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8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3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8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391篇
预防医学   19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66篇
  1篇
中国医学   191篇
肿瘤学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通过对比实体瘤治疗疗效PET评价标准(PERCIST)与目前广泛应用的传统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在评估体部伽玛刀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上的差异,探讨18F-FDG PET/CT在评估体部伽玛刀治疗NSCLC中的价值.方法:82例NSCLC患者伽玛刀治疗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于伽玛刀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CT及18F-FDG PET/CT检查,分别用RECIST1.1和PERCIST1.0评价标准进行近期疗效评价,并分析两者与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结果:应用RECIST1.1和PERCIST1.0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存在显著差异(P=0.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TNM分期、△SUL及PERCIST是体部伽玛刀治疗NSCLC过程中与OS显著相关的因素,而AV、RECIST、肿瘤位置、年龄、KPS评分以及病理学类型则与OS不相关;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PERCIST1.0(CMR与非CMR)是预测OS最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应用18F-FDG PET/CT对进行体部伽玛刀治疗的NSCLC患者进行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可能较CT更准确.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老年保健人群卒中相关肺炎(SAP)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老年神经内科住院,时间超过24 h的老年(60岁以上)男性SAP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和血液生物学标记物的采集,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有101例老年男性卒中病例入选,其中35例患者合并SAP,SAP发生率为34.66%。重度神经功能障碍(P0.01,OR=202.69,95%CI=9.1598~4485.1646)、吞咽困难(P0.01,OR=12.9005,95%CI=2.6275~63.3385)、心房纤颤(P0.05,OR=5.5997,95%CI=1.1804~26.5636)、高C反应蛋白(P0.01,OR=12.3942,95%CI=3.2630~47.0782)、高糖化血红蛋白(P0.05,OR=1.7976,95%CI=1.0548~3.0635)水平均为S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及早识别和评价SAP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和治疗老年SAP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氧驱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重症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总结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为今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2年7月间于我院诊断为重症哮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氧驱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人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80.33%,两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氧分压(10.38±0.97)kPa明显高于对照组(8.82±1.05)kPa,而其二氧化碳分压(8.77±1.22)kPa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0.58±1.03)kPa,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加强龙应用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加强龙总用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以上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人在重症哮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见效快、疗效好、激素用量少等优点,配以合理护理干预,保证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60例哮喘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儿,给予非诺特罗氢溴化物加溴化异丙托品氧气驱动的雾化治疗方法;对照组30例患儿,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可比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显著,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t=11.2351;P=0.0045);观察组患儿咳嗽明显减轻的时间为(4.3±1.0)d,对照组患儿咳嗽明显减轻的时间为(6.0±1.5)d;观察组患儿肺部哮鸣音消失的时间为(5.0±2.0)d,对照组患儿肺部哮鸣音明显消失的时间为(6.5±1.5)d。观察组30例患儿,总有效率83.3%;对照组30例患儿,总有效率60%。观察组30例患儿,2例出现哭闹、3例出现咳嗽、1例出现唇周发紫,5例患儿中止治疗;对照组30例患儿,5例出现哭闹6例出现咳嗽3例出现唇周发紫,10例患儿中止治疗。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明显减轻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哭闹、咳嗽、唇周发紫及中止治疗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种治疗方法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P〈0.05)。结论雾化吸入方法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儿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变化显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996.
氯霉素滴眼液中尼泊金乙酯含量合理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调研国产氯霉素滴眼液中尼泊金乙酯含量不同产品是否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方法:通过抑菌剂效力检查法测定含不同浓度尼泊金乙酯模拟产品的抑菌效力。结果:证明现行产品浓度尼泊金乙酯模拟产品的抑菌效力均符合药典规定。结论:现行产品中的尼泊金乙酯处方浓度偏高。而处方中作为辅料的硼酸/硼砂,除具有pH调节作用外,对抑菌效力也有贡献。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对贮存期的黑曲霉孢子悬液的质量进行考察和研究。方法:采用计数法及药敏实验对黑曲霉孢子悬液在贮存期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低温(4℃)保存6个月内黑曲霉孢子悬液菌落计数结果稳定,药物敏感性未出现变化,符合药典的规定。结论:在实验中,验证过的储存期内黑曲霉孢子悬液可直接稀释使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空气是医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医院内环境尤其是手术室及患者集中地区的空气净化程度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对医院空气进行常规监测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所在。但是传统的空气细菌检测方法需要进行细菌培养,耗时2~3 d,结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用于检测空气中的生物性粒子和非生物性粒子。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荧光粒子计数器在空气细菌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检验科采血室作为实验点,使用荧光粒子计数器对空气中生物粒子数进行动态监测,同时与撞击法细菌培养计数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13.0软件计算生物粒子数和细菌数之间的相关系数r。结果空气中生物粒子数与细菌数之间有显著相关性(r=0.889);非就诊时间空气中的细菌数≤500 cfu·m-3,其他时间均超过该数值,不符合国家消毒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荧光粒子计数器可以通过监测空气中生物粒子数,推测其细菌数,有望实现空气细菌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999.
复杂性长骨缺损性骨折多由于严重外伤引发,治疗多选择手术治疗,但手术方式及处理不当,容易致畸、预后影响正常功能活动、导致不愈合等严重并发症。本院对此类骨折多选择内固定或外固定治疗,现将钛板内固定治疗与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性长骨缺损性骨折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2011年1月-2014年6月对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708例出院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析、汇总患者对该院医疗服务的意见,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用电话访谈方式,调查840位患者及患者家属,调查涵盖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医患沟通、工作效率、后勤保障等方面内容。结果调查成功对象708人,占调查对象84.3%。对保健院满意度从2011年的86.1%上升至2014年6月的97.2%,满意度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调查对象基本满意和不满意的地方主要集中后勤保障(占32.8%)和服务态度及医患沟通(占23.4%)方面。结论通过开展出院患者满意度调查,针对出现的问题,加强院内后勤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