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36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探讨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入住的82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采用神经内镜硬通道技术治疗,45例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存患者术后3个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骨窗组相比,内镜组的手术时间更长、血肿清除率更高、颅内再出血的发生率更低、短期预后更佳(P<0.05).在术中出血量和其他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航辅助神经内镜硬通道技术可以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广谱抗肿瘤药阿霉素在不同剂量下对脑胶质瘤术后局部化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显微镜下切除的脑胶质瘤共44例在术灶垫以含有5 mg阿霉素的明胶海绵3~5块,留置Ommaya泵的导管开端置于瘤腔内。术后6周开始由Ommaya泵应用阿霉素局部化疗。化疗剂量:A组:每次5 mg;B组:每次2.5 mg。每隔8周重复使用,最长持续36个月。结果:2组在12,24及36个月的生存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在局部化疗后出现的头部发热、恶心、头痛、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脑胶质瘤术后阿霉素局部化疗剂量对化疗并发症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白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5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技巧及疗效. 结果 本组动脉瘤均成功夹闭.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死亡2例,轻度残疾3例(1例遗留精神症状),恢复良好11例,完全康复19例.结论 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暴露充分、并发症少;夹闭动脉瘤前充分分离、清晰暴露“H”形的前交通动脉复合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合理的选择动脉瘤夹及血管穿通支的保护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34.
针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营监管工作,提出了在强调焚烧厂自身管理的同时,需加强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参与的"3+1"运行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35.
136.
目的:探究并分析内镜下鼓膜置管术治疗中耳炎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中耳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2组,每组均50例。治疗组患者采取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主要操作步骤:选择适合时机对患者进行手术,住患者仰卧,对患耳消毒并进行局部麻醉,部分患者需采取全麻,在鼓膜紧张部的前下象限切开,切口呈放射状及弧状均可,用适当溶液对鼓室进行冲洗,将置管器置入切口内引流,并对引流液进行检查后配合使用抗生素;对照组采取传统治疗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给予青霉素类或红霉素类抗生素口服,此外联合泼尼松片口服4片,晨起顿服,连续7天,此后逐渐降低剂量,时刻关注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观察2组患者在治疗后听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治愈25例(50.0%),好转25例(50.0%),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12例(24.0%),好转24例(48.0%),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2.0%,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中耳炎患者实施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进行治疗疗效明显,且各种并发症少,对临床患者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7.
目的:以内镜检查对比评价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行食管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不同内镜分级下成本-效果比,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在西沙必利10mg,3次/d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雷贝拉唑10mg,1次/d或奥美拉唑20mg,2次/d。对比两组胃镜下炎症愈合情况;按基础胃镜征象将患者划分为轻度患者(内镜分级A~B级)和重度患者(内镜分级C~D级),对比两组在不同药物治疗下疗效及成本-效果比。结果:内镜检查整体对比:观察组治疗第1周、第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第八周总有效率均达到97.9%。重度患者对比:A组成本-效果及敏感度分析下C/E及ΔC/ΔE均优于B组。轻度患者对比:A组成本-效果及敏感度分析下C/E及ΔC/ΔE均差于B组。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好、见效快,但对内镜诊断为A~B级患者,改行奥美拉唑成本-效果比更佳,更适合经济困难患者。  相似文献   
138.
目的:对比传统开放减压手术方法与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疗效,评价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式的优点和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12月以腰椎管狭窄症入院治疗的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40例用传统开放减压PLIF手术方法( A)组;35例患者采用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术式( B)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X线机照射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并分别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和X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长期随访,B组术中透视时间多于A组( P<0.01),而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B组明显低于A组( P<0.01),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日B组明显短于A组( P<0.01)。术后5天时VAS评分B组优于A组( P<0.05),而其他时间相比两组VAS评分与ODI评分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术后X线评价融合率两组亦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单侧开窗潜行减压手术方法治疗双侧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方面优于传统开放PLIF术式。  相似文献   
139.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基础学科的迅速发展 ,基因治疗逐渐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重要治疗手段〔1〕。随着人们对椎间盘退变分子生物学机理了解的不断深入 ,基因治疗为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近期国外学者对此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此综述如下。1 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入1991年 ,Thompson等〔2〕就报道了细胞因子对成年狗椎间盘培养细胞的影响 ,是最早探索用细胞因子诱导退变椎间盘修复的研究之一。其结果显示细胞因子可以促进椎间盘细胞增殖和基质合成 ;不同细胞因子可以作用于不同的椎间盘区域或细胞。近期 ,WallachCJ等〔3…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研究大深度快速上浮脱险时对机体的影响 ,制订、验证脱险方案和保障措施。方法  7名潜艇艇员着加装应急呼吸装置的脱险服 ,在模拟脱险舱内进行快速上浮模拟脱险。实验分 7种深度 ,即分别为 3,10 ,6 0 ,80 ,10 0 ,12 0和 15 3m,最后完成 15 3m上浮脱险。按 PT=P0 × 2 t/n要求增压 ,n值分别为 2 0 ,15 ,12 ,8和 7,减压按 (2 .5~ 3.0 ) m/ s速率线性减压至水面。在实验前、后监测心前区血流中的 Doppler气泡音、脑电图、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肺功能、尿液神经肽含量、临床医学观察和心理学测定。结果  3~ 80 m每个深度各 7人次 ,10 0 m 5人次 ,12 0 m 4人次 ,15 3m 3人次 ,实验共进行 4 0人次。实验中出现 4人次的单侧鼓膜轻微充血 ;1人次 15 3m时出现 ECG的 ST段下移 1.6 m V,7h后 ST段仍下移 1.0 m V ,2 4 h后基本恢复。其它指标中有的指标变化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或 P<0 .0 1) ,但仍属正常生理学变化范围。医学观察 1个月未发现任何临床改变 ,但实验时心理应激导致的指标改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结论 制订的脱险方案、保障措施安全 ,切实可行 ,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