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3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13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59篇
内科学   121篇
皮肤病学   2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75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459篇
预防医学   24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74篇
中国医学   176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32.
云南拉祜族六个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云南拉祜族6 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遗传多态性分布。方法:应用复合扩增技术对CSF1PO、TPOX、TH01 、F13A01、FESFPS和vWA等6 个STR基因座进行分析,采用高分辨率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法显影技术,对云南拉祜族上述6 个STR基因座进行遗传多态性调查。结果:CSF1PO基因座,观察到8 个等位基因,20 个基因型;TPOX 基因座,观察到5 个等位基因,14 个基因型;TH01 基因座,观察到6 个等位基因,17 个基因型;F13A01 基因座,观察到6 个等位基因,13 个基因型;FESFPS基因座,观察到7 个等位基因,15 个基因型;vWA基因座,观察到7 个等位基因,17 个基因型。结论:上述6 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基因频率分布与Hardy Weinberg 平衡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33.
应用洛赛克、替硝唑、克拉霉素新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70例,并与单用洛赛克治疗的70例对照。结果新三联治疗组HP清除率为94.3%,显著优于单用洛赛克组20%(P<0.01)。具有疗效佳、疗程短、复发率低的优点,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4.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2名HAV抗体阴性的儿童,按0、3个月免疫程序,经2针低剂量(5.50lgCCID50/ml)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免疫,于第2针接种后7天检测HAV抗体阳转率为100%,抗体效价GMT值为1∶14;全部接种儿童的ALT均在正常范围内(2~24μl);免前HAV抗体阳性的儿童,经2针免疫后,抗体效价增长在2倍以上  相似文献   
35.
重组抗原金标免疫渗滤法检测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弓形虫病诊断方法。方法:将弓形虫P30重组抗原包被于硝酸纤维膜上,以金标免疫渗滤法(DIGFA)检测兔血清中相应抗体,呈现红色斑点者为阳性。结果:检测弓形虫感染兔血清41份,阳性率为97.56%(40/41),检测正常兔血清20份,感染囊虫兔血清26份,感染血吸虫兔血清40份,感染丝虫兔血清21份,感染肺吸虫兔血清33份,仅2份血吸虫感染兔血清出现交叉反应。结论:弓形虫P30重组抗原金标免疫渗滤法检测弓形虫感染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6.
乙型脑炎及其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epidemic encephalitis B virus)[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通过蚊媒传播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在亚洲地区流行,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澳大利亚等也相继发现了乙脑病人,表明乙脑已经扩大流行并有继续扩大流行的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专家分析,估计亚洲地区乙脑的发病率为1.8/万~2.5/万,病死率为25%,神经运动性和行为性障碍等后遗症为45%。现将乙脑及其传播媒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来源的饲养细胞是否具备支持自体mESCs未分化生长的能力.方法先诱导mESCs形成类胚体(EB),进一步诱导其分化为成纤维细胞(mEB-dFE),以用作饲养细胞.采用形态学、集落形成率、细胞分化率、免疫细胞化学、碱性磷酸酶染色和RT-PCR对生长在mEB-dF上的mESCs的未分化特性进行鉴定.采用RT-PCR和诱导mESCs体内外分化方法鉴定mESCs多分化潜能特性.结果从EB三个发育阶段(EB贴壁10、15、20 d)分离出48个mEB-dF系,其中5个(来自15 d的EB)能维持mESCs未分化生长和多潜能性达10代以上.生长在这种饲养层上的mESCs与生长在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上一样,其特性无明显差异,均表达碱性磷酸酶和特殊的mESCs标记,包括SSEA-1、OCT-4、NANOG,在体外形成EB和体内形成畸胎瘤;其他43个mEB-dF系则不具有这种能力.结论研究不仅为mESCs体外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饲养细胞,避免了MEF作饲养细胞的许多不足;而且还提示mESCs可诱导出不同功能的成纤维样细胞,其差异的分子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8.
目的 :建立测定血浆及全血中去甲长春花碱 (VNB)浓度的HPLC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 8分析柱 ,甲醇 0 .0 5mol·L-1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 (pH 4 .0 ) 四氢呋喃 (45∶5 2 .5∶2 .5 )为流动相 ,流速 1 .0mL·min-1 ,荧光检测波长Ex =2 80nm ,Em=36 0nm ,进样 5 0 μL。 结果 :VNB血浆标准曲线方程为 :C =2 .76× 1 0 -4A 0 .80 2 5 (r =0 .9994 ) ,日内RSD为 5 .6 7%,日间RSD为 7.2 9%,方法回收率为 (1 0 1 .4± 5 .7) %;VNB全血标准曲线方程为 :C =5 .34× 1 0 -4A 0 .4 384 (r =0 .9998) ,日内RSD为 5 .99%,日间RSD为 7.2 3%,方法回收率为 (1 0 0 .0± 6 .0 ) %。线性范围均为 1~ 1 0 0 0 μg·L-1 。结论 :本方法灵敏、准确 ,能够应用于临床药学研究。  相似文献   
39.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中药咳喘巴布膏与伏贴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显示巴布膏组的临控显效率达93.8%,与伏贴膏组的86.7%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能明显改善肺功能、降低血嗜酸性细胞直接计数(EOS)、血嗜酸性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但巴布膏组吸入沙丁胺醇剂量明显少于伏贴膏组(P<0.05);巴布膏的局部皮肤刺激、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减轻.远期疗效可见两组感冒次数、哮喘发作等级均明显减少.提示咳喘巴布膏安全、有效、更优于伏贴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有明确疗效,对改善气道慢性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mRNA疫苗技术的发展受到分子本身不稳定、自身免疫原性高以及体内递送效率低等因素的限制,经过30多年的研究,近年来随着其稳定性、高效传递系统方面的技术日趋成熟,肿瘤和传染病mRNA疫苗研究进展明显。与传统疫苗技术相比,该技术可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疫苗生产工艺简单、研发周期短、成本低,便于标准化生产,适用于大流行疾病和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的疫苗开发和生产,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疫苗。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本文从mRNA疫苗的特征、疫苗递送系统入手,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mRNA疫苗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以期为后续的mRNA疫苗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