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换洗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注射治疗巨大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巨大肝囊肿39例均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囊肿穿刺置管术.根据囊肿直径分为3组:A组29例(10~15 cm),B组6例(15~20 cm),C组4例(>20 cm).每次注入无水乙醇为A组30~50 mL,B组50~80 mL,C组80~100 mL,换洗3~5次后保留10 min至4 h后行持续负压吸引,每周治疗2次.当囊肿引流液<10 mL/d并经B超检查囊肿直径3~6 cm,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5~10 mL,后拔除J型管.结果:A组囊肿全部闭合时间为30 d,B组为70 d,C组4例随访12个月仍未闭,但均明显缩小,直径<6 cm.本组治愈率89.7%,有效率100.0%.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无水乙醇换洗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巨大肝囊肿方法简单、微创、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2.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约占1%,在全部癌症中约占0.1%~0.2%[1].1980~1995年我院共收治男性乳腺癌12例,占同期乳腺癌的0.8%.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Mammotome系统最早由Burbank等[1],于1994年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本质上属于一种空芯针活检工具,采用电动切割与真空抽吸相结合的原理,由内外套针、旋切刀、传送装置和真空抽吸泵等组成.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区域性灌注新辅助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状态的影响,以探讨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意义.方法:对38例Ⅲ~Ⅳ期乳腺癌行内乳动脉置管并连续灌注新辅助化疗,3周后行手术切除(治疗组)并与未化疗直接手术(对照组)的34例乳腺癌比较,观察腋窝淋巴结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检出腋窝总淋巴结和阳性淋巴结为(16.8±6.1)枚和(3.3±1.9)枚,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9±4.8)枚和(5.6±3.0)枚(P<0.05).结论:内乳动脉置管灌注新辅助化疗可使腋窝阳性淋巴结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无水乙醇换洗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注射治疗巨大肝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巨大肝囊肿39例均行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囊肿穿刺置管术。根据囊肿直径分为3组:A组29例(10~15cm),B组6例(15~20cm),C组4例(〉20cm)。每次注人无水乙醇为A组30~50mL,B组50~80mL,C组80~100mL,换洗3~5次后保留10min至4h后行持续负压吸引,每周治疗2次。当囊肿引流液〈10mL/d并经B超检查囊肿直径3~6cm,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5—10mL,后拔除J型管。结果:A组囊肿全部闭合时间为30d,B组为70d,C组4例随访12个月仍未闭,但均明显缩小,直径〈6cm。本组治愈率89.7%,有效率100.0%。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置管无水乙醇换洗联合医用生物蛋白胶治疗巨大肝囊肿方法简单、微创、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6.
胃肠道癌根治术后区域性化疗与全身性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10月至2001年10月,我院对胃肠道癌根治手术后常规进行区域性置管皮下埋藏化疗泵化疗,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治疗组520例,男380例、女140例;年龄25~75(平均46)岁。其中胃癌428例,结直肠癌92例。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T2N1M0145例,T3N2M0216例,T3N3M167例;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35例,低分化腺癌248例,未分化腺癌65例,黏液细胞癌45例,印戒细胞癌35例。结直肠癌的临床分期:DucksA期5例,B期23例,C期58例,D期6例;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46例,未分化腺癌34例,印戒细胞癌4例,息肉恶性变8例。根治术式:D2447例,D373…  相似文献   
27.
目的:总结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经验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2003年采用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治疗术后广泛粘连性肠梗阻25例临床资料.结果:24例术后无并发症发生,顺利康复,1例肠坏死肠切除病例术后发生肠瘘,经内支撑管持续负压引流后3周痊愈.23例经2~7年随访,均未再次出现肠粘连和肠梗阻.结论:对术后出现广泛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小肠内支撑排列术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而有效的术式,对预防肠梗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区域性置管化疗泵对预防胃肠道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和肝脏转移的意义.方法:对治疗组600例中的122例结直肠癌采用门静脉置管,478例胃癌中304例经胃左动脉近心端置管,174例经门静脉置管,导管连接化疗泵体埋于皮下,术后第3天开始经化疗泵给予表柔比星、丝裂霉素、氟尿嘧啶化疗.对照组经外周静脉行全身化疗.结果:1、3和5年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100.0%、82.0%和53.3%,对照组分别为84.1%、45.4%和32.0%;局部复发率和肝脏转移率治疗组分别为6.3%和7.0%,对照组分别为28.0%和25.9%,化疗期间肝脏损害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肠道癌根治术后区域性置管皮下埋藏化疗泵化疗效果优于全身静脉化疗,化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29.
近端胃癌根治术后,采用回结肠间置代胃的方法进行消化道重建,能解决反流性食管炎及有效胃容量减少的问题。我院于1997年7月~2000年12月共完成41例,现就其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1例,男36例,女5例;年龄47~76岁,平均58.3岁;贲门癌9例,胃体贲门癌15例,胃体癌9例,胃底癌8例。1.2 术后并发症及防治①食管回肠吻合口并发症:本组41例,发生吻合口瘘4例,其中,使用GF-1型管状吻合器吻合30例,发生吻合口瘘1例,手工吻合11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3例。发生吻合口  相似文献   
30.
带血管回盲瓣移植在近端胃癌根治中的应用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7年 9月至今 ,我们对 11例近端胃癌采用带血管回盲瓣移植于幽门与食管之间 ,利用回盲瓣的功能代替贲门 ,经观察其抗反流预防返流性食管炎、胃炎效果良好。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本组 11例 ,男 10例 ,女 1例 ,年龄 44~ 73岁 ,平均年龄 5 5 .8岁。全组均因腹部不适就诊 ,经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组织活检明确诊断。术中见肿瘤位于胃底浸润贲门 5例 ,胃体、胃底部 4例 ,胃体 2例。肿瘤直径大于 5cm 6例。全组均浸润浆膜 ,有淋巴结转移 7例。病理诊断 :溃疡型腺癌 2~ 3级浸润全层 8例 ,腺癌 3级浸润全层 3例。2 .手术适应证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