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5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99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目的观察桑银降糖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治疗后心脑微血管病的变化,探讨桑银降糖胶囊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管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用微量血糖测试仪检测各组糖尿病大鼠血糖和糖耐量,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中NO的含量,应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1)含量。电镜观察心脑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桑银降糖胶囊对STZ大鼠均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P〈0.01);2h血糖曲线下面积为38.88±8.59(P〈0.01)。大剂量组ET-1为(149.60±16.83)pg/ml(P〈0.01),NO为(61.20±11.36)μmol/L(P〈0.01)。结论桑银降糖胶囊可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NO含量,下调血浆ET水平,有效抑制由于高血糖等因素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糖尿病内皮细胞损伤及微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小肾癌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肾癌12个,行CT平扫和皮质期、实质期及肾盂期增强扫描。结果:12个癌灶中平扫7个等密度,其中1个稍高密度伴点片状钙化,5个低密度。增强扫描皮质期,5个癌灶与肾皮质增强程度相近,7个癌灶皮质期增强程度低于肾皮质;实质期,6个癌灶邻近肾实质显影模糊或中断;肾盂期,癌灶增强程度下降,癌灶境界显示清楚。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多期扫描对小肾癌的检出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3.
目的 对椰子花粉的变应原组分进行初步的分离、鉴定及纯化.方法 提取椰子花粉粗提液,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椰子花粉的蛋白质组分并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采用免疫印迹法鉴定其变应原成分,并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对椰子花粉变应原进行初步分离纯化,免疫印迹进行检测.结果 SDS-PAGE显示椰子花粉粗提液有10条蛋白带,其中相对分子质量(肘,)为60 000、50 000、35 000、28 000、19 000、16 000和14 000的蛋白可与椰子花粉过敏性病人血清IgE结合,且M,50 000、16 000和14 000为主要变应原;离子交换层析结果显示主要过敏原成分主要分布在V峰中.结论 对椰子花粉变应原进行了初步的分离、鉴定和纯化,为临床椰子花粉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目的:心理护理始终贯穿于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护理全程.方法:严密观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献血全程,对献血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情绪及有无献血反应的发生.结论:加强对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了血小板产品质量和献血者的安全,同时激发了献血者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的激情.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制备复康灵外敷剂,评价其治疗静脉穿刺损伤的疗效。方法:按照中国药典标准建立质控方法,中西药结合组方制成透皮吸收外敷剂,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剂型设计合理,临床应用无不良反应,用药后显效、总有效率及平均有效、显效时间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外敷剂复康灵治疗静脉穿刺损伤能加速损伤恢复,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价艾司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并筛选出艾司氯胺酮的适宜剂量.方法:选择期间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年龄为18~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性别不限,体重指数(BMI)为18~25 kg·m-2.随机分为3组,A组为0.3 mg·kg-1艾司氯胺酮组,B组为0.5 mg·kg-1艾司氯...  相似文献   
47.
48.
49.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摄录像系统在声带息肉、小结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5年11月~2001年4月128例声带息肉、16例声带小结患者术前应用纤喉镜摄录像系统检查、照相、确定诊断,收入院手术。经治疗,术后1周同法复查,照相对比,了解术后情况,指导治疗。结果:治愈139例(96.5%),好转5例(3.5%)。结论:应用纤喉镜摄录像系统对声嘶患者行常规检查,发现声带有息肉、小结者,给予照相,确定诊断后收入院手术治疗,经治疗,术后1周复查、照相,便于与术前的相片对比,了解术后情况,评价疗效,指导术后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报告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引起的皮肤反应。方法 对利培酮引起的皮肤反应进行观察 ,并测血象。结果  6例中男 2例 ,女 4例 ,年龄 13- 34岁。 3例服利培酮剂量在 1.5 - 2mg时出现丘疹 ,以颜面部为主 ,未停药 ,服扑尔敏后皮疹消失 :2例剂量为 1mg出现全身红硬丘疹 ,伴颜面潮红 ,服扑尔敏消失 ;1例剂量为1mg/d ,出现全身皮肤反应 ,停药服扑尔敏 3周后消退 ,再服利培酮仍出现皮疹 ,加用扑尔敏不能消退 ,换药治疗。结论 利培酮可引起皮肤反应 ,一般服扑尔敏可消退。如出现全身皮肤反应 ,应立即停药并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