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慢性溃疡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27例慢性溃疡患者采用丁桂散及黄连膏外敷方法治疗。结果:疗效满意,治愈率(92.59%)。结论:丁桂散组方简单,制作方便,同时临床实践证明外用平和,无刺激无过敏反应,疗效可靠,宜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2.
凝固酶阴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CNS)是人体皮肤粘膜的常见菌。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介入操作的增多,引起越来越多的院内感染,在一些三级医院,MRCNS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并且其耐药性日益突出。本研究就我院3年来所收集的MRCNS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及耐药性分析作一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3.
证实研究是一个直接的比较性研究,对比在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症(R RM S)中给予不同剂量干扰素β-1a方案治疗的差异:每次30m cg肌注,1次/周(qw;n=338)和每次44m cg皮下注射,3次/周(tiw;n=339)。本研究平均持续64周。安全性组由至少接受一次剂量研究药物的患者组成。在前24周每4周进行一次,以后每12周进行一次临床评估。分别于基线、4周、12周时及以后每12周进行一次安全性血液检查。总体上,副作用在44m cg tiw方案中较多见(P=0.007)且主要归因于不同的注射部位反应。调查者把多数副作用评估为轻度。肝脏和血液的副作用及无症状的检验…  相似文献   
104.
背景和目的:对血管危险因素的最佳治疗(在适当的时候联合使用抗血栓药物及颈动脉外科手术)减少了卒中后新的血管病变的发病风险。尽管在实践中次级保护对许多患者来说并不是最佳的方法,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有明显的改善仍未明确。本研究旨在验证一个假说,即脑缺血后的次级预防措施,会使病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明显改善。方法:本研究包括1994年的123例连续病例和2002年的125例连续病例,这些患者因不同的原因住进神经科,并且至少在6年前有过脑缺血发作。比较两组患者的动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的治疗情况。记录血压值、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5.
目的:使用正在进行的大量基础数据,前瞻性的研究轻度认知功能损伤(M CI)患者,调查A PO E基因型在这种症状情况下的表现情况。方法:认知能力评估包括阿尔茨海默(AD)评估量表认知次量表(A DA S-cog)、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 M SE)和包括记忆力、注意力、执行能力的认知评估。行为能力评估包括神经精神医学量表和Beck抑郁症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AD协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研究量表(AD CS-A D L)评估,使用M RI测量海马体积。结果:1018例受试者中的494例提供了APOE数据,这些人中大约40%是A PO E4携带者。A PO E4携带者较无…  相似文献   
106.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背景:阵发性动作诱发运动障碍(PKD)是一种罕见的以无意识运动短时发作为特征的疾病,这种短暂的无意识运动由突然的自主运动触发。尽管人们已经猜测原发性病例是以遗传学为基础的,但尚未经证实,确立严格的诊断标准有助于遗传学研究。方法:回顾121例易感患者的临床表现,这些患者被推测诊断为原发性PKD来进行遗传学研究。结果:大多数(79%)易感患者有不同的同质表型。建议以后原发性PKD的诊断标准应以表型为基础:可识别的发作触发(突然的运动)、短暂的发作持续时间(<1m in)、发作期间部分感觉和痛感的缺失、抗癫痫药物的反应度、排除其他器…  相似文献   
108.
213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血清NSE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5年至2012年同仁医院213例经病理明确诊断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患儿临床资料,均为单眼发病.依据病理及全身检查,分为眼内期146例、眼外期48例及远处转移期19例.根据病理和年龄,将所有病例分为≤3岁的眼内期组、眼外期组、远处转移期组;>3岁的眼内期组、眼外期组和远处转移期组.结果 眼内期组血清NSE水平为(27.5±10.8) μg/L,眼外期组血清NSE水平为(28.2±8.5)μg/L,远处转移期组血清NSE水平为(149.0±128.6)μg/L.≤3岁患儿各组NSE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患儿各组NSE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期组患儿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眼内期组、眼外期组.结论 血清NSE值的测定对于视网膜母细胞瘤远处转移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9.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