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目的:通过观察脾虚状下大鼠oatp4a1蛋白表达来探讨oatp4a1与脾主运化本质的关系.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空白AA(AA为马兜铃酸Ⅰ)组、脾虚组、脾虚AA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AA组6组.高脂饮食及利血平造模21 d,造模成功后给予相应组别大鼠AA灌胃3d,末次给AA后1h内采集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检...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和解方颗粒剂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评价该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和解方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分别给予50、25、12.5g/kg和解方颗粒剂和等容积蒸馏水,给药体积为20ml/(kg·d),每日2次灌服,连续灌服12周.期间测量大鼠体重,观察一般状况.用药1...  相似文献   
43.
目的通过检测湿证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受体β链V区(TCRVβ)亚家族的表达,从免疫识别的角度探讨湿邪致病"蒙蔽性"的特点。方法湿证患者组2例,正常组1例。对湿证组采用化湿治疗(藿朴夏苓汤加减)半年,观察湿证组治疗前与治疗取效后患者症状、体征和TCRVβ亚家族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2例湿证患者治疗前较正常对照组TCRVβ表达均低下的亚家族是TCRVβ4、TCRVβ5.1、TCRVβ8、TCRVβ14、TCRVβ21.1、TCRVβ21.3、TCRVβ23;2例治疗前较正常对照组TCRVβ表达均偏高的亚家族是TCRVβ3、TCRVβ16、TCRVβ18、TCRVβ24。2例治疗前TCRVβ表达均偏低,经治疗后表达均升高的亚家族是TCRVβ4、TCRVβ14、TCRVβ21.3、TCRVβ23;2例治疗前TCRVβ表达均偏高,经治疗后表达均降低的亚家族是TCRVβ3和TCRVβ18。结论湿证患者TCR Vβ谱系表达紊乱,经化湿治疗后,TCRVβ谱系不同程度上得以调节,提示TCR Vβ的表达异常可能是湿邪的"蒙蔽性"所致。  相似文献   
44.
关于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模式改进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西医高等院校中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模式,包括PBL模式、TBL教学模式、早临床的教学模式、结合科研实践模式、中医学思维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改革等,来提高中医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5.
目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湿邪致病大鼠(TCRVβ)亚家族基因表达谱,从免疫识别的角度探讨湿邪致病蒙蔽性特点。方法:将3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内湿大鼠模型组、外湿大鼠模型组和内外湿大鼠模型组4组,造模20d后,各组按随机数字表选3只大鼠,检测其TCRVβ亚家族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湿大鼠模型组的TCRVβ1、TCRVβ7、TCRVβ9、TCRVβ13表达升高(P<0.05,P<0.01,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内湿大鼠模型组的TCRVβ8、TCRVβ14、TCRVβ18表达降低(P<0.05,P<0.01),内外湿大鼠模型组的TCRVβ8、TCRVβ18表达也降低(P<0.05,P<0.01)。结论:在外湿大鼠模型组部分TCRVβ亚家族比正常对照组表达升高,而在内湿大鼠模型组及内外湿大鼠模型组中部分TCRVβ比正常对照组表达低下,提示内湿之邪可能具有蒙蔽性有关,在内湿的环境中,机体可能对外在相关抗原相对不敏感,进而导致湿邪致病大鼠免疫功能障碍而死亡率升高,其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健脾解毒方对脾虚肝癌大鼠模型的抗癌作用与T细胞受体β链超变区第3互补决定区(the third complementary-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variable region of T cell receptorβ-chain,TCRVβCDR3)基因谱系的关系。方法将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组,灌胃生理盐水,每日1次),脾虚模型组(脾虚组),肝癌模型组(肝癌组),脾虚肝癌模型组(脾虚肝癌组),健脾解毒方(中药)高、中、低剂量(75.00、37.50、18.75 g/kg灌胃,每日1次)组和胸腺五肽(5 mg/kg,肌肉注射,每周2次)组(西药组),每组8只。采用苦寒泻下法制备脾虚模型,原位移植法制备肝癌模型。基因扫描检测大鼠胸腺、肝、肝癌20个TCRVβCDR3亚家族基因片段谱系。结果中药中、高剂量健脾解毒方可延缓肝癌的体积增长(P0.05),且其肝指数和胸腺指数与正常组相当(P0.05)。正常胸腺组织和肝组织TCRVβCDR3亚家族数量(20、19)、基因片段数量(220、113)、谱系准高斯分布比例(100%、42.1%)、片段荧光峰面积(6 539±2 325、1 238±439)在各组中均处于最高水平。中药中、高剂量组胸腺和肝组织TCRVβCDR3表达接近正常组,西药组、脾虚组和肝癌组居中,脾虚肝癌组最差。西药组肝癌组织TCRVβCDR3表达最佳。结论健脾解毒方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可能与其增强TCRVβCDR3基因谱系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7.
安宫牛黄丸有清热解毒、镇静开窍之效,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突发中风的“救命丹”。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大活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8家医院进行多中心联合观察,按入院顺序将6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0例和对照组30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静脉滴注250 mL含30 mL复方血栓通注射液的生理盐水,每日1次;治疗组另口服6颗大活络胶囊,每日3次;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停药7 d,两组皆治疗2个疗程,视患者病情及并发症给予脑保护、脱水、降血压、降糖等对症治疗,未使用除阿司匹林外其他影响血液流变学的药物。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93.00%Vs 87.67%,P<0.05),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5.22±2.78 Vs 5.91±2.02,P<0.05),中医症候积分明显减少(肢体活动不遂、语言蹇涩、口舌歪斜、感觉异常P<0.01,舌苔脉象P<0.05),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10.22±4.37Vs 11.51±3.98,P<0.01),全血黏度明显下降(9.07±1.22 Vs 9.51±1.01,P<0.05),血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下降(4.10±0.68 Vs 4.39±0.44,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下降(39.71±3.96 Vs 42.56±4.43,P<0.05),血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明显降低(6.00±0.95 Vs 6.23±0.67,1.72±0.69 Vs 1.94±0.91,P<0.05),共出现不良反应5例,其中2例轻度头痛,3例轻度恶心。结论大活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9.
肝主气化论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肝主气化论是对气化理论的发展,反映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脾虚状态下大鼠有机阴离子转运肽oatp2bl基因和蛋白表达,探讨oatp2bl在湿浊转运中的作用。方法2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组、劳倦组,每组8只。造模成功后,每只大鼠取肺、脾、肝、肾、胃、小肠、大肠组织各1块。劳倦组单号日期采用特制束缚筒,每次3h,双号日期令大鼠在冷水(10±1)℃中游泳7min,连续12周。模型组、正常组常规标准大鼠颗粒饲料喂养12周,高脂组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12周,均自由饮食饮水。采用RT.PCR、WesternBlot法检测肺、脾、肝、肾、胃、小肠、大肠组织oatp2b1mRNA、蛋白表达。结果高脂组肾、肝oatp2blmRNA含量高于正常组及劳倦组(P〈0.01,P〈0.05);正常组oatp2blmRNA表达量由高至低为肝〉肺〉脾〉大肠〉小肠〉肾〉胃;劳倦组oatp2blmR-NA表达量由高至低为肝〉肺〉大肠〉脾〉肾〉胃〉小肠;高脂组oatp2blmRNA表达量由高至低为肝〉肺〉脾〉小肠〉肾〉大肠〉胃。肺组织oatp2bl蛋白表达量由高至低为劳倦组〉正常组〉高脂组(P〉0.05)。脾组织oatp2bl蛋白表达由高至低为高脂组〉正常组〉劳倦组(P〉0.05);肾组织oatp2bl蛋白表达量由高至低为正常组〉劳倦组〉高脂组(P〉0.05);肝组织oatp2bl蛋白表达量由高至低为正常组〉高脂组〉劳倦组(P〉0.05);其中胃、大肠、小肠中oatp2bl蛋白表达量极低。正常组oatp2bl蛋白表达由高至低为肺〉脾〉肝,肾〉胃、大肠、小肠;劳倦组oatp2bl蛋白表达由高至低为:肺〉脾〉肾〉肝〉胃、大肠、小肠;高脂组oatp2b1蛋白表达由高至低为:脾〉肺〉肾〉肝〉胃,大肠,小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肾等脏器在脾失健运状态下的湿浊转运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oatp2bl是机体参与湿浊运化的物质基础之一。脾主运化湿浊的功能,可能不仅包括胃肠道的功能在内,而且也可能包括一部分肝脏及肾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