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分析与致伤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通过对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其致伤机制中的生物力学因素。方法 收集威尔士亲王医院骨科1997年8月至2002年10月间三平面骨折患儿临床资料17例,男15例,女2例,年龄为12~16岁,左侧11例,右侧6例,依据不同分型方法进行分类。回顾伤足损伤时的姿态,并通过三维CT观察远端骨折片的移位情况。结果 外侧型、二部分型、Ⅰ型分别占100%、88.2%、70.6%;伤足损伤时含有内翻、跖屈因素的分别占82.3%、47.1%;远端骨折片的移位情况中有外旋、内翻、跖屈表现的分别占100%、50.0%、71.4%。结论 ①外侧型,二部分型、Ⅰ型是较为常见的三平面骨折形式;②踝关节过度内翻、跖屈以及近端外旋可能为导致三平面骨折的主要因素:③提出“三平面复位”慨念试行闭合复位。  相似文献   
22.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儿脊柱侧凸中 ,6 5 .0 %的患儿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adolescentid iopathicscoliosis,AIS) ,其病因不清。脊柱畸形在三度空间上发生结构性的改变。AIS的发病率高。北京调查了2 0 4 18名青少年 ,发病率为 1.0 4 % [1] 。香港从 1995~ 2 0 0 0年调查了 5 14 197青少年 ,发病率为 4 .0 %。在AOS中 ,约0 .1%严重脊柱侧凸需手术治疗 ,大量的患儿则需要观察随访及适当的非手术治疗。本文对非手术治疗的原理、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结合香港的情况作一介绍。一、AIS的自然病史脊柱侧凸随年龄…  相似文献   
23.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二肽基肽酶9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二肽基肽酶9(dipeptidyl-peptidase 9,DPP9)基因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571例AIS患者及236例正常对照,AIS患者的Cobb角均大于20°.结合汉族人单倍体型资料,选取rs10406145、rs11670570、rs2286367、rs2277733及rs732631 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对这5个SNPs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AIS患者组DPP9基因5个SNPs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正常对照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在已经达到骨骼成熟或者已经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这5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所对应的最大Cobb角没有明显差异.结论:DPP9基因多态性与AIS的发生发展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 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褪黑素信号传导通路是否存在异常。方法:7例女性AIS患者,年龄13~17岁,平均14.7岁;最大Cobb角40°~80°,平均59.3°,行后路手术时取髂骨组织进行成骨细胞培养,并用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成骨细胞鉴定。取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先采用福斯可林刺激成骨细胞内cAMP升高,然后用不同浓度褪黑素刺激细胞,检测细胞内cAMP水平。结果:碱性磷酸酶染色、骨钙素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均证实所培养细胞表现为成骨细胞特性,所有AIS患者成骨细胞的cAMP的基础水平都很低,在给予福斯可林刺激以后cAMP的水平明显升高,此后再给予生理剂量的褪黑素后,cAMP的水平未见明显下降;给予药理剂量的褪黑素后同样没有观察到cAMP水平明显的下降。结论:AIS患者的褪黑素信号传导通路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应用弹性测量仪和超声波测量评价烧伤后增生瘢痕的变化。方法:自1995年1月起,长期随访18例随机选择的烧伤患者(年龄为1-60岁),应用皮肤弹性测量仪及超声波影像对患者每月测量一次皮肤在负压吸引作用下的最大变形度(R0)和粘弹性指数(R8),比较增生瘢痕与身体对侧相应部位测量的区别,并将检查结果与传统临床分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同时也对皮肤弹性值与临床观察的瘢痕硬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烧伤后增生瘢痕的R8>0.193时,临床硬度分度也较高(9%为0度,14%为1度,30%为2度,46%为3度,83%为4度)。结论:R8>1.93被定为预后数值,大于该数值者需要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26.
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3例儿童股骨颈骨折患儿,男13例,女10例;年龄3~16岁,平均12.8岁.前10年的13例均为高能量损伤;近10年中5例为滑倒跌伤,对其中3例测量身体质量指数和骨矿物质密度.无移位骨折4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19例,其中闭合复位15例、切开复位4例.手术距受伤时间小于24 h者15例(平均11.2 h),超过24 h者4例(1 d后1例、5 d后1例、7 d后1例、3周后1例).闭合复位中关节穿刺减压11例,关节囊切开减压4例.复位采用1~3枚空心螺钉内固定18例,角钢板固定1例.术后以髋关节支具保护.定期随访X线及MRI,评估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情况.结果 全部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11年,平均4年.保守治疗的4例患儿,术后出现髋外翻1例、肢体短缩畸形1例.手术治疗的19例患儿,18例骨折复位好,一期愈合,其中轻度髋内翻1例、髋外翻1例;1例复位欠佳患儿出现骨折延迟愈合,经再次手术翻修和植骨后愈合.无一例患儿发生股骨头坏死.受伤超过24 h接受手术治疗的4例患儿,1例发生延迟愈合.轻微外伤患儿的身体质量指数和骨矿物质密度均属于偏低或极低范围.结论 儿童股骨颈骨折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争取受伤24 h内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及钛制空心螺钉内固定,配合关节囊穿刺或切开减压,术后以髋关节支具保护.儿童股骨颈骨折受伤机制的改变可能与儿童身体质量指数和骨矿物质密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7.
ISOLA器械治疗小儿脊柱侧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定期随访评价ISOLA器械治疗小儿脊柱侧凸.方法41例小儿脊柱侧凸患儿,特发性脊柱侧凸32例,神经肌肉性脊柱侧凸5例,其他类型的脊柱侧凸4例,术前、术中、术后均摄X线片,记录Cobb角,顶椎的移位及旋转,躯干偏离中线程度.结果Cobb角术前平均为66°,术后1年为36°,术后2年为36°.1年后,所有患儿的脊柱均完全融合.顶椎的偏离改善了14mm.躯干偏离改善了5mm.特发性脊柱侧凸患儿1年后有基本的正常活动.术后4例出现并发症,1例深部感染,1例骶尾部褥疮,1例横钩脱落,1例L3椎弓根螺丝钉脱落.结论目前有多种后路器械治疗小儿脊柱侧凸.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ISOLA的原理,该术式能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非胶原骨基质蛋白中双糖链蛋白多糖(Biglycan)和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患者髂骨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从10例行后路自体骨融合的AIS女性患者(AIS组)和6例无骨代谢性疾病需行髂骨自体骨移植的其它骨科疾病女性患者(对照组)获取髂骨标本。AIS组患者年龄11.9 ̄19.1岁,平均14.9岁,Cobb角55°(45° ̄61°);对照组平均年龄40.8岁。标本于10%缓冲福尔马林液中固定6h,在福尔马林酸中脱钙3周。切片厚度为5!m,行免疫组化染色。用半定量方法分析双糖链蛋白多糖和核心蛋白聚糖在单位视野骨细胞与骨基质中的表达。结果:AIS组髂骨中骨细胞与骨基质表达核心蛋白聚糖各6例,表达双糖链蛋白多糖各6例。对照组核心蛋白聚糖在骨细胞与骨基质中均为阳性表达;双糖链蛋白多糖在骨基质中均为阳性表达,在骨细胞中阳性表达5例。!2检验显示AIS组上述两种非胶原骨基质蛋白多糖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糖链蛋白多糖和核心蛋白聚糖在AIS患者髂骨中的表达较对照组低,研究其在AIS患者骨骼中的表达和分布,有助于研究AIS的骨质密度和骨生长发育异常的分子基础,进一步认识该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29.
青少年先天性脊柱侧凸 (AIS)是一种主要影响女孩的脊柱严重三维畸形病。在香港有 3 %~ 4%的发病率 ,AIS的病人同时发现患有全身性的骨密度偏低现象。本文试图研究是否低骨矿物质密度 (BMD)与AIS病人钙摄入量有关。以 11~ 16岁 582名AIS患者和 2 0 6名健康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面积骨矿物质密度 (aBMD)和体积骨矿物质密度 (vBMD)分别用DXA(Norland XR 3 6)和PQCT(Densiscan 10 0 0 )检测。钙和其它营养素摄入量用食物频率法评价。受试者钙绝对摄入量低 (<50 0mg d)。患AIS少女平均钙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少女 [(441± 3 4 4 )mg dvs.(3 90± 2 81)mg d ,P =0 0 15] ,11~ 16岁AIS患者大多数骨骼测定点BMD显著低于同龄对照组 (P≤ 0 0 5)。AIS患者与对照组BMD的差异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15~ 16岁年龄组AIS患者中钙摄入量与在大多数骨骼测定点测得的BMD有显著相关性 ,而在对照组中没有发现这种相关性。经多因素分析 ,在控制干扰变量的情况下 ,预测BMD的变化 ,钙摄入量是一个非依从性决定因素。结果提示 ,AIS患者绝对钙摄入量低 ,在各年龄组青少年中各个骨骼测定点测得的BMD ,AIS患者组均低于对照组。只有在AIS患者中钙摄入量与BMD有相关性 ,而健康的对照中没有相关性。这表明钙摄入量对AIS患者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伴综合征的脊柱侧凸患者手术治疗的风险及效果.方法:2000年8月至2006年4月共对15例伴有综合征的脊柱侧凸(SS)患者实行手术矫治,同期手术治疗侧凸严重程度匹配的特发性脊柱侧凸(IS)患者12例.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的侧凸情况、肺功能、骨密度,手术方法、时间、固定节段,侧凸矫正及随访时的矫正丢失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骨密度及胸主弯患者的肺功能均降低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S和IS分期手术者分别占40.0%和16.7%,前者高于后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693min和508min(P<0.05),平均固定节段分别为12.9个和10.7个(P<0.05);胸丰弯侧凸矫正率分别为49.4%和58.6%,两组无明显差异;腰主弯矫正率分别为48.8%和59.5%,后者高于前者(P<0.05);两组并发症及随访中的矫正丢失无明显差异.结论:SS患者和IS患者一样存在低骨街度,胸弯者也存在肺功能降低.SS患者的胸主弯矫正与IS患者无明显差异,但受到自身综合征的影响;腰主弯矫正较差,手术时间及融合节段均较IS患者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