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9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6篇
  2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51.
目的 探究通管消癥饮对湿热瘀阻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在河南省中医院就诊的8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给予通管消癥饮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妊娠情况、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得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输卵管复通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在降低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均有效,且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治疗组在增加妊娠方面较对照组优势更显著;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压积、血沉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治疗后两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结论 通管消癥饮整体疗效较输卵管通液术优势显著,不仅能提高总有效率,提高妊娠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还能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52.
目的比较收肌管阻滞(ACB)联合腘动脉-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IPACK)或选择性胫神经阻滞(TNB)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4—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65~84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IPACK组(I组)和TNB组(T组)。I组于术前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IPACK,T组于术前采用含肾上腺素0.1 mg的0.25%罗哌卡因20 ml行TNB。I组与T组完成IPACK或TNB后行ACB,并留置神经周围导管,术后连接患者自控神经阻滞镇痛泵。术后VAS疼痛评分>4分时,患者按压镇痛泵,30 min未缓解,皮下注射羟考酮5 mg进行补救镇痛。记录术后4 h腓总神经运动阻滞情况及术前、术后24、48、72 h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1~3 d患者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及步行距离。记录术后72 h内患者补救镇痛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T组比较,I组腓总神经运动阻滞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2 d步行距离明显增加(P<0.05)。两组不同时点静息、运动时VAS疼痛评分、补救镇痛率、术后3 d步行距离及术后1~3 d主动屈膝最大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CB联合IPACK或TNB均可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提供有效地术后镇痛,但IPACK对运动功能影响小于TNB。  相似文献   
253.
目的 观察在发绀患者心内畸形矫治术中使用不同氧浓度管理对心肌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期间74例发绀型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7例,采用氧浓度(FiO2)80%~100%、动脉氧分压(PaO2) 300~380 mm Hg启动体外循环(CPB);逐级增氧组37例,FiO2 20%、PaO2 80~100 mm Hg启动CPB,在随后10~30 min逐渐增加FiO2 30%~50%,CPB中控制血流复温前PaO2≤130 mm Hg,血流复温后PaO2逐级增加至200~300 mm Hg,保持红细胞压积28%~30%,灌注流量100~180 ml/kg.监测心肌生化变化:气管插管后(T1)、CPB后10 min(T2)、升主动脉开放(CCR)后10 min(T3)、术后6 h(T4)及24 h(T5)抽外周血监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I(cTnI)浓度.结果 CK-MB及cTnI浓度:气管插管后、CPB后10 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 10 min、术后6 h及24 h逐级增氧组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发绀患者CPB中采用逐级增氧管理模式,通过缩小CPB和患者自身的氧分压差,减少自由基等生成,可降低CK-MB及cTnI释放,从而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5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鼻腔、鼻咽黑色素瘤(STMMMs)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老年患者STMMM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BRAF、C-KIT、N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10例老年患者STMMM中女性5例, 男性5例, 年龄65~81岁, 平均(72.5±8.5)岁;7例发生于鼻腔及鼻窦, 3例发生于鼻咽;光镜下瘤细胞形态复杂多样, 呈浆细胞样、横纹肌母细胞样、小细胞样、上皮样细胞、梭形细胞样形态。10例免疫组化标记HMB-45、S-100均为阳性, MelanA阳性率70.0%。基因检测结果显示, 10例STMMMs中BRAF、NRAS基因均为野生型;有1例发生C-KIT第11号外显子c.16661667insA移码突变, 余9例为野生型。10例均具有随访资料, 随访时间4~50个月, 至今3例存活。结论老年患者STMMM临床罕见, 容易漏诊误诊, 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可为准确诊断及靶向治疗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55.
杨晓红  李艳青 《新中医》2020,52(17):35-37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合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及Borg呼吸困难评分等变化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肺功能、中医证候积分、6 min步行距离、Borg呼吸困难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金匮肾气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56.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男37例, 女123例, 年龄(46.5±11.1)岁。BRAFV600E突变率为86.3%(138/160);其突变与患者年龄(P=0.917)、肿瘤多灶性(P=0.673)、肿瘤大小(P=0.360)、肿瘤外侵(P=0.150)、区域淋巴结转移(P=0.406)均无明显相关性。针对甲状腺乳头状癌, 尚不能以BRAFV600E单一基因的突变来决定是否采取更积极的诊疗措施。  相似文献   
257.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异常浆细胞增殖和浸润为主要临床特点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在MM的发生发展中,肿瘤微环境(TME)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骨髓瘤细胞提供了一个生长、存活的利基环境。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是存在于TME中的一种趋化因子,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巨噬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破骨细胞(OC)等、参与血管生成、影响微环境代谢等机制对肿瘤的发生与进展产生作用。本文就CCL2对MM的影响及其机制做一综述,探讨CCL2是否能成为MM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58.
目的:探究完带汤加减对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合并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疾病转归及局部炎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HPV感染合并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HPV感染合并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完带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HPV转阴率、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局部炎症相关指标阴道灌洗液防御素[β-防御素-2 (HBD-2)及防御素-5(HD-5)]及阴道灌洗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HPV转阴率分别为77.50%,55.00%及75.00%,高于对照组的37.50%,30.00%及47.50%(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中医证候积分、阴道灌洗液防御素、阴道灌洗液炎症因子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积分及阴道灌洗液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完带汤加减在HPV感染合并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疾病转归及控制局部炎症。  相似文献   
259.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与胸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两组均进行乳腺癌根治术,对照组予以胸椎旁神经阻滞,观察组予以胸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致炎因子水平、肺功能指标、麻醉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药物安全性。结果:两组术前各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点、不同状态下,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炎症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点最大每分钟通气量(VEmax)、最大摄氧量(VO2max)均出现降低又升高,观察组术后各时点VEmax、VO2max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2至T5时心率与收缩压、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25.7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采用胸椎旁神经阻滞与胸神经阻滞麻醉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后者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镇痛效果更佳,可减轻术后疼痛,抑制炎症反应,保护患者肺功能,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