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0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140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635篇
预防医学   267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273篇
  1篇
中国医学   264篇
肿瘤学   4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探讨自动压力控制模式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 with automated pressure control of convection mode,ULTRAc-HDF)对尿毒症患者血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等中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选择30例病情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后稀释法输注置换液,分别给予自动压力控制补液模式血液透析滤过(ULTRAc-HDF)和容量控制补液模式血液透析滤过(volume-controlled mode,VOLc-HDF)治疗,自身交叉对照,观察不同模式下置换液量、跨膜压报警次数、凝血情况等,并比较2种模式HDF对β_2-MG、PTH等中分子物质的清除效果。结果 ULTRAc-HDF比VOLc-HDF时置换液量显著增加[(20.78±1.41)L比(18.30±0.27)L,t=9.417,P=0.000];跨膜压高压报警次数显著降低(0比16例次),高压报警发生人次的比较(χ~2=9.231,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透析器及管路凝血分级显著下降,透析器及管路发生凝血人次比较(χ~2=7.680,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LTRAc-HDF组血PTH下降率为(57.40±4.19)%,VOLc-HDF组血PTH下降率为(51.23±6.54)%,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2,P=0.000)。ULTRAc-HDF组血β_2-MG下降率为(72.51±2.82)%,VOLc-HDF组血β_2-MG下降率为(70.81±2.93)%,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89,P=0.062),但从趋势上来分析,ULTRAc-HDF组血β_2-MG下降率较高。结论自动压力控制补液模式HDF治疗能增加置换液量,更好的清除β_2-MG、PTH等中分子物质,且可减少跨膜压高压报警次数,降低凝血风险。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对天津医院一段时间内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预防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 收集1年内骨科手术病例,根据不同手术类型,将其分为关节置换术、复位内固定术、创伤后脊柱修复术,分别统计其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率、给药时间、使用疗程、预防效果。结果 术后低分子肝素的使用率为84.0%,创伤后脊柱修复术的使用率为58.5%,低于平均水平。关节置换术、内固定术、创伤后脊柱修复术的术前12 h内给药率分别为7.5%,33.3%,0%,术后12 h内全量给药率分别为87.5%,31.6%,8.3%。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的给药疗程最长超过35 d,预防后DVT发生率为12.4%。结论 临床采用药物预防时,给药时间和疗程常不能按指南执行。这是药物预防无法到达预期效果,术后DVT的发生率仍较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建立基于96孔板的高通量测定SD大鼠血浆和荷瘤小鼠组织中紫杉醇浓度的方法.方法 将SD大鼠血浆样品、荷瘤小鼠组织样品及内标物多西他赛置于96孔板中,采用96/384道半自动液体移液器取液进行高通量的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各生物样品的紫杉醇浓度.结果 紫杉醇的线性范围为2 ~ 500 μg/L,最低定量下限为2μg/L.在SD大鼠血浆中,紫杉醇的半衰期、平均滞留时间、药时曲线下面积、药时曲线下总面积、药物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6.3 ±0.4)h、(7.16 ±0.13)h、(3 070 ±201)(h· μg)/L、(3246±199)(h· μg)/L、(1.55±0.09)L/(h·kg)、(13±8)L/kg.荷瘤小鼠尾静脉注射紫杉醇注射液7.5 mg/kg后0.5、1、2、4、8h,紫杉醇在小鼠心、肝、脾、肺、肾、肿瘤中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MS/MS法专一、准确、稳定、简便并且实现了高通量分析,适用于紫杉醇的SD大鼠药动学和荷瘤小鼠组织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994.
消肿接骨贴中苷类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红  房德敏  陈然  高颖  王巨存  郑榕  冯鑫  赵薇  虎冲 《中国药房》2014,(11):1037-1039
目的:建立消肿接骨贴中苷类成分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应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的续断和黄芪同时进行定性鉴别,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V/V/V)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10%(V/V)的硫酸乙醇溶液为显色剂。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的柚皮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Thermo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8∶82,V/V),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续断和黄芪的TLC斑点清晰、分离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柚皮苷进样量在0.062 10.621 0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1%,RSD=1.73%(n=9)。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用于消肿接骨贴中苷类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995.
996.
<正>斜视是小儿眼科常见疾病。斜视不仅影响患儿视功能,还影响其正常视力发展。本研究对410例斜视患儿的斜视类型及屈光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斜视患儿的斜视类型分布特点及屈光情况。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3月至9月在我院住院手术的斜视患儿共410例,男性213例,女性197例,均系双眼患者;年龄214岁。依据年龄段分为3组:Ⅰ组214岁。依据年龄段分为3组:Ⅰ组26岁215例,男性115例,女性100例;Ⅱ组76岁215例,男性115例,女性100例;Ⅱ组710岁125例,男性65例,女性60例;Ⅲ组1110岁125例,男性65例,女性60例;Ⅲ组1114岁70例,男性33例,女性37例。Ⅰ  相似文献   
997.
黄酮类化合物是很多骨科常用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大部分为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和补益药。近年来,有关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很多,其中在骨性疾病中研究最多,主要包括骨质疏松、骨折、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在这些疾病中,黄酮类化合物在调节骨代谢、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性分化和成骨细胞的矿化成熟、抑制破骨细胞的发生与骨吸收活性等方面具有明确或潜在的药理活性。本文对与骨性疾病关系较为密切的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做一综述,为黄酮类化合物在骨病中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建立实时定量PCR(RQ—PCR)快速检测人全血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的方法,以便早期定量评估肠屏障损伤所致肠道内细菌移位引起或加重的全身感染。方法对15份模拟全血标本及26份外科发热患者全血标本进行RQ—PCR检测。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保守的看家基因femA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20ul的RQ—PCR反应体系,采用含靶基因扩增片段的重组质粒建立标准曲线,提取血标本中的细菌基因组DNA。结果引物和探针特异性好,检测限为10^0拷贝/ul(10^3CFU/ml),灵敏度为99.7%,特异度为94.6%。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好,R。在0.9918—0.9997。不同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样本检测的平均准确性为(96.25±2.26)%,批内及批间重复性的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8.06±0.07)%和(10.01±4.40)%。全血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平均回收率为(111.72±20.72)%。临床血标本RQ-PCR检测阳性率为15.4%(4/26),血培养结果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阴性。结论RQ—PCR可用于定量检测全血标本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DNA含量,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99.
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新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估机制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有利于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分析连南瑶族自治县城乡居民脂肪肝的患病率以及与其相关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法,对象均为连南县常住人口。连南瑶族自治县共7个乡镇(包括县城),30个机关单位。我们将县城分6个区域,每个区域3个点,每个点随机抽取25例,非县城乡镇6个,每个乡镇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抽取25例,此次调查共随机抽取各类人员900例纳入分析,其中瑶族同胞53%,汉族45%,壮族2%,男、女、城、乡人员各半,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化验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脏超声检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后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检出脂肪肝173例,检出率为19.2%,其中男性22.2%,女性16.2%。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肝患病率有所升高,不同民族间脂肪肝的患病率瑶族、壮族高于汉族。脂肪肝组以喜好吸烟饮酒,具有独特饮食习俗(喜食腊味,偏咸食物)者居多、合并血脂异常、高血压、血糖升高、体质量超标的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结论连南少数民族地区经调查脂肪肝的患病率较高,与地理环境(高寒地区)、吸烟饮酒者密切相关,男性、具有独特饮食习俗(喜食腊味,偏咸食物)者、血脂异常、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是脂肪肝发病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