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21.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褪黑素(melatonin,MT)、高级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 oxidized protein products,AOPP)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05例,统计骨质疏松症发病率,比较骨质疏松症患者和非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MT、AOPP水平和骨密度,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MT、AOPP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分析血清MT、AOPP水平预测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效能。 结果 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45.71%;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AOPP水平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P<0.05),血清MT水平和骨密度(腰椎L1~4和双侧股骨颈和Ward′s氏)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OPP水平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MT水平与不同部位骨密度均呈正相关(P<0.05);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骨钙素、透析龄水平与与非骨质疏松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透析龄、血清AOPP、MT、性别均是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MT、AOPP水平预测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的最佳截断点为90.99 μmol/L和21.66 ng/L,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59和0.713。 结论 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AOPP水平异常升高,血清MT水平和骨密度异常降低,血清AOPP、MT水平与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密度相关,且二者均可作为预测患者骨质疏松症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2.
商丘地区智力低下和发育异常患者的遗传学分析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群众中的智力低下患者发病率为1%~2%,其中山区的发病率为3.84%左右,是影响我国人口质量的重要原因。据1982年我国12个地区精神流行病学抽样检查,在7岁以上人口中,中重度的智力低下患病率为3.33%,其中染色体异常伴有智力低下和发育异常占有一定比例。本文对遗传咨询中有智力发育不全、生长迟缓、先天畸形、性别异常、特殊面容等异常的患者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和调查。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不同止呕药预防全麻术后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全麻下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均分为A、B、C、D组。A组为对照组,不给止呕药;B组格拉司琼3mg术中静注,3mg加入PCIA;C组昂丹司琼8mg术中静注,8mg加入PCIA;D组托烷司琼5mg术中静注,5mg加入PCIA,观察术后48h各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各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在术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D组止恶心呕吐作用优于B、C组(P〈0.05)。【结论】托烷司琼与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比较能更有效地防治术后芬太尼(PICA)引起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24.
骶骨椎弓根及侧块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摘要】 目的:研究骶骨椎弓根及侧块的解剖学结构特点,为骶骨椎弓根和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60例成人患者骶尾骨螺旋CT图像资料,应用三维重建技术确定骶骨椎弓根和侧块的进钉点,测量骶骨椎弓根和侧块的螺钉置入钉道长度和角度。选择15例成人尸体标本进行大体解剖,确定骶骨椎弓根和侧块的进钉点,并测量螺钉置入的钉道长度和角度。结果:S1~S5的椎弓根和侧块变化较大但左右对称,椎弓根进钉点位于横突中线与骶后孔中点连线交点,侧块进钉点位于横突中线与骶外侧嵴交点内侧,椎弓根钉的钉道角度外倾约2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硫化氢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组)仅开胸并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但不阻断血流150 min;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阻断30 min ,再灌注120 min;硫化氢后处理组(H组)于开放左冠状动脉即刻1 min内静推硫化氢0.05 mg/kg ,再灌注120 min。再灌注末抽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免疫印迹法测心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结果】和IR组相比,H组血清中CK‐MB的含量降低,PPAR‐γ表达增高,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硫化氢后处理有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促进心肌PPAR‐γ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健脾益气方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对调节细胞免疫、促进术后恢复的价值。方法:将65例拟行手术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及常规围手术期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于术前及术后加用健脾益气方。观察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免疫相关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①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4例,最终完成试验者58例,治疗组、对照组各29例。②术后第1天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降低(P0.05);术后第7天与治疗前组内比较,两组CD3~+、CD8~+水平均降低(P0.05),治疗组CD4~+/CD8~+值升高(P0.05),而对照组CD4~+/CD8~+值降低(P0.05);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1天组内比较,两组CD3~+、CD4~+水平及CD4~+/CD8~+值均升高(P0.05)。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组间比较,治疗组CD4~+水平及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加用健脾益气方可以调节细胞免疫,有利于减轻机体的应激状态,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7.
婚前医学检查对生殖健康有重要意义。通过婚检能够控制许多遗传性疾病,避免缺陷儿的出生,了解各种相关疾病的患病率,能够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如乙型肝炎、性传播疾病、生殖系统的疾病等,提高服务质量更好的指导今后工作。本文对2006年12月01日~2007年11月30日前来我院进行婚前医学检查1462例的结果进行分析,查出疾病患者602人,患病率为41.17%。可见婚前检查对优生的重要性。对婚检查出的传染性疾病作重点的生育指导,通过遗传咨询鉴别遗传性疾病和非遗传性先天疾病,避免这种疾病在高危家庭中再次发生,防止严重遗传性疾病患儿的出生,提高人口先天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骶骨椎弓根及侧块的解剖学特点和生物力学特征,为临床骶骨椎弓根和侧块螺钉固定定位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选择60例成人患者进行尾骨螺旋CT扫描,应用三维重建技术测量骶骨椎弓根和侧块解剖学参数,同时对15例成人尸体标本进行大体解剖测量椎弓根及侧块解剖学参数,确定骶骨椎弓根和侧块螺丝钉植入的解剖学基础,确定螺丝钉进钉点和植入技术;选择8例尸体标本并测定其骶骨椎弓根钉、侧块螺丝钉拔出最大拉力。结果S1~S5骶骨椎弓根及侧块的直径、长度变化大而规律,倾斜角约20°,S1椎弓根进钉点位于关节突基底部外侧与横突中线交点,且椎弓根与侧块螺丝钉最大拔出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S2~5的椎弓根中心点位于相邻骶后孔之间连线与横突中线交点;侧块进钉点位于椎弓根中线与骶外侧嵴交点内侧。椎弓根钉最大拔出力大于侧块螺钉(P<0.05),该螺钉固定技术可为骶骨骨折提供有效内固定。结论 骶骨椎弓根、侧块固定技术均可为骶尾骨骨折固定和重建提供有效固定,椎弓根固定技术较侧块固定技术更加方便、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9.
探讨大肠腺癌中Notch3、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G蛋白偶联受体5(LGR5)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大肠腺癌标本(腺癌组)54例、腺瘤(腺瘤组)3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正常组)1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各组织中的Notch3,LGR5,NF-κB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在正常大肠黏膜组、腺瘤组及腺癌组中,Notch3、LGR5、NF-κB的阳性率均呈逐渐递增趋势,Notch3、LGR5和NF-κB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3%(34/54)、57.4%(31/54)、63%(34/54),分别显著高于其在正常组的阳性率(8.3%、16.7%、25%)(P<0.05)和腺瘤组的阳性率(26.7%、36.7%、30%)。腺瘤组的阳性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指标的表达与大肠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肿瘤分化程度及肿瘤直径等均不相关(P>0.05);但均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Notch3及NF-κB的表达还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Notch3在大肠腺癌中的表达与LGR5呈正相关(r=0.325,P<0.05)。结论 Notch3、LGR5、NF-κB可能参与了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标志物,作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0.
程其娇  周本刚  张琳  蒋海涛  陈安海 《安徽医药》2016,20(11):2132-2138
目的 系统评价序贯疗法与铋剂四联疗法在国内补救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ce Library(2016年1月)、PubMed、EMbase、CBM、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含国内序贯疗法与铋剂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1月。由两位评价员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项RCT,共1 523例患者,治疗组(序贯疗法组)772例,对照组(铋剂四联疗法组)75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有利于提高Hp根除率[RR=1.10,95% CI (1.04,1.16),P=0.0004]和降低总的不良反应 [RR=0.70,95% CI (0.55,0.90),P=0.006];两组的临床症状缓解率(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7,95%CI(1.00,1.16),P=0.05]。Meta分析结果较稳定,漏斗图显示纳入文献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国内序贯疗法治疗Hp感染的Hp根除率较高,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铋剂四联疗法低。但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的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 RCT 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