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58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目的观察血液滤过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情况及生命指标(心率、血压、呼吸、肾功能等)。结果 14例患者顺利脱离血液滤过治疗,3例转为定期透析治疗,1例死亡。治疗前后心率、呼吸、肾功能等生命指标有显著改善。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及时应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能够改善症状及预后,具有积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2.
神经导航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占位性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框架脑立体定位(神经导航)系统在显微手术切除颅内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导航引导下显微手术治疗。脑内病变:选择避开重要功能区的最浅处脑皮层切口,参照“微导管栅栏法”切除病变。脑外病变:常规显露后进行病变切除。边切除边用导航了解切除情况,直至镜下所见和导航均提示已达到预定切除程度。结果神经导航系统术中误差均在3 mm以内,寻找病变成功率为100%,导航手术的病变总全切率达到75.76%(25/33),其中脑胶质瘤的全切率为44.44%(4/9),其余病变为87.50%(21/24)。结论神经导航系统能够满足常见颅内占位性病变术中准确定位的需要,较传统手术中依靠经验定位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63.
皮层脑电监测在并发癫痫的颅内占位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颅内占位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在手术治疗颅内占位的同时治疗癫痫,并获得一个好的预后较为困难。借助术中脑电监测找出致痫灶后连同病变切除可取得理想效果。我们总结2003年8月-2006年10月的21例并发癫痫的颅内占位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4.
为探讨急性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急血 )的有效报病方法 ,我们设计急性血吸虫病报病系统 ,实行乡村医疗机构与血防专业机构联合报病的方法 ,及时确切地掌握了疫区急血发病情况 ,结果报告如下。1 管理方法1 .1 报病网络 建立疫区乡、村卫生院 (所 )与血防站、组急血报病的组织网络 (图 1 )。图 1 急性血吸虫病报病组织网络1 .2 技术规范1 .2 .1 急血的报病依据  1发病前数周有明确的疫水接触史 ;2发热、多汗或伴有肝脾肿大 ,发热的特点是午后开始 ,逐渐升高至午夜大汗热退 ;3必须服用吡喹酮后才能退热病愈。1 .2 .2 报病登记表 由乡村…  相似文献   
65.
两种快速筛选重组阳性克隆的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子克隆工作中,建立了两种简捷的鉴定含重组质粒菌落的方法,质粒快速鉴定法和PCR鉴定法,以对人的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剂(t-PA)的cDNA克隆为例,测序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快速,准确地筛选出阳性克隆。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改良方法置入逆行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手术方法及操作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3月~2012年2月采用改良方法行闭合复位髓内钉逆行穿钉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25例。结果 25例获6~18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8~73 d,平均58.6 d。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评分标准评定均为优。结论采用改良方法行闭合复位髓内钉逆行穿钉固定治疗股骨下段骨折创伤小、骨折恢复快、对膝关节功能影响小,可简化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对比分析内外侧入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该科收治的79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内侧入路(41例)与外侧入路(38例)内固定治疗,对2种方法 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8~24个月的随访,骨折均愈合。内侧入路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外侧入路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Kolmert股骨远端功能评定标准对下肢功能进行评估,内侧入路治疗组优良率为78.05%,外侧入路治疗组优良率为76.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内侧入路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较外侧入路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架联合钢板及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术后疗效。方法采取外固定架辅助钢板及(或)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粉碎性骨折68例。结果 68例均获得随访1.5年,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周。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优53例,良12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95.6%。结论外固定架联合钢板及克氏针有限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在术中能够维持桡骨远端关节面平整,恢复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长度,同时能够提供满足早期腕关节功能锻炼的稳定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N-乙酰基-丝氨酰-天门冬氨酰-赖氨酰-脯氨酸(Ac-SDKP)是否通过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ROCK/SRF/α-SMA信号转导通路活化的调节,阻抑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即上皮-间质转化(EMT),进而发挥其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培养人A549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株,免疫细胞化学显色检测角蛋白、波形蛋白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免疫印迹检测E-钙黏蛋白(E-cad)、波形蛋白及Rho相关卷曲蛋白激酶(ROCK)、血清反应因子(SRF)、α-SMA及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ROCK、SRF、α-SMA的表达情况.结果:在TGF-β1的诱导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形态改变,伴随着上皮标志物角蛋白、E-cad降低,而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增高,α-SMA表达并增多.与对照组相比,TGF-β1诱导刺激组ROCK、SRF、α-SMA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上调,Ⅰ型、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上调.给予ROCK阻滞剂Y-27632、Ac-SDKP干预后,ROCK、SRF、α-SMA及Ⅰ型、Ⅲ型胶原表达显著降低.结论:Ac-SDKP通过阻断TGF-β1介导的ROCK/SRF/α-SMA信号转导通路,阻抑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及胶原的合成,进而发挥其抗(矽)肺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SpO:)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进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126例,依据SpO,水平分为观察组58例(SpO2〈90%)和对照组68例(SpO2〉90%)。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术后4周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1a时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6min步行试验。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较对照组高[P〈0.05],前降支为梗死相关血管的比例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4周观察组的LVESV、LVEDV较对照组高,LVEF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期间及1a时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较对照组高,1a时的6min步行试验的步行距离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术中脉搏血氧饱和度水平是评价STEMI患者临床疗效和预后的一种可靠指标,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