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1.
临床应用的某些药物及血清电解质浓度异常,可以影响心肌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因而引起心电图的改变,掌握这些心电图变化的特点,可以早期发现某些药物中毒和电解质紊乱,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心电图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有极大帮助.绝大多数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做心电图检查时都有显著而特异的改变,可据以确诊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心电图?我们的心脏之所以能够进行收缩和舒张运动,是因为心肌细胞能够产生生物电,当这种生物电经人体组织传递到体表时,用心电图机把这些生物电记录下来,描记成曲线,并给予适当的解释,就是心电图.简单地说,就是用心电图机记录下心脏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电.  相似文献   
14.
完全性房内阻滞伴房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3岁,因多发性脑梗塞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4年,否认有心脏病病史.入院后常规心电图有2组不同形态的P波.形态钝圆的为窦性P波,频率64次/min,均下传至心室,P-R间期为0.16s,另一种小而尖的P波为阻滞圈内异位房性激动(P_0),频率234次/min,  相似文献   
15.
162例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病毒性心肌炎患动态心电图监测情况。方法:对临床拟诊病毒性心肌炎患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162例患中,24小时有室性早搏(VE)82例;室上性早搏(SVE)78例。室性心动过速(VT)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SVT)8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AVB)18例;二度窦房传导阻滞(SAB)8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有ST-T改变的32例。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为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预后分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体位对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各项参数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导联动态心电图近几年在我国广泛应用,其国人诊断标准尚未出台,主要是参照12导联常规心电图的各项指标进行诊断。常规心电图是在一种体位下检查,而动态心电图是在多种体位下记录心电信息的。体位对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各项心电指标的影响,目前仍然是一项空白。探讨体位对12导联动态心电图各项心电指标产生的差别,对提高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1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梗塞部位和非梗塞部位相关导联的心电图Q—Tc间期(k值),进行测量统计,并讨论了Q—Tc间期与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梗塞部位Q—Tc≤0.48s时,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8.
19.
患者,男,5 1岁。因用力时出现发作性胸骨后疼痛、胸闷而来我院就诊。常规心电图示:V4~6的ST段水平型下移0 .0 5~0 .1 0mV ,PⅡ>0 .1 1s,且呈双峰型(见图1 )。心脏彩色超声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房扩大。胸骨后疼痛时,心电图可见到Ⅰ、Ⅱ、Ⅲ、aVF导联J点抬高,V2~5导联的ST段抬高0 .1~0 .8mV ,而上述导联中,室性期前收缩的ST段表现为异常抬高,有的形成单向曲线(见图2 )。该患者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前降支近、中段局限性狭窄75 % ,远端血流TimiⅢ级。  讨论 一般情况下,室性期前收缩的ST T改变多与QRS波群的主…  相似文献   
20.
心电图学     
根据读者的要求,为了做好电生理学的继续教育工作,从本期开始,将连续刊登刘青蕊、黄宝晨和孙吉林三位教授主编的“实用临床电生理学”专著的有关内容,以供读者学习参考,本期介绍“心电图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