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清肝明目养阴类中药配伍西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期视屏显示终端操作干眼症患者2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29例。对照组采用0.1%玻璃酸钠滴眼液每日4次点眼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点眼药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柴胡、当归、白芍等中药熏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9.0%,对照组治愈率41.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5%,对照组总有效率8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视屏显示终端操作干眼症采用中药熏蒸治疗效果显著,可促使泪液分泌,有效改善睑板腺开口的阻塞,使腺体分泌物易于排出,增加泪液脂质层厚度,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改善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科研人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科研人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40例科研人员原发性高血压病且无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包括:心理干预、行为干预、认知干预等),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3年后的血压值、体重指数及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收缩压和舒张压)、体重指数、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应从控制血压着手,社区护理干预是对科研人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是当今最多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由其引起的脑卒中、心脏病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要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控制高血压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我国目前高血压病存在“三高”和“三低”现象,即高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低知晓率、低治疗率和低控制率。  相似文献   
14.
将244例T2DM按UAER分成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微量白蛋白尿两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将UAER与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T2DM合并M—UA1b尿组的收张压(SBP)、空腹血糖(FBG)、血尿酸(UA)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低于后者(P〈0.05);UAER与病程、SBP、血肌酐(Ser)、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HDL-C、apoB负相关。结论:SBP、TC、HDL—C为T2DM微量白蛋白尿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外敷桑柏膏治疗各种闭合性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闭合性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外敷桑柏膏,对照组给予针灸、推拿和麝香止痛膏外贴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1疗程(5d)后治愈45例,显效12例,总有效率95%。结论:桑柏膏具有活血化瘀、消肿镇痛之功,治疗各种闭合性损伤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李娟娟  黎铧  韦春玲  张利伟 《眼科新进展》2012,32(12):1154-1156,1160
目的探讨累及视神经的脉络膜转移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所诊治的侵犯视神经的脉络膜转移癌患者5例(5眼)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眼底表现、眼部B超、彩色超声多普勒、眼底荧光血管造影、MRI等影像学检查特征。结果 5眼均可见眼底后极部累及视神经及其周围脉络膜组织的扁平实质性占位病变,视盘隆起、水肿,表面小血管扩张,动脉期即出现荧光素渗漏。B超表现为视神经附近沿眼球壁扁平隆起的病灶,视盘隆起且回声增强。眼部彩色超声多普勒可见肿块内血流信号。眼部MRI:眼球后壁视盘区局限性增厚,T1WI呈高于玻璃体的中等信号,T2WI瘤体呈低信号,累及视神经球内段及眶内段起始部,视神经增粗。结论累及视神经的脉络膜转移癌诊断需结合详细的病史、综合的影像学检查,并重视与相关视神经疾病的鉴别诊断,该类患者的视力预后及生命预后均不佳。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中早期新生血管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中早期新生血管青光眼31例31眼,术中全视网膜光凝。结果:患者31眼,术前眼压41.1±6.2mmHg,术后观察3~25(平均9.8)mo,眼压22.6±6.9mmHg,术前术后眼压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25例眼压控制正常,眼压19.8±2.4mmHg,6例眼压34±8.2mmHg,其中3例局部药物治疗眼压控制正常,2例行二次手术,玻璃体腔青光眼阀植入术后,眼压控制满意,1例无效,患眼无光感,疼痛,行眼内容摘除术。20眼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例视力不变,5例视力下降,1例无光感。30例虹膜面新生血管绝大部分或完全消退,角膜透明,前房无积血,所有病例眼部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结论:前部视网膜冷凝联合玻璃体切除术可消退虹膜面的新生血管,有利于术后眼压的控制,恢复部分视力,为中早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背景寻求理想的种子细胞是解决角膜移植供体匮乏的研究热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已被成功地在体内或体外诱导为角膜上皮细胞或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但尚无诱导为角膜内皮细胞的报道。目的探讨BMSCs移植于角膜内皮表面后的存活和增生情况,进而为BMSCs体内诱导为角膜内皮细胞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健康成年恒河猴4只,分为实验组(3只)和对照组(1只),均取右眼为实验眼。采用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培养至第3代,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以及对细胞进行脂肪细胞诱导等方法鉴定体外培养的BMSCs,同时用含0.01g/L 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的完全培养基增生培养对细胞进行标记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用7mm环钻钻取恒河猴右眼角膜植片,撕除角膜内皮细胞层,实验组采用离心沉淀法将BrdU标记的BMSCs移植于角膜植片,而对照组未进行细胞移植,最后将角膜植片原位缝合回植床。分别于术后1、2、3个月摘取术眼角膜植片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观察移植后细胞分布及连接情况,同时行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密度梯度离心联合贴壁法可以获得较高纯度的BMSCs,体外培养12~16d细胞90%融合,细胞呈梭形,平行或漩涡状排列。培养细胞的CD29表达阳性率为94.26%,CD45表达阳性率为4.02%,CD34表达阳性率为7.51%。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核质比增大,细胞质内可见丰富的线粒体、高尔基体及粗面内质网。培养的细胞通过脂肪细胞诱导液培养3周后,油红O染色细胞质被染为橘红色,细胞核染为蓝色。实验组术后1个月,右眼角膜植片内皮表面细胞呈短梭形,术后2个月呈梭形及多角形,术后3个月多数细胞呈多角形,细胞数量增多,细胞连接较前紧密,均为单细胞层;角膜植片内表面可见BrdU抗体染色阳性的细胞;对照组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角膜植片内皮表面无细胞生长,弹性纤维裸露,BrdU染色阴性。结论BMSCs通过离心沉淀法移植于角膜内表面可以存活并增生为单细胞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伴虹膜缺损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2例(24只眼)伴虹膜缺损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根据患者年龄、虹膜缺损程度及临床症状进行个体化手术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结果12例患者中,部分病例同时伴有晶状体脱位、黄斑发育不良、青光眼等眼部疾患,术后观察4个月~3年,大部分患者视觉质量得到一定程度改善,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但提高程度有限。结论伴虹膜缺损的先天性白内障可通过手术治疗恢复一定的视力,但此类患者常合并其他眼部疾患,从而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