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22.
目的:比较宫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方法在持续胎盘植入治疗中应用的效果,阐明宫腔镜技术诊断及治疗持续胎盘植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7例持续胎盘植入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粘连型7例,植入型38例,穿透型2例。孕早期7例,孕中期19例,孕晚期21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植入型胎盘38例分为宫腔镜下植入胎盘电切术组(n=20)及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药物治疗组(n=18),通过B超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转阴率以及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率等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各孕期发生胎盘植入的危险因素基本一致,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刮宫,占65.9%(31/47);其次为剖宫产,占34.0%(16/47)。孕早期以粘连型为主,占85.7%(6/7);孕中、晚期主要以植入型为主,占92.5%(37/40)。本组47例患者中采用宫腔镜治疗胎盘植入27例,包括粘连型7例,植入型20例;除外1例植入型同时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结扎术,其余均在B超监测下完成;20例植入型中19例一次手术完成,1例经过2次手术。宫腔镜下植入胎盘电切术组中20例植入型患者B超转阴率及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率均为100%,未发现远期并发症;药物治疗中18例植入型患者B超转阴率64.7%,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率58.8%,2组植入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植入型患者HCG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结合B超手术治疗持续胎盘植入较药物治疗更有效。  相似文献   
23.
B超在产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产程中应用B超解决各种产科问题的实际价值,选择我科产房待产者共92人(孕周36周~41周+3d),用B超监测羊水、胎方位、胎儿生物物理图像等。结果显示应用B超检查胎方位较手法检查更方便和准确;B超检查发现羊水偏少者,孕周>41周、胎膜早破及胎儿生长迟缓(IUGR)者明显高于孕周<41周者(P<0.01);产程中胎儿生物物理图像与胎心监护结合进行,有利于提高胎儿宫内窘迫的阳性监测率,并可判断产前出血的原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提示:B超在产程中的应用对解决产科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为规范基层医疗机构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工作,对更年期相关问题早期识别并积极干预,减少更年期相关健康问题,为老年期健康奠定基础。北京妇产学会社区与基层分会组织专家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基层医疗机构现状、绝经管理相关指南等,制定了《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专家共识(基层版)》。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内容主要包括建立健康档案、系统健康教育、定期健康检查、一般保健指导和药物治疗等。本共识的发布对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5.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属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一种,恶性度高,转移、复发率也较高,此型较少见,仅占卵巢畸胎瘤的1%~3%。由胚胎发育期的未成熟组织构成,主要为原始的神经组织,多为神经胶质或神经管样结构,常有未分化、有丝分裂增多的恶性病理表现。早期临床表现不易与良性成熟畸胎瘤鉴别。本院2005年2月~2006年8月术后病例证实2例,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6.
本文收集了中度妊高征59、重度妊高征46例、对照组110例,分析了中、重度妊高征对围产儿的是。妊高征对围产儿的危害随病情加重而增加。加强围产保健,早期防治妊高征,是降低其对围产儿造成危害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序贯联合应用雌孕激素治疗围绝经期及绝经早期绝经相关症状和调整月经周期的疗效与阴道出血的状况。方法:多中心研究有绝经相关问题的围绝经期或绝经早期妇女,应用倍美盈雌孕激素复方制剂治疗3个周期,观察治疗前后Creene症状评分、阴道出血情况、副反应、子宫及其内膜。结果:接纳研究对象107例,完成99例。Creene总评分及其亚项(心理、躯体、血管舒缩和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均显著降低,治疗前总分为17.88±12.78,治疗后为4.15±4.54(P<0.01);用药第1、2、3个周期规律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4.6%、61.6%、59.6%;不规律出血发生率为20.2%、27.3%、26.3%;无出血周期率15.2%、11.1%、14.1%;乳胀发生率32.3%~44.4%。继续随诊到的68例中,42.6%停药,57.4%继续雌孕激素治疗。结论:序贯联合应用倍美盈,可有效地缓解绝经相关症状,阴道出血较规律。治疗中不需记忆加孕激素的时间,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性激素补充治疗(HRT)对于改善绝经妇女阴道健康评分及性激动评分的效果.方法:对40例绝经妇女(HRT组)予结合雌激素0.625 mg/d及安宫黄体酮2 mg/d,另外20例予碳酸钙500 mg/d,共计3月.用药前后进行阴道健康评分及性激动评分,评价其效果.结果:HBT组用药前后阴道健康评分及性激动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安慰组用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性激素补充疗法能够明显改善绝经妇女阴道萎缩性症状,提高性功能及性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9.
炔诺酮治疗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炔诺酮对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子宫内膜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病理诊断子宫内膜单纯增生患者120例,于分段诊刮术后第5天及下两次月经周期第5天给予炔诺酮治疗,共3个周期,观察经期、经量、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和血清性激素变化。结果炔诺酮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周期后,患者治疗前出血时间(21.37±0.56)d缩短到治疗后(6.43±0.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经量减少(P0.05)。治疗后增殖期子宫内膜32例(26.67%),分泌期子宫内膜76例(63.33%),增殖期子宫内膜伴局灶单纯型增生12例(10.00%)。结论3个月的炔诺酮可有效治疗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  相似文献   
30.
子宫内膜癌的本质是失去控制的细胞异常增殖,是癌基因突变、抑癌基因失活、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异常的结果。Ⅰ型子宫内膜癌主要的基因变化是PTEN失活伴(或不伴)微卫星不稳定、KRAS突变和(或)β-catenin激活,造成PI3K通路、MAPK通路和Wnt通路的信号转导异常。Ⅱ型子宫内膜癌则以p53突变和HER2/NEU过度表达等基因变化为主。现从分子病理学角度分析子宫内膜癌的相关机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