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隐球菌是担子菌酵母类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鸽粪中大量存在,也可存在于人体表面、口腔和肠道中.隐球菌属包括 17 个种和 8 个变种,其中对人致病最主要的是新型隐球菌及其变种[1].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深部真菌病,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和肺,常发生于恶性肿瘤、白血病、淋巴瘤或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或化疗等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评估根据体外化疗药物敏感试验-三磷酸腺苷肿瘤化疗药物敏感试验 (ATP-TCA)制定的Ⅲ和Ⅳ期肝母细胞瘤(HB)化疗方案的疗效。 方法 纳入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儿科行术后化疗的Ⅲ和Ⅳ期HB患儿,以是否行ATP-TCA分为ATP-TCA组和对照组。ATP-TCA组检测伊立替康(CPT-11)、顺铂(DDP)、长春地辛(VDS)、环磷酰胺(CTX)、吡柔比星(THP)、依托泊苷(VP-16)、紫杉醇(PTX)、5-氟尿嘧啶( 5-FU)的体外敏感性,并根据药敏结果制定精准化疗方案。评估2组病死率和生存率等指标。 结果 ATP-TCA组纳入38例,2例肿瘤标本细胞数少放弃培养,2例患儿共行2次手术,均进行药敏试验,对照组纳入40例。①ATP-TCA组各种化疗药物的敏感+中度敏感率分别为DDP 32例(84.2%)、CPT-11和VD各30例(78.9%)、CTX和5-FU各29例 (76.3%)、THP 22例 (57.9%)、VP-16 18例 (47.3%)、PTX 16例(42.1%)。②ATP-TCA组病死率为36.1%(13/36),对照组为5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Ⅲ期病死率ATP-TCA组为15.4%(2/13),对照组为28.5%(4/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 Ⅳ期病死率ATP-TCA组47.8%(11/23),对照组为61.5%(1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③生存曲线分析显示, Ⅲ期预期3年生存率ATP-TCA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5%和55%,Ⅳ期预期3年生存率ATP-TCA组和对照组分别为分别为50%和35%。 结论 ATP-TCA可评估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基于此制定的个体化化疗方案可能可以提高HB Ⅳ期患儿的生存。  相似文献   
23.
全反式维甲酸及银杏提取物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银杏提取物(Egb)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和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方法取第3代NSCs诱导分化,试验分为4组:ATRA组(10-8mol/L)、Egb组(2mg/L)、ATRA(10-8mol/L)+Egb组(2mg/L)和空白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微管相关蛋白(MAP2)、乙胆碱酯酶(AchE)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并计算阳性染色细胞的百分率。结果ATRA组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为AchE阳性和TH阳性神经元的百分率分别为26·32%±3·62%和12·02%±2·78%;Egb组分别为42·93%±3·08%和18·13%±1·74%;ATRA+Egb组分别为43·32%±5·60%和13·03%±2·54%;空白对照组分别为27·68%±2·51%和5·74%±1·81%。结论ATRA和Egb均可促进NSCs向TH阳性神经元分化,Egb还可促进NSCs向AchE阳性神经元分化,ATRA和Egb联用无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总结参芪扶正注射液对眼外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化疗相关毒副作用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10年5月本科收治的眼外期患儿101例(男61例,女40例),总结研究组(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化疗及放疗)以及对照组(单纯应用化疗及放疗)的临床资料.分析外周血WBC下降水平及恢复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化疗相关毒副作用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1)造血恢复:研究组WBC恢复中位时间为(10.1±1.5)d,对照组为(13.4±2.3)d,差异有显著性(x2=4.56,P=0.032);(2) KPS评分:研究组为90.4±2.45,对照组为80.2±2.36,差异有显著性(t=4.659,P=0.001);(3)化疗相关毒副作用:研究组 级51例(83.6%),Ⅱ级8例(13.1%),Ⅲ级2例(3.4%);对照组Ⅰ级为28例(70.0%),Ⅱ级6例(15.0%),Ⅲ级3例(7.5%),Ⅳ级3例(7.5%),差异有显著性(t=3.058,P=0.03).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提高眼外期RB患儿化疗后生活质量,缩短骨髓恢复时间并减轻化疗相关毒副作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应用于晚期RB患儿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检测BICD货物接头蛋白1(BICD1)基因在中国人群各级别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低级别胶质瘤向高级别胶质瘤进展过程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的全转录组表达谱芯片数据库和全转录组测序数据库中收集BICD1的mRNA表达数据,结合胶质瘤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级别、分子亚型、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及经典分子标志物的表达与突变数据,分析BICD1表达与胶质瘤的级别进展及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收集WHO Ⅱ、Ⅲ和Ⅳ级胶质瘤组织各10例,提取RNA并反转录为cDNA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各级别胶质瘤样本中BICD1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差异。结果 CGGA全转录组表达谱芯片和全转录组测序数据库中提取的表达数据显示,BICD1的表达水平随着胶质瘤的级别升高而升高(WHO Ⅲ及Ⅳ级vs WHO Ⅱ级:t=7.901,P<0.01)。qPCR结果显示较高级别的胶质瘤组织中BICD1的表达水平更高(WHO Ⅲ级vs WHO Ⅱ级:t=3.514,P<0.01;WHO Ⅳ级vs Ⅲ级:t=2.128,P=0.037 6)。BICD1高表达与胶质瘤患者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有关(P均<0.01)。BICD1在前神经元型、神经元型、经典型和间质型胶质瘤样本中的表达水平不同(F=21.8,P<0.01),其中间质型胶质瘤样本中BICD1表达水平最高,前神经元型胶质瘤样本中表达水平最低。BICD1的表达水平与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突变等指示胶质瘤恶性程度的经典分子标志物相关,其中IDH1突变胶质瘤样本中BICD1的表达水平低于野生型样本(t=7.769,P<0.01)。结论 BICD1可能是指示低级别胶质瘤发生级别进展和恶性进展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6.
慢性疼痛常发生于中低收入国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1].中国慢性疼痛的发病率为35.9%,且有研究显示21%~50%的慢性疼痛病人存在自杀倾向 [2,3].在过去的十几年,脊髓电刺激 (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广泛应用于疼痛治疗且诸多临床研究证实了其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优势.据美...  相似文献   
2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救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引起,以中老年人为多见;晚期易合并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同时或序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因此救治十分困难,病死率极高.现总结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救治策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由于髓内钉在应用中有髓钉弯曲、折断、脱出、骨折旋转移位和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因此设计研制了工字形加压髓内订。  相似文献   
29.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8年5月来用胸腺切除术治疗各型重症肌无力17例,其中胸腺癌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中男10例,女7例。年龄16~64岁,平均45.3岁。病程最短为20天,最长6年,平均16.2月。按Monden改良的Osserman分型:重症肌无力仅限于眼肌者为Ⅰ型;轻度累及全身者为ⅡA;严重累及全身者为ⅡB型;急性暴发者为见型[1]。本组Ⅰ型10例,ⅡA型4例,ⅡB型2例,Ⅲ型1例。所有病树新斯的明试验均阳性,术前每日服吡啶斯的明剂量120~1200mg不等,5例并用激素治疗,1例…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患儿应用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化疗前后心脏毒性的实验室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HB术后并给予含THP方案化疗后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THP治疗前后血清实验室指标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的变化特点.结果 76例患儿均未发生明确的心脏毒性.THP化疗前后血清NT-proBNP的水平分别为(80.93±74.13)ng/L和(211.85±211.4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P<0.05).THP累积剂量>200mg/m2治疗组化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为(225.67±237.63)ng/L,高于THP累积剂量≤200mg/m2治疗组化疗后血清NT-proBNP水平(182.39±140.43)ng/L,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P>0.05).THP化疗前后血清CKMB水平分别为(23.08±13.52)U/L和(30.90±13.92)U/L,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0,P<0.05).结论 儿童HB术后在应用THP化疗后血清NT-proBNP显著升高,对于早期监测心脏毒性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