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7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11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07篇
口腔科学   43篇
临床医学   584篇
内科学   183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8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141篇
综合类   793篇
预防医学   25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43篇
  4篇
中国医学   286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210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194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6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诊断和治疗儿童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继发孔型ASD的儿童324例,所有患儿均行TTE和TEE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儿童继发孔型ASD的诊断及分型的准确率,引导介入封堵的成功率。结果 (1)中央孔型ASD经TEE诊断的准确率为99.29%,联合TTE和TEE诊断的准确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引导介入封堵ASD成功率方面,联合TTE和TEE的封堵成功率(96.10%,271/282)明显高于TEE(71.28%,201/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诊治ASD方面,TTE与TEE各有优势及局限性,联合使用TTE和TEE可提高儿童继发孔型ASD诊断准确率及介入封堵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并初步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多糖低剂量组、黄芪多糖中剂量组和黄芪多糖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通过饮用5%葡聚糖硫酸钠盐(DSS)溶液10 d构建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于饮用5%DSS溶液30 min后,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分别予以100、200和400 mg/kg黄芪多糖灌胃,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予以相应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0 d,期间每天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体重、粪便性状及便血情况,进行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脂联素(APN)和血红蛋白(Hb)水平,测量小鼠结肠长度,HE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RT-qPCR检测结肠组织脂联素受体2(AdipoR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AdipoR2、PPAR-α和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DAI评分升高(P<0.05),血清APN和血液Hb水平均降低(P<0.05),结肠长度缩短(P<0.05),结肠组织发生明显病变,TNF-α阳性表达率升高(P<0.05),AdipoR2和PPAR-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给药组小鼠DAI评分降低(P<0.05),血清APN和血液Hb水平均升高(P<0.05),结肠长度变长(P<0.05),结肠组织病变明显减轻,TNF-α阳性表达率下降(P<0.05),同时AdipoR2和PPAR-α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及AM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结论:黄芪多糖减轻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可能与其激活AP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OFD)患者的核素全身骨显像表现特征,探讨骨显像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122例经病理证实为OFD的患者,男61例,女61例,年龄4~69岁,平均28±14.1岁,分析这些患者全身骨显像的影像特征.结果 、单骨型OFD患者占46.7%(57/122),受累部位前三位依次为,股骨29例(50.1%),胫骨16例(28.1%),肋骨5例(0.9%).多骨型OFD占53.3%(65/122),单侧骨骼受累38例(58.5%),双侧骨骼受累27例(41.5%).多骨型患者共发现病灶472处,受累部位前三位依次为肋骨94处(19.9%),股骨64处(13.6%),胫骨45处(9.5%).单骨型OFD全身骨显像表现为轻度到高度异常放射性增高,病变特征不明显.多骨型O FD在四肢长骨多表现为沿骨长轴走行的异常放射性浓聚,放射性增高可见截段样分布,股骨上段受累,可见"羊拐征"表现;肋骨受累表现为沿肋骨长轴分布的条状放射性增高,多肋骨受累呈连续分布特征;颅面骨、骨盆、脊柱多表现为块状放射性浓聚;多骨受累有单侧骨骼受累趋势,若双侧受累表现为一侧病灶多于对侧,或表现为一侧骨病变放射性浓集程度高于对侧.结论 全身骨显像是诊断O FD的一种重要的影像手段,可评价骨骼受累范围,多骨型典型影像表现,有助于O F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水平跨障肢体动作相关的步态特征,以优化跨障策略,降低跌倒风险。  相似文献   
95.
杨静  杨芳 《安徽医药》2020,24(7):1313-1316
目的调查青岛市学龄前(年龄范围 3~6岁)儿童龋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与其相关的社会及生物学因素,为儿童龋病干预和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青岛市幼儿园学龄前儿童,年龄范围 3~6岁,年龄( 4.9±1.2)岁,调查其患龋情况。根据是否患龋病,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将其分为患龋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基本信息、行为习惯、唾液指标等,分析影响因素,构建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发放 60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 569份,回收率 94.83%,剔除未完成检查的儿童,最后共纳入 528名受试者,其中 280名儿童有龋齿,患龋率 53.03%。年龄较大[(4.24±1.65)比( 3.67±0.73)岁]、饮料摄入频率高[(3.58±0.79)比( 2.42±1.20)分]、睡前摄入甜品[(2.17±0.27)比( 1.22±0.34)分]、刷牙时长短[(2.91±1.23)比( 2.03±1.67)分]、刷牙次数少[(3.24±1.22)比( 1.35±0.62)分]、口腔健康知识了解程度低[(3.25±1.42)比( 1.98±0.92)分]、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A含量低[(0.12±0.06)比( 0.32±0.21)mg/mL]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2含量高[(149.28±19.32)比( 105.43±20.95)mmol/L]可能是影响龋齿发生的重要因素,其 OR(95%CI)分别为 1.240(1.013?1.678)、 3.473(2.435?5.672)、 11.012(2.783?27.002)、 3.145(1.226?5.965)、 2.889(1.305?4.516)、 10.870(5.137?23.724)、 0.100(0.092?0.653)、 2.173(1.473?4.522)。结论学龄前儿童的口腔龋齿发病率较高,需通过培养儿童健康刷牙习惯、饮食习惯,知识宣教,定期监测唾液情况等进行干预和改善。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3例腮腺肿瘤的声像图资料。结果:173例腮腺肿瘤中,良性15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1.1%(113/159),恶性1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1.4%(10/14)。良性病变常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的肿块,以混合瘤居多,其次为腺淋巴瘤;恶性病变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的肿块,以黏液表皮样癌居多。良恶性肿瘤在形态、边界、包膜、有无液化(囊实混合)、钙化及CDFI等表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是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前瞻性随机化原则分为电刺激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电刺激组加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仪进行治疗,电极片置于偏瘫侧胫前肌及腓骨长、短肌的运动点上,刺激参数为频率30Hz,脉宽200μs,电流以患者最大耐受强度为限.每天治疗1次,每次30min,共2周(14次).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下肢部分评定下肢运动功能,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ADL能力.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电刺激组与对照组的FMA评分及MB1总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能提高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桂北地区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情况、成分以及分布特征,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7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997例泌尿系结石标本的化学成分,按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分组,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二者的比例为2.04∶1;发病的年龄段以中年为主,尤其是56~65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约为27.6%;男患者上尿路结石构成比为74.6%,下尿路结石构成比为25.4%,女患者上尿路结石构成比为97.6%,下尿路结石构成比仅为2.4%。混合成分结石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为主(20.1%),其次为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14.5%),单一成分结石以无水尿酸(19.1%)及一水草酸钙(18.2%)为主。结论:根据桂北地区泌尿系结石分布特点及成分分析结果,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对临床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预防及减少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合并乳酸血症与卒中样发作(MELAS)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并最终确诊为MEILAS患儿的临床、脑电图、影像学及治疗。结果 4例患儿均以癫痫持续状态起病,血清乳酸、血氨、心肌酶升高,血钠降低,伴代谢性酸中毒;发作期及发作间期脑电图均有相应表现;头颅影像学发现基底节钙化、脑萎缩,急性期可见皮层水肿;基因检测提示mtDNA3243位点突变。结论 MELAS的癫痫发作较难控制,应尽早诊断,选择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及相关对症治疗,以减轻脑损伤。  相似文献   
100.
杨芳  崔杰 《新疆医学》2015,(3):405-407
龋病是影响人类健康中最常见的口腔疾病,而婴幼儿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口腔疾病,可引起乳牙疼痛、过早脱落、功能丧失、后继恒牙排列不齐等后果,甚至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发育迟缓、听说困难及心理障碍。目前关于新疆的婴幼儿研究本就相对较少,关于焉耆县的相关研究更是凤毛麟角,本研究旨在对新疆巴州焉耆县部分幼儿园儿童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引起焉耆县ECC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