱ、Ⅲ、Ⅳ型;在术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枢椎椎弓根螺钉钉道上倾角,在术后CT片上测量钉道内倾角,并根据CT结果将置钉失误分为两类,A类为钉道偏内指向椎管,B类为钉道偏外指向椎动脉孔。结果:100个枢椎椎动脉孔分为Ⅰ型76个,Ⅲ型10个,Ⅳ型14个。100枚枢椎椎弓根螺钉共发生A类失误8枚(8%),其中Ⅰ型5枚,Ⅲ型1枚,Ⅳ型2枚;B类失误2枚(2%),其中Ⅲ型、Ⅳ型各1枚。Ⅰ型、Ⅲ型、Ⅳ型的置钉失误率分别为6.6%、20%、21.4%。A类失误组的钉道上倾角为14.8°±8.5°,明显小于钉道正确组的18.3°±9.7°(P<0.05),B类失误组为17.5°±6.8°,与正确钉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类失误组的钉道内倾角为21.4°±7.1°,明显小于钉道正确组的33.7°±7.3°(P<0.05);B类失误组为44.9°±8.8°,明显大于正确钉道组(P<0.05)。结论:枢椎椎动脉孔的解剖变异是导致置钉失误的客观因素;而术中钉道内倾角和上倾角偏小是引起置钉失误的最常见原因。术前应根据CT扫描结果充分掌握枢椎椎动脉孔的特点,结合"宁上勿下,宁内勿外"的原则,合理把握钉道方向,以提高置钉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4.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肠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小肠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辅助手术组(n=20)和开放手术组(n=23),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止痛药物需求、术后饮食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辅助手术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及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方面,比开放手术有优势(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小肠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5.
同体骨软骨镶嵌移植术修复关节软骨病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同体同关节内骨软骨镶嵌式移植 ,治疗关节软骨病损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美国镶嵌式骨软骨移植器 ,通过开放或关节镜下进行同关节非负重关节面提供骨软骨移植条块修复关节负重面的软骨病损。结果 手术 6例 ,术后随访 5~ 9个月 ,平均 6个月 ,均达到优良效果。结论 同体关节骨软骨镶嵌移植对治疗关节应力性局灶性软骨病、创伤性软骨缺损的45岁以下病人是一个效果确实、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6.
椎管内手术恢复截瘫后膀胱控制功能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恢复截瘫病人膀胱控制功能的椎管内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0例(男3,女7)成人脊柱标本上,暴露T11节段以下全部脊髓,对各神经根进行预测。结果:全部L2~S1神经根与S2神经根呈重叠关系;3例男性和2例女性L1神经根与S2神经根与S2神经根呈重叠关系。除1例男性的T12神经根和S2神经根有重叠外,其余全部T12和T11神经根之间有距离,分别为29.1mm和52.6mm。结论:椎管内S  相似文献   
207.
目的 通过乳晕下注射示踪剂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研究临床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患者乳腺哨淋巴结标记定位活检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用乳晕下注射示踪剂亚甲蓝方法,定位23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行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乳腺癌根治术.结果 在23例行乳晕下注射示踪剂亚甲蓝乳腺癌患者中,21例定位显示发现前哨淋巴结,发现率为91.3%.结论 乳晕下注射示踪剂亚甲蓝定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基本显示乳腺癌患者区域淋巴转移情况,定位是准确的.  相似文献   
208.
目的 :评估Jefferson骨折复位钢板(Jefferson fracture reduction plate,Je RP)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2012年5月~2014年3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收集人体上颈椎尸体标本6例,2014年6月模拟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中的前弓双骨折类型,以Je RP内固定系统模拟进行复位内固定术,并以三维运动实验机对标本C0-3节段在正常、骨折、内固定3种状态的负载(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加载的水平方向载荷为20N,左旋转、右旋转采用的载荷为2.0N·m的力矩)六向运动中性区及运动范围(ranges of motion,ROM)进行检测及分析。(2)2008年4月~2014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9~67岁,平均39岁;均以颈项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其中7例无脊髓及神经损伤症状,1例合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为D级,寰椎环3处骨折5例,单侧前后弓骨折3例;术前MRI均显示寰椎横韧带完整。8例均采用经口咽Je RP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并应用CT扫描及颈椎过伸过屈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评估寰枢椎稳定性。结果:骨折组中性区与正常组中性区在屈伸、侧屈、旋转3个运动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组的三维中性区值均明显大于正常组;固定组的中性区与正常组中性区在3个运动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组的ROM与正常组ROM在3个运动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例患者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7.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枕颈部疼痛不适症状均获得改善,1例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由D级改善至E级。所有患者口咽后壁切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发生,术后CT示骨折均达良好复位;术后6个月CT示骨折均骨性愈合,未见寰枢椎失稳及活动受限,初期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结论:Je RP内固定系统固定在实现对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复位及固定的基础上保留了上颈椎活动度,为不稳定型Jefferson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