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8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TORCH感染与新生儿及婴儿肝炎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TORCH感染在新生儿、婴儿肝炎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对新生儿婴儿肝炎综合征97例患儿进行血清TORCH-IgM抗体测定。对CMV感染患儿除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更昔洛韦10 mg/(kg.d)静脉滴注,12 h/次,连用12~20 d。结果新生儿中21例、婴儿中16例患TORCH感染,均以巨细胞病毒感染为最多;母婴配对7例TORCH感染;对17例巨细胞病毒感染用更昔洛韦治疗,9例抗体转阴。结论TORCH感染是新生儿、婴儿肝炎综合征主要原因之一,TORCH感染引起临床表现多样化,更昔洛韦是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5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Clopidogrel)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将含不同浓度氯吡格雷(0.01、0.1、0.5和1mmol/L)的培养液与GES-1细胞共同培养24、48及72 h,采用MTT比色法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以药物不同浓度对GES-1细胞生长抑制率作图,得到剂量反应曲线.依据Bliss法,利用SPSS15.0软件求出氯吡格雷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安全浓度IC90(存活率≥90%的药物浓度).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浓度组氯吡格雷与GES-1细胞共同培养24 h后细胞形态学变化,用流式细胞术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碘化丙啶(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浓度组氯吡格雷与GES-1细胞共同培养24 h后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氯吡格雷对GES-1细胞的损伤呈浓度依赖性(F=11.546,P=0.002),无时间依赖性(F=13.455,P=0.003).氯吡格雷作用24 h、48 h和72 h的IC50分别为0.36、0.51和0.35 mmol/L,IC50分别为0.08、0.16和0.08 mmol/L.光镜下可见药物作用后贴壁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变圆,悬浮,部分细胞核浓缩,细胞损害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大.流式细胞术显示:空白对照组及0.01、0.1、0.5、1 mmol/L氯吡格雷组凋亡率为4.7%、5.3%、14.7%、51.0%、60.5%.随着氯吡格雷药物浓度增加,GES-1细胞的凋亡率亦随之增加.结论:氯吡格雷可抑制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诱导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253.
目的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多态性与2型糠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发生相关.文中分析ACE基因多态性及ACE血清活性水平,探讨其与T2DM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检测206例T2DM患者和154例健康人的ACE基因Alu重复序列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 I/D)多态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CE及血脂水平,分析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ACE活性、血脂水平及T2DM的相关性.结果 ACEI/D多态性在T2DM组为DD 12.62%,ID 46.60%,II 40.78%;对照组为DD 7.79%,ID 47.40%,II 44.81%.T2DM组ACE I/D的基因频率与健康人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ACE各基因型之间ACE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T2DM各基因型的血脂水平分析显示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显著性差异(P<0.05),仅LDL-C水平在T2DM组II基因型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T2DM组各基因型之间的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ACE基因DD型和D等位基因与ACE活性显著相关,但ACE I/D多态性不是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且与脂代谢无关.  相似文献   
254.
摘要: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IL)-1B-31、IL-1B-511基因多态性在胃癌(GC)患者及体检健康者中的分布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其与GC易感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128例GC患者和127例体检健康者IL-1B-31及511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C组与健康对照组的Hp感染情况并分析各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 结果:GC组及健康对照组符合Hardy-Weinberg 遗传平衡(P>0.05)。GC组IL-1B-31的基因频率(TT:15.63%、TC:51.65%、CC:32.81%)与健康对照组(TT:22.83%、TC:55.12%、CC:22.0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4.57,P<0.05),GC组IL-1B-511-位点的基因频率(CC:21.88%、TC:47.66%、TT:30.47%)与健康对照组(CC:29.13%、TC:55.91%、TT:14.96%)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χ2=8.90,P<0.01)。GC组IL-1B-31CC基因型频率[OR=2.13,95%CI (1.01~4.50)]和C等位基因型频率[OR=1.44,95%CI (1.01~2.04)]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TBX〗IL1B511〖STBZ〗TT基因型频率[OR=2.71,95%CI (1.30~5.67)]及T等位基因型频率[OR=1.58,95%CI (1.11~2.24)]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在Hp感染阳性的GC组IL-1B-31 CC基因型频率[OR=3.33,95%CI(1.15~9.6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IL-1B-511 TT基因型频率[OR=5.75,95% CI (1.73~19.15)]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 IL-1B-31 CC及IL-1B-511 TT基因型增加GC的发病风险且与Hp感染对于GC的发生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55.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损伤机制.方法 建立GES-1单层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U0126干预组、氯吡格雷干预组、联合干预组(U0126预处理后氯吡格雷干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p-ERK1/2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各细胞组p-ERK1/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U0126干预组、氯吡格雷干预组、联合干预组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抑制率分别为21.8%±2.7%、46.3%±3.4%、82.9%±0.8% (F=615.556,P=0.000);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结果显示,U0126干预组、氯吡格雷干预组、联合干预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p-ERK表达下降,分别为阴性对照组(10.80±1.64)分、(7.20±1.64)分、U0126干预组(4.40±0.89)分、联合干预组(1.40±0.55)分(F=49.426,P=0.000).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与免疫细胞化学的趋势一致.结论 在GES-1细胞模型中,氯吡格雷可能通过MAPK/ERK信号转导通路损伤GES-1细胞.  相似文献   
256.
CEA,CYFRA21—1,ACTH联检对肺癌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257.
抗人精浆磷脂酶A2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建立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制备并鉴定人精浆磷脂酶A2 (PLA2 )的单克隆抗体 (McAb)。 方法 :通过PEG沉淀、SephacrylS 30 0柱层析、DEAE SephadexA 2 5柱层析及羟基磷灰石 (HA)柱层析分离纯化人精浆中的PLA2 ,并以SDS PAGE鉴定其分子量及蛋白浓度 ;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PLA2McAb ,通过ELISA技术、Western Blot方法鉴定其敏感性及特异性。 结果 :从精浆中提纯的PLA2的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3490 0 ,纯化倍数约为 2 4 5倍。制备的McAb经鼠Ig亚类分析为IgMKappa型 ,敏感性可达 1∶5 6~ 1∶5 8,Western Blot证明其特异结合的抗原即为PLA2蛋白酶。结论 :Mr为 3490 0的PLA2可能为一种新型PLA2。该PLA2的McAb的制备将为研究人精浆中PLA2与男性生殖能力的关系提供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58.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痰及胸水结核杆菌的研究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210006时宏珍,王书奎,王自正,陶惠芸,胡孤星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临床结核病患者的痰及胸水结核杆菌核酸(DNA)进行检测,同时与细菌学检查结果(直接涂片及细菌培养)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59.
目的建立银染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检测原发性肝癌p53基因突变。方法用银染及单链构象多态性(SS-SSCP)技术检测169例原发性肝癌的癌变及癌旁正常组织p53基因第7,8外显子(E7,E8)的突变,并进行DNA测序,鉴定突变位点。结果4例患者p53基因E7中第249号密码子第3号碱基发生了G:C→T:A的颠换(AGG→AGT),2例患者E8中第273号密码子第1号碱基发生了C:G→T:A的转换(CGT→TGT),总的突变率达38%(6/16);6例p53基因突变的癌变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整合率为5/6,8例未发生p53基因突变的癌变组织中HBV的整合率仅为1/8,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53基因突变是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常发事件,且与HBV的慢性感染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有利于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并为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