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B族链球菌(GBS)是围产期严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新生儿感染GBS可能导致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甚至引起死亡。有约1%~2% GBS感染的新生儿会发展成为GBS相关疾病,其发病的影响因素值得探索。鉴于国内尚缺乏针对GBS感染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全面阐述可能与新生儿GBS相关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包括妊娠相关因素(孕妇生殖道GBS定植、早产、胎膜早破等)、病原体因素(细菌菌株、载量、毒力等)、宿主免疫水平(炎症因子以及抗细胞因子"自身抗体"等)以及宿主基因缺陷引起的新生儿免疫缺陷等。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影像学尿动力检查(VUD)在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VUD对126例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致病原因及VUD影像学特点,指导进一步治疗。结果 126例患者检查结果:(1)膀胱出口梗阻95例,其中膀胱颈梗阻28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SD)6例;尿道远端狭窄61例;(2)膀胱外肿块压迫3例;(3)膀胱脱垂18例;(4)尿道憩室10例,憩室伴结石1例。结论 VUD通过尿动力数据与同步影像结合分析,为女性复杂性下尿路感染提供准确的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RBT)联合盐酸吉西他滨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82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病历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1例,A组应用TURBT联合吡柔比星灌注治疗,B组应用TURBT联合盐酸吉西他滨灌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重组人Dickkopf相关蛋白1(DDK1)]、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总体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B组治疗后的VEGF、DDK1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治疗后的IgG、IgM、IgA水平均高于A组(P<0.05);B组的缓解率与控制率均高于A组(P<0.05);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低于A组(P<0.05)。结论TURBT联合盐酸吉西他滨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病情的缓解率与控制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β-七叶皂甙钠对多发性硬化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20例),共38例.对照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强的松为主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β-七叶皂甙钠20 mg/d静滴14日.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好转快,住院周期缩短.结论 在多发性硬化急性期,β-七叶皂甙钠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EDSS评分<3分并且病灶局限的,可单独使用β-七叶皂甙钠,减少激素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36.
覃鹏飞  洪翔  李明 《海南医学》2013,24(18):2727-2728
目的观察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视觉诱发电位检查(VEP)与影像检查的结果是否相符。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妊娠高血压和2例非妊娠高血压引起的以皮层盲为主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早期、两周后的视觉诱发电位(VEP)与影像检查资料。结果早期、两周后的VEP检查结果与影像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结论视觉诱发电位对以皮质盲为主的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7.
洪翔  覃鹏飞  李明  高展 《海南医学》2012,23(11):108-110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查对TOS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TOS患者应用常规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法:包括神经传导、肌电图、SEP;应用TCD仪(TC-2021TCD德国)、2MHz和4MHz脉冲探头、全面检测颅内、颅外各主干、分支血管和双侧锁骨下动脉、双侧桡动脉。排除锁骨下动脉狭窄、大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并进行Adson试验。结果①TCD的Adson试验患侧桡动脉血流速的Vs和Vm改变14例(74%);②C8~T1神经根支配的神经运动、感觉传导及C8~T1神经根发出的神经支配肌肉异常17例(89%);③正中神经、尺神经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3例(16%);④TCD及神经电生理同时异常12例(63%)。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和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的联合应用对诊断TOS病及对它的分型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观察性研究中往往存在未知或未测量的混杂因素,是流行病学因果关联研究中的重大挑战。本文介绍一种可以应用在观察性研究中的一种对未知/未测量混杂因素进行识别和效应评估的工具——“探针变量”。其主要可以分为暴露探针变量、结局探针变量以及中介探针3种形式,前2种不仅可以对未知/未测量混杂因素进行识别,也可以对其效应量进行估计,从而揭示真实的暴露与结局之间的关联。而中介探针则是针对“中介因子”进行控制,从而识别暴露和结局之间是否存在未测量混杂因素。该理论实践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探针变量”的选择和确定,不恰当的“探针变量”可能引入新的混杂,导致未测量混杂因素识别不准确。“探针变量”可以推荐作为观察性研究报告中的一项敏感性分析内容,有助于读者真实理解暴露与结局之间的关联,增加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证据力度。  相似文献   
39.
鞘膜积液是儿外科常见疾病,为出生后鞘状突管未闭合或闭合不全所致,经外科干预后复发病例为数不少。2005年6月至2009年10月,我们采用腹股沟横小切口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复发性小儿鞘膜积液35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40.
胰腺假性囊肿经皮引流术由于尚存选择安全的引流通路、术后复发、胰液外瘘及胰液沿引流管漏入腹腔等问题 ,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 [1] 。我们采用经皮经胃引流术成功地克服了上述问题 ,从形式上类似于外科的内引流术 ,现报道如下。1 病例摘要病例 1 ,女性 ,46岁。因剧烈上腹部疼痛 ,高热 4d,CT检查示胰腺区囊性包块伴周边广泛炎性渗出及腹水 ,诊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入院。 2个月后 CT复查胰腺区囊性包块进一步增大 ,周边炎性反应消退。胰腺区囊性包块呈不规则形态 ,长径约 8cm× 1 0 cm,内有分隔。采用超声 -X线引导的经皮经胃引流后 ,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