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目的分析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我科收治的40例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患者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等,进一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方法选取近一年收治的40例肺栓塞患者的完整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结果呼吸困难35例(87.5%),胸闷32例(80%),胸痛30例(75%),心悸23例(57.5%),咳嗽22例(55%),咯血15例(37.5%),发热18例(45%),晕厥2例(5%),典型肺梗死三联征4例(10%),CT肺动脉造影对诊断PE有很好的相关性。下肢深静脉B超示18例(45%)患者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单纯抗凝治疗有效率95%。结论 PE表现缺乏特异性,CT肺动脉造影可以确诊肺栓塞。早期诊断并积极抗凝治疗疗效好。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微卫星在转基因和基因突变小鼠中的变化,为基因修饰和遗传突变动物的遗传检测和表型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方法 根据文献报道,从GenBank中选取198个等位基因数量多、富含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以野生型动物为对照,对6种近交系遗传背景的转基因小鼠和5种自然基因突变的近交系小鼠进行微卫星多态性检测,选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和STR扫描技术,比较分析微卫星不稳定性。结果 共有40个微卫星位点在转基因和基因突变小鼠中表现出多态性。在基因突变小鼠中,微卫星不稳定性有55.6%(10/18)是由纯合变为杂合(I型),有3个位点(16.6%,3/18)是纯合突变(II型),有5个位点同时存在2种类型的突变。但是在转基因动物中,大多数的微卫星多态性为I型突变(87.5%,28/32),只有2个位点(6.2%,2/32)是II型突变。另外有2个位点同时存在2种类型的突变。结论 基因修饰或基因突变可引起小鼠相关微卫星发生不稳定性,而且某些微卫星位点对基因改变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IL-27及其受体(WSX-1)对TGF-β1诱导的小鼠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及胶原合成作用。方法构建IL-27R/
pCDNA3.1 过表达载体。实验分为6 个组:正常组,TGF-β1 组,IL-27 组,IL-27 受体组,IL-27+IL-27 受体组,TGF-β1+IL-27+
IL-27 受体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生长状况,用MTT检测各处理组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RT-PCR 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a-SMA以及Ⅰ和Ⅲ型胶原的表达,并用免疫荧光检测a-SMA蛋白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果
(1)IL-27和IL-27R都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增殖;(2)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表达α-SMA增加,并促进肺成纤维细胞Ⅰ和
Ⅲ型胶原合成;(3)IL-27及其受体可以抑制肺成纤维细胞α-SMA的表达,并减少肺成纤维细胞I和III型胶原的合成;(4)IL-27/
IL-27R共同作用时,对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没有影响。结论IL-27或IL-27受体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细胞增
殖、转化和胶原的合成作用,但是IL-27与IL-27受体共同存在的情况下却不能发挥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外源性的IL-27与
IL-27受体的中和作用不能激活细胞相关信号。
  相似文献   
24.
校园餐厨垃圾处理过程无组织释放的生物气溶胶会对校内学生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研究采用安德森六级采样器及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采集了某大学餐厨垃圾暂存过程的空气样品,通过培养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分析了其中的可培养和非培养生物气溶胶。结果表明,餐厨垃圾是重要的生物气溶胶释放源,生物气溶胶中真菌浓度(224.78±27.69) CFU/m3大于细菌浓度(116.95±23.01) CFU/m3且高于环境背景浓度,即细菌环境背景值为(32.80±3.61) CFU/m3、真菌环境背景值为(54.57±17.24) CFU/m3。粒径分布上,细菌气溶胶主要分布在Ⅰ级(≥7.0μm),真菌气溶胶在Ⅳ级(2.1~3.3μm)。细菌气溶胶的优势菌门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前者气溶胶化水平较高;真菌气溶胶优势菌门主要有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两者均易气溶胶化。健康风险方面,呼吸与皮肤接触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可...  相似文献   
25.
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表现,其中肺栓塞是静脉血栓塞栓症较严重的表现。肺栓塞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一旦确诊,风险分层对于治疗决策至关重要。肺栓塞根据死亡风险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高危肺栓塞指伴有休克、心搏骤停的肺栓塞。高危肺栓塞的治疗因其高死亡率在肺栓塞中是最具临床挑战性的,选择合适的高级治疗方式可以显著降低肺栓塞死亡率。高危肺栓塞的高级治疗包括体外膜肺氧合、全身溶栓、基于导管的干预治疗和外科取栓术。本文主要对高危肺栓塞的高级治疗方式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和分析,为高危肺栓塞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6.
<正>肺栓塞是临床常见且具有潜在致死性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与相当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迅速有效的诊断、风险评估和及时给予恰当的治疗,对肺栓塞尤为重要,可以通过降低死亡率和预防复发事件来改善患者的预后。国内外有研究表明肺栓塞患者血清肝酶学显著升高,可以作为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并可对该病进行预后评估。而且血清肝酶学是一项简单、廉价、易于接受、易于获得的实验室检查,用于评估PE患者的风险及预后,大大减少了医疗成本。本文收集整理国内外文献,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建立稳定、完善的系统性光变态反应检测的动物模型.方法 以对氨基苯磺酰胺(SN)作为光敏剂,经腹腔注射与灌胃两种途径对小鼠和豚鼠进行给药,通过UVA加UVB光照诱导以及只用UVA光照激发后,于4 h、24 h、48 h和72 h分别测量小鼠耳厚度及观察豚鼠皮肤红斑反应.结果 24 h、48 h和72 h时,小鼠出现耳肿胀反应,豚鼠出现皮肤红斑反应.结论 口服、腹腔注射SN,均可产生光变态反应,成功建立系统性光变态反应检测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8.
重组α—2b干扰素治疗复发难治型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尖锐湿疣 (CA) ,系人类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所致的以生殖器赘生物为特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STD) ,是目前最常见的性病之一 ,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 ,且迄今尚无对该病治疗的特效方法 ,根治困难 ,复发率高。为了探讨对本病的有效治疗 ,控制复发 ,现将 1998年 3月至 1998年 10月期间 ,我们使用重组α - 2b干扰素 (rIFNα - 2b)治疗 45例复发难治性尖锐湿疣 ,疗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45例复发难治型病例中 ,男性 18例 ,女性2 7例 ,年龄 2 6~ 6 3岁 ,病程 6个月~ 8年。皮损部位 :男性以阴茎、龟头、包皮、…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性高碳酸血症组(治疗组)、预防性高碳酸血症组(预防组),采用脂多糖静脉注射复制肺损伤模型,观察3组血流动力学(血压、心率),血气指标的变化,检测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D)、肺泡损伤数比值(IQA)及光镜下评估肺脏的损伤程度,通过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探讨高碳酸血症对肺脏损伤保护的可能机制。结果三组在实验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预防组组PO2、PaCO2/FiO2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预防组组W/D、MPO、IQA和MDA水平明显降低,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治疗组与预防组组比较各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高碳酸血症对急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脏的聚集,抑制肺脏的氧化应激反应减轻了肺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30.
SLC26A4基因是引起非综合征性聋的第二位常见致病基因,也是引起前庭水管扩大的责任基因。围绕SLC26A4 基因致聋机制,国内外研究多从Pendrin蛋白入手,通过细胞实验对基因变异型编码Pendrin蛋白的表达、定位及离子转运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并证实变异蛋白的结构改变可导致亚细胞定位、离子转运功能改变。本文归纳和总结SLC26A4 基因相关细胞实验研究进展,旨在为探索该基因的致聋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