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检测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参照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WHO-EORTC)皮肤淋巴瘤分类标准收集20例SPTL.采用10种抗原标记进行免疫表型检测,运用PCR技术检测TCRγ、IgH基因重排,并用EB病毒编码的小RNA1/2(EBER1/2)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感染.结果 (1)本组病例中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29.5岁;(2)所有病例的瘤细胞均表达1个或多个T细胞分化抗原(CD2、CD3或CD45RO),18/19病例表达BF1,18/20病例表达CD8,20/20、16/20病例分别表达细胞毒颗粒相关蛋白TIA-1、颗粒酶B,瘤细胞不表达CD4、CD20和CD56;(3)16/20病例检出TcRγ基因重排,未检出IgH基因重排;(4)5/20病例EBERl/2原位杂交阳性.结论 SPTL的瘤细胞具有克隆性TCR基因重排,综合临床病理、免疫表型及基因重排检测有助于本病确诊.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甲状腺原发MALT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表现、免疫组织表型和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情况。方法:对12例甲状腺原发MALT淋巴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病理表现、免疫表型(CD20、CD45RO、CD5、CDl0、CyclinD1、bcl-2、κ、λ)分析及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IgH基因重排。结果:按2001新版WH0关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分类.12例均被确诊为MALT淋巴瘤。其中男2例,女10例,男女之比为1:5,中位年龄为63岁。免疫表型检测:所有病例之瘤细胞均表达B细胞分化抗原CD20;4例(33.3%)检测出免疫球蛋白轻链限制性表达;bcl-2阳性1例;CD45RO、CD5、CD0和Cyclin D1均为阴性。8/12例(66.7%)检测出IgH基因克隆性重排。随访11例,失访1例,死亡3例(25%),存活8例(66.7%)。结论:甲状腺原发MALT淋巴瘤属惰性淋巴瘤,需要结合其病理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必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3.
33例髓肉瘤的临床病理与免疫表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髓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33例髓肉瘤样本进行组织形态学研究及免疫表型检测结果:临床表现以孤立性髓肉瘤居多,也可在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情况下发生;病变部位主要累及淋巴结、皮肤及肌肉;组织学分型30例为粒细胞肉瘤,单核母细胞肉瘤2例,双向分化型1例;免疫表型检测所有病例均表达MPO和Lvsozvme,LCA、CD34、CD68和CD99在部分病例呈阳性,Ki-67染色显示细胞增殖指数为0.47±0.24.结论:髓肉瘤在形态学上难于和其它小圆细胞肿瘤相区别,特别是在缺乏骨髓病变的情况下,免疫表型检测对于髓肉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4.
患者,34岁,因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入院.妇科检查:宫颈肥大,直径约8 cm,质硬,触血;阴道穹隆光滑;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临床诊断宫颈平滑肌瘤,当地医院活检考虑小细胞恶性肿瘤,遂转外院会诊.  相似文献   
35.
江炜 《临床医学》2009,29(9):90-90
目的探讨完全脱位牙再植术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58例不同类型完全脱位牙进行再植术,观察疗效并作分析。结果58例完全脱位牙再植术成功51例,占87.93%。结论外伤性完全脱位牙再植术成功率高,预后良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双钢板固定术和经皮复位外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5月.根据软组织损伤程度,分别采用双钢板固定植骨术或经皮复位有限固定术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33例。结果术后33例获得随访,随访8~26个月,平均16个月。参照Merchant评分,优16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为85%。结论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应重视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评估。软组织损伤较轻者可采用切开复位双钢板固定植骨术,软组织损伤严重者应行经皮复位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术。采用适当手术方法,可减少软组织并发症,使骨折固定长期的稳定性良好.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冷冻技术在牙龈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保留患牙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在牙周洁治的基础上,将瘤体彻底切除,对创口冷冻处理1~3min,保留患牙。结果随访1~3年48例患者无1例复发,附着龈良好,牙齿无松动,咬袷关系正常。结论在牙龈瘤手术治疗中应用冷冻技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无痛苦而保留患牙,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外阴、阴道恶性黑色素瘤 (简称“外阴恶黑”、“阴道恶黑”)的诊治、生存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3年10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外阴、阴道恶黑共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中,外阴恶黑12例,阴道恶黑17例。根据AJCC 2009年黑色素瘤分期,Ⅰ期2例,Ⅱ期11例,Ⅲ期13例。术前活检25例及术中冰冻快速病检4例,经HE常规染色,27例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2例分别误诊为恶性外围神经鞘瘤。术后切除组织免疫组化钙结合蛋白(S-100)、抗黑色素瘤特异抗体(HMB45)、黑色素瘤抗体(Melan-A)、波状蛋白(Vimentin)、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CK)染色,S-100、HMB45、Melan-A均100%阳性表达,Vimentin、NSE、CK蛋白表达均阴性。2例误诊病例经免疫组化染色确诊。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14例联合辅助治疗。1年、2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是57.4%、27.8%,1年、2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是71.5%、37.5%。多因素分析示,病灶位于阴道、AJCC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手术边缘有无肿瘤累及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免疫组化S-100、HMB45染色可以提高确诊率,病灶位于阴道、AJCC分期、肿瘤浸润深度等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女性HPV感染率和基因亚型分布,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妇科就诊29832例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对2398例同时具有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的患者进行分组,包括慢性宫颈炎症组599例;CIN Ⅰ组437例;CINⅡ/Ⅲ组906例(CINⅡ338例,CINⅢ568例);宫颈癌组456例.结果:HPV感染率为25.20%(7518/29832),其中高危型HPV、低危型HPV、HPV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1.03%(6275/29832)、4.17%(1243/29832)、5.94%(1772/29832).常见的高危型HPV为HPV16、58、33、52、18.随着年龄增加,HPV感染率呈现增高趋势.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HPV感染率增高.所有宫颈病变中,常见的高危型HPV由高至低依次为HPV16、58、33、18、52;在宫颈癌组中为HPV16、18、58、33、52;在CINⅡ/Ⅲ组为16、58、33、52、18.在HPV阳性的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均以单一感染为主,除慢性宫颈炎组外,单一感染的比例随宫颈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本研究最常见的高危型HPV为16、58、33、52、18,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HPV感染率随年龄增加呈现增高趋势.在不同宫颈病变中,HPV的型别分布有所不同,单一感染可能更易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