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自制的全金属气压膜盒电磁换能装置,对家兔呼吸气量的动态变化作了测定,得到的呼吸气量动态变化曲线,可以进行呼吸频率、吸气量、呼气量等的定量分析。曲线还可以反映家兔呼吸过程中较真实的细微动态变化。对照马利氏气鼓连接记纹鼓及马利氏气鼓连张力换能器接LMS—2A型二道生理记录仪对家兔呼吸变化的测量,全金属气压膜盒电磁换能  相似文献   
72.
介绍和讨论了抗体导向酶一前药疗法在肿瘤导向治疗研究中的应用。此疗法系前药原理与抗体导向的原理相结合,即把前药的专一活化酶与抗肿瘤单克隆抗体交联并导向肿瘤部位,登前药在肿瘤部位转化为活性细胞毒分子,特异地杀伤肿瘤细胞。着重介绍了目前用作此项研究的几种抗癌药及相应活化酶。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将7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抗生素静滴对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病毒唑、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74.
官亮  朱水山  文艺  李小燕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026-302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的相关性.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血氨的影响,为临床防治肝性脑病是否常规根除幽门螺杆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肝硬化患者为阳性组(A组),24例幽门螺杆菌阴性的肝硬化患者为阴性组(B组),2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普通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氨浓度并进行比较。A、C组应用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甲硝唑四联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1周,停药满4周后复查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并复查各组血氨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A、B组之间,血氨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A组内不同肝功能Child分级,血氨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幽门螺杆菌根除后3组的血氨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患者血氨水平密切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作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肝硬化患者防治肝性脑病的常规治疗。[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75.
文艺 《医学综述》2013,19(18):3271-3274
基于非传统的讨论,肾脏在维持人体血糖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各种内分泌激素的调控,通过糖异生释放糖进入血液循环,又通过摄取血液循环中的葡萄糖来满足自身的能量需求,并且在近曲小管水平对原尿中的葡萄糖进行重吸收.在出现高血糖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也适应性加强,最终导致慢性高血糖,增加了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低血糖时,肾糖释放增加以维持血糖稳定.该文主要阐述肾脏在正常人体的生理功能,对血糖调控的机制以及对血糖平衡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脐血输注治疗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用ELISA法检测脐血输注前后20例AA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2、IL-3I、L-11、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与输注前比较,脐血输注后AA患者外周血中IL-2、IFN-γ水平降低[(127.40±79.83)pg/ml vs.(90.77±4.86)pg/ml、(9.86±5.35)pg/ml vs.(4.48±3.35)pg/ml](P<0.05),IL-3水平升高[(99.13±55.31)pg/ml vs.(141.22±33.13)pg/ml)](P<0.05);脐血输注后,AA患者骨髓IL-2水平明显降低[(40.20±17.40)pg/ml vs.(5.87±0.96)pg/ml](P<0.05)。结论脐血输注可能通过改变造血环境中细胞因子的浓度或比例改善AA患者的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77.
摘要: 目前, 多发性硬化症 (MS) 的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RIG-Ⅰ样受体(RLRs)是新发现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PRRs), 位于细胞质内, 可识别病毒双链 RNA 的解旋酶, 并通过自身的半胱天冬酶活化募集结构域 (CARD) 与干扰素β启动刺激因子 (IPS) -1 发生相互作用, 形成 IPS-1 信号小体, 诱导干扰素Ⅰ型 (Ⅰ-IFN) 的表达, 从而启动免疫应答以及诱导抗病毒反应。研究发现, 缺乏 IPS-1 的小鼠疾病将继续恶化, 伴随高炎症反应, 从而加重轴突损伤和脱髓鞘病变。此外, 若启动免疫细胞上的 RLRs, 能缓解 MS 小鼠的炎症并预防髓鞘的断裂, 从而降低麻痹的发生率。本文就RLRs 治疗MS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8.
摘要:目的 探讨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诊断阳性的最佳临界值(Cut-off值)及其可疑区间,为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互认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院住院或体检的130例经ELISA法初筛为阳性的血清标本和25例接近临界值 (阴性)标本(OD=0.15~2.0),采用重组免疫印记(RIBA)法检测确认其阴、阳性。利用SPSS17.0绘制ROC曲线,确定最佳Cut-off值,进一步探讨可疑区间。结果 ELISA法检测HCV抗体诊断阳性的最佳Cut-off值为0.2513,其可疑区间范围为0.2136~0.5513。结论 确定适合本实验室最佳Cut-off值和可疑区间能有效地降低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的漏诊率和误诊率。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通下活血汤配合生长抑素+埃索美拉唑钠对急性胰腺炎(AP)患者预后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收诊AP患者10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补充营养、胃肠减压、禁食等治疗,对照组注射生长抑素1次/天,埃索美拉唑钠2次/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用通下活血汤,药材煎好后浓缩到300ml,2次/天。两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两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随访1个月后并发症、死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80.00%)比较,观察组(94.00%)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血象、肠鸣音、排便排气恢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PACHEⅡ评分降低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包裹性胰腺坏死(WON)、假性囊肿(PP)、器官衰竭、死亡率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下活血汤配合生长抑素+埃索美拉唑钠治疗AP预后更佳。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阶段式延续性护理指导对产妇产后恢复、新生儿状况与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9月在我院分娩的63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6例与观察组317例。对照组在院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出院1周左右,由医护人员进行1次电话或上门访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产后6个月内给予分阶段延续性护理指导服务。产后42 d对比两组产后恢复情况(子宫复旧不良、产后便秘、产褥期感染和乳腺炎)、新生儿一般状况(新生儿身长增长水平、体质量增长水平、脐带愈合时间以及新生儿红臀与湿疹的发生率)。同时,随访6个月内的喂养情况(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和纯母乳喂养)。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不良、产后便秘、产褥期感染、乳腺炎的发生率5.68%、3.47%、0.95%和4.73%低于对照组13.92%、7.91%、3.80%和9.49%(P<0.05或P<0.01)。观察组新生儿身长(5.2±2.2)cm、新生儿体质量(935.6±15.5)g,高于对照组(4.6±2.0)cm、(920.5±24.0)g,(P<0.01),脐带愈合时间(12.0±2.0)d低于对照组(14.2±1.8)d(P<0.01),新生儿红臀与湿疹的发生率3.15%和2.52%低于对照组6.96%和6.33%(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人工喂养率17.35%低于对照组39.56%(P<0.01),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62.46%高于对照组38.92%(P<0.01),观察组混合喂养率20.19%与对照组21.5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延续性护理指导能够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恢复,促进新生儿成长,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