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9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电镜标本制作过程中,人为地引起组织细胞发生不少变化,致使在电镜下看到的超微结构,已与其生活状态有相当差距,而且这些差距随放大倍率的增高而加大,因而对组织细胞的生理构造及病理变化所做出的解释难免有谬误之处。Heuser等〔1,2〕创立的急速冷冻深度蚀刻...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COX-2抑制剂与化疗药物奥沙利铂对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生长、Survivin表达和微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人肺癌A549细胞接种于裸鼠背部皮下,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奥沙利铂组;塞来昔布组;奥沙利铂和塞来昔布联合用药组)并给予相应的药物。测量肿瘤体积,42天后处死裸鼠,切取移植瘤组织检测COX-2,VEGF,Sur-vivin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塞来昔布组和奥沙利铂组抑瘤率分别为34.60%和46.70%,奥沙利铂和塞来昔布联合应用组抑瘤率为66.0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结果分析显示:奥沙利铂组COX-2,VEGF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微血管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奥沙利铂组Survivin表达低于对照组,塞来昔布组和联合用药组COX-2,VEGF表达和MV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抑制人肺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Survivin表达和血管生成。塞来昔布与奥沙利铂联合应用提高了奥沙利铂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高糖状态下肾小球系膜细胞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3的改变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1拮抗剂(AT1Ra)缬沙坦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给予高糖和缬沙坦干预,采用W estern印迹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3(STAT1、STAT3)及其磷酸化蛋白(p-STAT1、p-STAT3)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放免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 ibronectin,FN)和IV型胶原的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系膜细胞p-STAT1和p-STAT3表达明显上调,TGF-β1、FN和IV型胶原含量增加,TGF-β1mRNA的表达增加。缬沙坦组p-STAT1和p-STAT3的表达明显下调,TGF-β1、FN和IV型胶原的含量减少,同时TGF-β1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高糖状态下p-STAT1和p-STAT3表达明显升高,缬沙坦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和细胞外基质的分泌可能部分是通过影响STAT1和STAT3的激活而实现。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1拮抗剂(AT1Ra)对糖尿病肾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单侧肾切除大鼠腹腔注射STZ诱发糖尿病模型,每日灌胃给予AT1Ra氯沙坦(40mg/kg),共12周,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Bax和Bcl-2表达,原位杂交检测bax和bcl-2 mRNA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bax和bcl-2蛋白及mRNA表达增强,Bax/Bcl-2增高;氯沙坦治疗组较糖尿病组凋亡细胞数减少,bax表达减弱,bcl-2表达增强,Bax/Bcl-2降低。结论:氯沙坦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bax和bcl-2表达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5.
贲门癌是我国 ,特别是北方地区常见的恶性肿瘤 ,预后很差。近年来的研究提示 ,其流行病学、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与胃远侧部肿瘤有明显差异[1] ,因而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进行研究。癌基因mdm 2及抑癌基因 p5 3因在肿瘤中非同寻常的密切关系 ,成为近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 ,然而该机制在贲门癌中是否发挥作用 ,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流式细胞术 (FCM )对 37例贲门癌组织的 p5 3及mdm 2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定量分析 ,并分析了这两种蛋白表达之间以及两者与贲门癌各项临床病理特…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磷酸化的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1(P-CREB1)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与细胞外基质积聚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切除右肾2周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模型。分别于1、2、4、8和12周用免疫组化检测纤维黏连蛋白(FN)、层黏连蛋白(LN)及P-CREB1的表达,Western印迹和RT-PCR检测肾皮质CREB1磷酸化(活性)及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组FN与LN在4周时开始升高,并持续到12周。CREB1的活性及其mRNA在2、4和8周增高,在12周时降至正常。结论CREB1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细胞外基质积聚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7.
洛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Fas和Fas-L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单侧肾切除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模型,每日灌胃给予AT1Ra洛沙坦(40mg/kg),共12周。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皮质Fas和Fas-L表达。结果:糖尿病组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Fas和Fas-L的表达亦显著增强;洛沙坦治疗组糖尿病组凋亡细胞数减少,Fas和Fas-L的表达减弱。结论:洛沙坦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Fas和Fas-L的表达而抑制肾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与Bax和Bcl-2基因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肾脏细胞凋亡、Bax和 Bcl- 2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 方法 单侧肾切除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检测肾皮质 Bax和 Bcl- 2表达水平 ;原位杂交检测 Bax和 Bcl- 2 m RNA表达 ,并观察尿蛋白、BU N、尿肌酐等反映肾功能的有关指标。 结果 在制模后 2、4、8、12周时 ,糖尿病组大鼠较对照组肾小球、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多 ,Bax、Bcl- 2蛋白和 m RNA的表达显著增强 (P<0 .0 5 )。随着大鼠糖尿病病程延长 ,肾功能恶化 ,肾脏凋亡细胞数逐渐增多 ,Bax表达亦逐渐增强 ,Bax/Bcl- 2比增加 ,且肾脏凋亡细胞数与 Bax及 Bax/Bcl- 2比具有相关性 (P<0 .0 5 )。 结论 肾脏凋亡细胞的不断增加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Bax和 Bcl- 2可能参与肾脏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肝X受体α(LXRα)在大鼠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G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7周龄Wistar Kyoto 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只静脉注射兔抗大鼠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构建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模型,20只作为正常对照。于注射抗体后第3、7、14、28和49天分别测定24h尿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第3、14、28和49天肾炎组和对照组大鼠肾组织LXRα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 PCR检测第14天肾炎肾皮质LXRα蛋白和mRNA表达变化。结果 注射抗体后第14天尿蛋白达(167.03±42.50)mg/24h;新月体百分比达65%;肾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核LXRα表达明显增加;肾炎组肾皮质LXR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但肾皮质 mRNA表达则未见上调。 结论 新月体型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核LXRα蛋白表达增强,说明肾小管LXR通路参与此型肾炎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敲低Txnip对高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质粒载体对照组及高糖+shRNA组。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AX、BCL-2、P38 MAPK、P-P38 MAPK及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糖组相比,高糖组肾小管上皮细胞ROS产生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0.01),cleaved caspase-3和P-P38 MAPK表达增高,BAX/BCL-2比率明显升高以及细胞色素c易位(P0.05)。敲低Txnip能够显著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ROS产生,下调cleaved caspase-3、和P-P38MAPK的表达,减少BAX/BCL-2比率和细胞色素c易位(P0.05)。结论敲低Txnip能够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减少ROS产生,保护线粒体功能,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激活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