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或者骨折脱位患者,采用经前路伤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及Orion^TM钢板固定或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切开复位,椎间融合加Orion^TM钢板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例经随访观察,症状获得改善,7例完全恢复,2例残留手指麻木。术后6个月全部返回工作岗位。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切开复位、椎间融合加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最大限度保留活动节段,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于无脱位的骨折宜采用单纯前路手术,除可达到减压、复位、恢复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脊柱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其外科处理措施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6月~2006年3月收治405例脊柱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类型、外科处理及其疗效。结果20例(4.94%)发生切口愈合不良,绝大部分经过换药等保守治疗治愈;8例(1.98%)发生切口深部感染,均采用再次手术清创、引流治愈。所有病例无与并发症相关的残留功能障碍。结论及时诊断及选择性外科治疗脊柱术后切口并发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睑缘下和口内前庭沟联合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疗效及美学效果.方法:经睑缘下和口内前庭沟切口为手术入路,对5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在直视下进行解剖复位、固定,评价治疗效果及美学效果.结果:58例患者术后骨折复位良好、功能和面形明显改善.结论:颧上颌复合体骨折应早期手术,应用微型钛板固定.睑缘下和口内前庭沟联合切口暴...  相似文献   
54.
55.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云南白药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将64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所有患者接受基础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SASP保留灌肠,治疗组给予康复新液、云南白药联合SASP保留灌肠。比较2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5.6%、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6%、81.3%(P0.05);治疗后,2组结肠镜检查结果均显著改善,但治疗组黏膜溃疡、脓血糜烂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复发率为1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2%(P0.05)。结论康复新液、云南白药联合SASP保留灌肠治疗UC,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黏膜病变,促进溃疡面修复,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56.
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术选择性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采用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适应证、外科措施、术后康复措施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6年12月期间接受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27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资料.术前伤椎前缘高度为正常值的40%~65%,术前胸腰段后凸畸形为22°~44°.神经功能Frankel C级6例,D级9例,E级12例.手术固定伤椎上下各一个椎体,采用自体骨后侧或后外侧植骨.术后硬支具保护3~6个月.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腰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平均随访18.3个月(12~31个月).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恢复至正常值的87%(65%~100%),术后即刻后凸角度平均9°(0°~30°),最终随访的矫正丢失度平均3.7°(0°~6°);植骨融合率为100%,无内固定失败者.术后Frankel评级平均提高1级,最终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平均11%(0%~40%).结论 后路短节段固定融合术治疗急性不稳定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效果,术后硬支具保护有助于维持复位效果.  相似文献   
57.
本文介绍胰岛移植有关问题的若干进展,重点讨论排异问题。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应用口内并耳前切口治疗颧骨复合体过突的美学效果。方法:采用口内并耳前切口对23例颧骨复合体过突患者进行"L"形截骨及使颧弓远端青枝骨折并作好固定,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及美学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18例面型改善明显,5例有改善,患者均满意。结论:口内并耳前切口整复颧骨复合体过突,术式设计合理,疗效稳定,面形改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我科472例行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均为脊柱后路手术,其中9例术后伤口感染,接受伤口清创引流手术,未取出内固定及植骨,术后使用敏感抗生素,随访8~19个月(平均11个月),本文回顾性分析术后伤口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及对策。结果手术时间100~325min;术中失血量200~1 500 mL;术后引流量65~1 350 mL,大多比同期同类手术明显增加。472例患者术后感染共9例,发生率1.91%(9/472)。伤口感染初始征象出现时间为术后10 d(6~16 d)。白细胞总数、血沉及CRP在术后4~7 d明显升高,且维持在高位水平14 d以上。细菌培养显示致病菌主要为常见皮肤菌群。除1例复发(再次使用敏感抗生素治愈)外,其余无临床感染复发征象。结论脊柱术后伤口感染主要发生于后路开放性手术,均为深部感染;术中、术后出血总量大、手术时间长是造成围手术期营养状况差及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时清创引流、一期缝合伤口及应用敏感抗生素,可取得良好效果;清创手术不必常规取出内固定物及植骨。  相似文献   
60.
0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并发症较多,有椎间隙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根损伤,术后复发,腰椎不稳等。术后并发症中复发与腰椎不稳同手术方式的选择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就此二者的关系作一粗略阐诉,并提出预防方法。(排除因诊断和手术失误所致首次失败者)。1材料和方法1.1材料自1998-01/2002-09本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共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25~58岁,其中8例为本院初次手术,其余均为外院初次手术。20例患者术前均有明显腰痛和/或伴有下肢症状,MRI及X线片证实有腰椎不稳及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