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3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社区感染与抗生素合理应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天津市社区感染性疾病病种,病原分布,细菌耐药及抗生素的使用,为临床医师抗生素合理应用及卫生管理部门决策依据。方法:选择天津市10所医院,1977年12月-2000年12月经门诊、急诊确诊为各种感染性疾病而收住院患者,对其各种相关资料,感染部位,采集标本,细菌培养结果,药敏及住院前、后抗生素使用进行统计研究。结果:收集各种社区获得性感染病例5668例,>60岁老年人3061例(64%),有两种以上基础疾病的2191例(38.7%),治疗使用抗菌药物76个品种,联合两种以上抗生素治疗4972例(87.7%),住院前使用抗生素的4921例(86.8%),其中非处方使用3652例(64.4%);送检各种标本6064份,检出细菌2053株,以呼吸感染病例为主1328例(64.7%),革兰阴性菌为1408株(68.6%),许多菌株存在多重耐药,结论:社区感染必疾病是目前感染性疾病的主要部分,许多病原菌存在多重耐药,应加强抗生素使用管理(包括非处方使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肾炎(LN)诊断和病情活动性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对SLE患者(n=102)、疾病对照组(n=60)和正常对照组(n=40)外周血血清中抗C1q抗体进行检测。102例SLE分为疾病活动组(60例)和疾病稳定组(42例),并按LN判定标准分为LN组(50例)和非LN组(52例)。比较各组抗C1q抗体的阳性率和水平,并与SLE患者实验室指标、活动性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抗C1q抗体的阳性率在SLE患者中为64.7%,显著高于疾病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阳P〈0.05)。在SLE活动组,抗C1q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SLE稳定组(P〈0.01)。LN组患者的血清抗C1q抗体的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非LN组的SLE患者(P〈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分别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GLO、IgG、ESR、CRP和24h尿蛋白定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白细胞、补体C3、C4、白蛋白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抗C1q抗体检测对SLE及LN的诊断和疾病活动性判断有重要价值。检测抗C1q抗体的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病情活动,为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策略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抗角质蛋白抗体(AKA)及各型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与病情活动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RA患者和75例非RA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指标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F-IgG、RF-IgA、RF-lgM、AKA及抗CCP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RF-IgM〉抗CCP抗体〉RF-IgG〉RF-IgA〉AKA;特异性为:AKA〉抗CCP抗体〉RF-IgG〉RF-IgA〉RF-IgM;联合检测2种、3种、5种抗体对R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RF-IgA+RF-lgM为51.3%/81.3%,RF-IgG+RF-IgA+RF-lgM为43.8%/89.3%,RF-IgA+RF-lgM+抗CCP抗体为45%/98.7%,RF-IgA+RF-lgM+AKA为22.5%/98.7%,RF-IgG+RF-IgA+RF-lgM+抗CCP抗体+AKA为18.8%/100%;抗CCP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在RF滴度值、ESR和晨僵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CCP抗体在诊断RA中的价值优于AKA和RF;抗CCP抗体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活动性的监测;RF与抗CCP抗体、AKA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4.
旋毛虫幼虫抗原接种小鼠诱发保护性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就旋毛虫幼虫可溶性抗原接种小鼠诱发保护性免疫进行了研究,结果:两组免疫小鼠的成虫减虫率分别为41.3%和34.7%,肌肉幼虫的减虫率61.5%和44.8%,抗旋毛虫抗体水平明显升高,GMRT比对照组高119倍。免疫组的白细胞移动率为57%和63%,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增多,肌肉幼虫囊包周围炎症反应面积增大。实验表明旋毛虫幼虫可溶性抗原可诱发特异性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对攻击感染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 plex ,MHC)Ⅰ类分子 (HLA A ,B ,C)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异二聚体 ,由具有高度多态性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 4 0 0 0的重链和与之非共价结合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 0 0 0的 β2M组成。人类白细胞抗原 (humanleukocyteantigen ,HLA)Ⅰ类抗原除以膜抗原形式表达于几乎所有有核细胞和血小板的表面 ,还被发现在血清及其他体液中存在可溶形式 ,即可溶性HLA(solubleHLA ,sHLA)。 1970年 ,VanRood等[1] 用淋巴细胞毒抑制试验在血清中检测到了HLA A2 ,从而证实了HLA可溶性形式的存在。同年 …  相似文献   
26.
患者男,34岁.因"肌痛1年,皮疹10个月,左侧肢体活动障碍5个月,喘憋1个月"于2007年1月10日入院.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检测新城疫病毒(NDV)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的ELISPOT试验方法,实时分析NDV免疫鼠的IFN-γ水平。方法:用NDV单克隆抗体包被96孔混纤板,在反应孔中加入小鼠脾淋巴细胞和NDV刺激抗原,37℃,5%CO2培养7小时。裂解细胞,依次加入酶标二抗、底物、显色液,倒置显微镜下计数ELISPOT斑点。结果:ELISPOT试验的特异性与培养时间和刺激抗原浓度密切相关。在106/孔的脾淋巴细胞浓度下,培养时间越长、刺激抗原越多,试验的特异性越低;当培养时间为7小时,抗原量为5μg/孔时,试验的特异性最强。ELISPOT斑点数,随细胞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小鼠的脾淋巴细胞浓度为106/孔时,最有利于斑点的计数,试验误差最小。结论:试验成功建立了检测NDV细胞免疫的ELISPOT方法,可用于NDV细胞免疫的研究。  相似文献   
28.
肾脏损伤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各种炎症、代谢异常和免疫损伤等多种原因可造成肾脏损伤,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有肾脏病家族史等慢性肾脏疾病高危人群。目前,全球有100万以上中末期肾病患者,而且肾病患者的数量还在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的肾病患者约占全球肾病患者的1/10。且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所导致的肾病患者也日益增多。早期肾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导致很多慢性肾病患者就医时已经到达终末期肾病,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因此,肾早期损伤指标的检测对于肾脏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了解各系统职工总体健康状况及疾病谱,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为健康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1-2012年在石家庄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健康体检的2014例职工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结果 2014例健康体检者中,查出异常者1391例(69.1%);共检出28种异常症状或实验室指标,发生率居前5位的分别是高血脂、脂肪肝、慢性结膜炎、高血压、慢性咽炎.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群体患病率有所不同,5种疾病的不同职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活方式性疾病与当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可能是影响现代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应加强职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积极应对环境污染,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