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61.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新鲜跖跗关节损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辉  赵宏谋  袁锋  俞光荣 《中国骨伤》2011,24(11):922-925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对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新鲜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的中短期疗效进行分析。方法: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新鲜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47例,其中41例(42足)纳入研究,平均年龄31岁。按照Myerson分型:A型9足,B1型7足,B2型11足,C1型10足,C2型5足。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评分量表和VAS疼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41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个月(12-71个月)。平均AOFAS得分为(84.2+2.8)分(65~100分),优良率为81%,其中MyersonA型和C型的评分存在差异(胜0.02)。平均VAS得分为(2.6+0.5)分(0~6分)。3例出现浅表感染,2例皮缘坏死。有19例患者存在负重及行走痛,所有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跖跗关节退变,4例出现跖骨骨折畸形愈合,2例出现拇外翻畸形。结论:新鲜Lisfranc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解剖复位内固定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虽然跖跗关节退变不可避免,但并不影响功能愈后。  相似文献   
262.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的远期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远期随访,评估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1997年5月以来,有286例290侧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进行了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本研究对所有术后3年以上患者进行随访,疗效评定标准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结果81例83侧骨折术后获38~102个月(平均68.1个月)随访,患足功能优59侧(71.1%),良24侧(27.7%)。结论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3.
跟骨的解剖分部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跟骨解剖学分部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HTSS〗将跟骨按其解剖学特点分为前部、体部、结节部、载距突部和丘部5个部,并在54对108侧跟骨干燥标本上对各区进行骨性测量.结果跟骨各区在骨的质量、大小、形态和结构方面各有其解剖特征和功能.跟骨前部长、高和宽分别为(19.8±2.2)、(24.5±3.2)、(22.4±3.2)mm;跟骨水平长(68.6±6.4)mm;跟骨载距突长、宽、高分别为(23.6±3.0)、(23.6±3.0)、(9.5±1.2)mm;跟骨丘部宽、高和底长分别为(27.5±2.6)、(16.4±1.2)和(40.9±5.1)mm.结论[HTSS〗跟骨解剖分部与跟骨骨折线的形成有关,并有利于对跟骨骨折和病损进行恰当的解剖学描述.  相似文献   
264.
可塑形跟骨钛钢板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可塑形跟骨钛钢板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对跟骨骨折固定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钢板各部分及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测定,并运用实验应力分析方法对8具新鲜跟骨骨折模型进行内固定分析。结果:该钢板固定的跟骨骨折其强度与刚度均高于正常足(P<0.05),足以能承载足部所受的力学载荷。结论:可塑形跟骨钛钢板在接能力高,柔性大,固定可靠、贴合、稳定性发,是固定跟骨骨折理想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265.
可塑型跟骨钛钢板的研制及其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20,自引:1,他引:119  
目的 设计一种用于治疗跟骨骨折的新型内固定钢板 ,并评价该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近期疗效。 方法 通过对 10 8侧跟骨干燥标本的骨性测量 ,结合对 41侧跟骨骨折患者的X线片和CT扫描及其手术观察 ,设计出适用于跟骨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可塑型跟骨钛钢板。在对该钢板的有关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后 ,应用该钢板治疗跟骨骨折 33侧 ,平均随访 12 .4(6~ 2 2 )个月。结果 钢板各钉孔间的拉伸破坏载荷为 1840N ,而整块钢板纵向弯曲试验的最大载荷为 10 6 0N。螺钉的抗弯最大载荷为 6 90N ,螺钉的最大拔出力为 5 96N。33侧骨折中 ,2 9侧获随访。按Mary 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 ,2 9侧中 ,优 16侧 ,良 12侧 ,可 1侧 ,优良率为 96 .5 %。 结论 本钢板设计合理 ,力学性能良好 ,适用于各型跟骨骨折的内固定  相似文献   
266.
目的 评价不同方法修复拇指末端指腹缺损的远期疗效 方法 对87例拇指末端指腹缺损分别进行植皮、V-Y皮瓣、指掌侧推进皮瓣、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不同方法修复,并对63例作了平均时间为4年的远期随访.检测重建拇指的外形,出汗情况,感觉及运动功能等4个项目.结果36例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游离皮瓣修复拇指末端指腹缺损的综合功能为优.9例 V-Y皮瓣和指掌倒推进皮瓣修复的疗效欠佳 结论(1)对 Ⅰa、Ⅱa型缺损以植皮为主,最好采用全厚皮片.(2) 对Ⅰb、Ⅱb型缺损以带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为主,并强调优先恢复拇指的指腹感觉.  相似文献   
267.
目的:探讨复灌Ⅰ号注射液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骨骼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复制SD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模型。对照组动物不给药物;IR组于造成缺血前12h、造成缺血时和再灌注时于腹腔内各注射生理盐水1ml;Ⅰ-IR组于造成缺血前12h、缺血时和再灌注时腹腔各注射复灌Ⅰ号注射液1ml。各组大鼠于相应时间点切取约1000mg右侧腓肠肌中部肌肉进行固定、脱水、包埋后切片,采用SABC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经Motic I mage advanced3.1图像分析系统测定Bax、Bcl-2蛋白灰度值,然后对Bax、Bcl-2免疫组化阳性反应产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Bax免疫组化结果示:对照组骨骼肌组织中未见有阳性细胞表达,在再灌注损伤8h内,IR组与Ⅰ-IR组各时间点灰度值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除IR-2组和Ⅰ-IR-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与对照组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Ⅰ-IR各组在相应时间点上其灰度值均较IR组为高,除2h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Bcl-2免疫组化结果示:对照组未见阳性细胞表达,再灌注损伤8h内,2h时表达最为明显,其后随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逐渐减弱,灰度值逐渐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相比,Ⅰ-IR组各时间点的阳性表达均稍高,除2h外,其他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Bcl-2/Bax结果示:再灌注8h内,随时间的延长,其比值逐渐增加,Ⅰ-IR各组在相同时间点上较IR各组为低,除2h时间点外,其他时间点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复灌Ⅰ号注射液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抗骨骼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复灌Ⅰ号注射液可以降低Bax的表达,升高Bcl-2的表达,从而减少骨骼肌细胞凋亡,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骨骼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68.
【目的】比较全自动显微扫描系统与人工镜检检测痰标本中抗酸杆菌的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5家结核病定点医院作为研究现场,连续纳入2020年1—11月肺科门诊初诊的疑似肺结核患者1 519例,对收集到的每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液体培养”)检查。痰涂片检查采用直接涂片法制作2张痰涂片,1张采用传统萋-尼氏抗酸染色人工镜检,另1张采用自动染片机萋-尼氏抗酸染色全自动显微扫描系统进行扫描。以液体培养结果为标准,比较人工镜检和全自动显微扫描系统检测痰标本中抗酸杆菌的效能。分析全自动显微扫描系统重复性扫描结果和人工镜检复核结果。【结果】全自动显微扫描系统阳性检出率为14.4%(219/1 519),人工镜检阳性检出率为16.3%(248/1 51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P=0.145)。以液体培养结果为标准,人工镜检检测痰标本中抗酸杆菌的灵敏度60.36%(236/391)高于全自动显微扫描系统52.94%(20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