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进展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其典型的病理改变为胆管炎症及胆管周围同心圆性洋葱皮样纤维化、肝内外胆管破坏导致多灶性胆管狭窄,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甚至死亡,此病虽然少见,但其发病率逐年上升[1]。IgG 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 4-related sclerosing cholangitis,IgG 4-SC)的概念是由Bjornsson等[2]于2007年首先提出,是指一类以胆管周围IgG 4阳性浆细胞浸润及纤维化  相似文献   
42.
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现状与抗菌药物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医院常见致病菌的耐药现状和机理,探讨常见耐药菌株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结果 细菌的耐药现状日趋严重和复杂,抗菌药物挂一漏万合理应用是造成耐药菌株增多的主要原因。结论 对感染性疾病除应急的经验治疗外,应及早做病原学检查并进一步做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分析并总结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1例妊娠合并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患者中,2例于妊娠期发病,孕前诊断为SLE的19例患者中有9例妊娠期病情恶化、转为活动期。21例患者中,孕期定期产前检查13例(61.90%),正常分娩17例(80.95%),引产4例(19.05%);子痫前期6例(28.57%),早产6例(28.57%),胎儿宫内生长受限5例(23.81%),胎儿宫内窘迫6例(28.57%)。结论 SLE患者妊娠存在相当的风险性,妊娠可诱发SLE或加重病情,并可能出现严重的母儿并发症。SLE患者应在病情控制平稳后妊娠,并在产科和风湿科医师的共同监测下度过妊娠期和产褥期。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学特点和药物敏感性,为新生儿VAP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行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并确诊为VAP的59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对气管导管末端的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9例新生儿共送检标本62份,55份导管末端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为88.7%.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8份(87.3%),革兰阳性菌5份(9.1%),白色念珠菌2份(3.2%),培养阴性7份(11.3%).55种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药物敏感率及耐药性,革兰阴性杆菌对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革兰阳性球菌对药物有较大的耐药性.结论 新生儿VAP的主要致病菌是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革兰阳性菌较少见.  相似文献   
45.
<正>【据《Hepatology》2019年4月报道】题:HBV感染者树突状细胞功能受损的特点(作者Yonejima A等)。树突状细胞是抗原递呈细胞,在宿主免疫反应中发挥核心作用。来自日本金泽大学的Yonejima等分析了患者因HBV感染而受损的树突状细胞功能,并发现了与其相关的基因。对64例HBV感染者和19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分析。将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用HLA-DR/LIN  相似文献   
46.
47.
48.
目的 通过分析胎盘生长因子(PLGF)在缺氧缺血性新生大鼠病侧大脑表达,探讨其改善脑缺血、促进脑内血管再生以及参附注射液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方法 新生7 d 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生理盐水对照组(C)、参附治疗组(SF)。 按观察时间可依次分为6 h、12 h、1 d、3 d、7 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用Rice法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SF组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即刻以腹腔注射注射,其剂量为10 ml/kg,每日1次,连续3日同一时间点用药。C组则按照相同的注射方式及注射剂量,给予生理盐水。S组未给予药物治疗。其后以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右侧大脑皮层PLGF的表达变化。结果 S组各个时间点PLGF均有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C组在6 h时PLGF表达量开始增加,于1 d时达到高峰期,明显高于S组(P<0.05);SF组在6 h前PLGF表达量开始增加,整体表达趋势类似于C组,3 d时下降趋势更明显,但各时间表达量明显高于S组及C组(P<0.05)。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PLGF表达量明显增加,参附注射液能促进PLGF大量表达,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的新生大鼠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9.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能够表达神经甾体激素合成的关键酶。当神经甾体激素产生的浓度足够高时,可行使旁分泌作用。脑内神经甾体激素的合成会随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应激状态下,神经甾体激素的合成也下降。最近的研究报告显示,脑内神经甾体激素水平的下降与神经元的变性及其功能障碍有关。本文仅就目前研究最多的神经甾体激素(如脱氢表雄酮、孕烯醇酮及其硫酸酯、孕酮和别孕烯醇酮)影响神经元存活,神经突的增长和神经元增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这些神经甾体激素在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潜在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究胎儿单脐动脉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本院进行产前诊断的单脐动脉疾病孕妇5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脐带结构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两组患者实施染色体检查,并观察其妊娠结局。对比两组孕妇脐带血流异常发生情况、合并畸形发生情况、染色体异常情况、妊娠结局情况及观察组孕妇合并胎儿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结果:观察组S/D比值异常发生率为28.00%、RI比值异常发生率为24.00%、合并畸形发生率为38.00%、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6.00%、剖宫产发生率为26.00%、引产发生率为22.00%、早产发生率为18.0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63、4.762、23.457、6.658、4.336、5.316、7.814,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分别为6.00%、4.00%,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分别10.00%、12.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1、0.102,P=0.646、0.749)。观察组中,单脐动脉合并胎儿畸形孕妇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6.84%,高于单脐动脉无畸形(χ^(2)=9.905,P=0.002)。结论:胎儿单脐动脉的发生与染色体异常呈正相关,且合并畸形时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可进一步增加,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妊娠期间应按规定进行产检,出现异常情况有必要进行染色体产前诊断,以提高新生儿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