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神经病学   14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成秋生  彭光明 《医学综述》2001,7(7):427-430
MRI是检查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nervoussystem ,CNS)多发性硬化 (multiplesclerosis,MS)的最敏感的技术。因此 ,它成为MS诊断和治疗试验标准的一种重要工具。在使用MRI监测疗效方面的标准已有报道[1 ] ,但在诊断评价的一致性方面研究不多 ,以下就这方面作一综述。1 MS病灶的MRI特点MS病灶多近似圆形或卵圆形 ,大小通常从几毫米到 1cm左右。形状上的不同 ,大部分是由于脑内小静脉的影像平面的角度不同所致 ,它常构成MS病灶的中心。不规则高信号区相互融合 ,使脑室周围的信号…  相似文献   
12.
脑室外引流术29例并发症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成秋生  潘小平 《广东医学》2003,24(6):617-618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后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分析近几年住院的继发颅内高压行脑室外引流术的病例。结果:29例颅内高压行脑室外引流术患者中,好转17例,死亡10例,其中术后再出血死亡3例,颅内化脓性感染5例,上消化道出血5例,急性肺水肿1例。结论:脑室外引流术是抢救颅内高压的有效措施,常见的并发症是颅内感染,颅内再出血和上消化道出血,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无菌操作,尽量缩短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住院的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DVT的平均时间是在住院的第18天,21例发生在瘫痪侧肢体,0~2级瘫痪共20例,22例见于单侧下肢,16例发生在小腿;有股静脉穿刺置管史12例,平均发生在穿刺置管后第14天;DVT患者的平均血浆纤维蛋白浓度为4.82克/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数(P<0.05)。结论肢体瘫痪、股静脉置管、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等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应及早采取护理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低颅压征的临床特征及病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征(SIH)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病因。方法 对3例病人的临床表现、腰穿及脑脊液(CSF)常规、生化、细胞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病毒DNA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常有的体位性头痛,及头晕、呕吐、耳鸣、颈抵抗和眼底静脉充盈等。腰穿压力低于正常。CSF常规白细胞略升高,生化蛋白轻度升高,细胞学示轻度淋巴细胞性白细胞反应。1例2次CSF HSV-DNA阳性。影像学示脑肿胀及脑室狭小。结论 SIH的临床表现可多种多样,但体位性头痛及腰穿压力低于正常为SIH所必有。影像学改变推测为低颅压所继发。脑脊液检查结果支持SIH存在病毒感染,但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科疾病合并肺部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系统疾病合并重症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床旁应用便携式纤支镜对 5 0例合并重症肺部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吸痰或经鼻气管插管 ,同时取痰菌培养。结果 :4 0例显效 ,10例有效 ,有效率达 10 0 %。痰菌培养 39例 ,阳性率 75 % ,准确性达 86 %。经鼻气管插管 2 0例次 ,成功率 10 0 %。没有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神经科病房内 ,应用纤支镜治疗合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是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组肌肉疾病的肌电图(EMG)特点与临床的对应关系。方法:对68例经临床、EMG检测后确诊的肌肉疾病患者[其中皮肌炎(dermatomysitis,DM)15例,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27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rogressive muscular dystrophy,PMD)2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丹麦KeypointEMG仪和美国Nicolet Viking Quest EMG仪,对全部患者进行了EMG和神经传导检测,其中12例行肌肉病理检查。全部患者均行血清肌酶测定。结果:本文68例患者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正常,但不同类型、不同病程、不同严重程度的肌肉疾病EMG表现并非完全相同,并非都是典型的肌原性损害的EMG表现。肌无力很轻的患者,EMG近似正常。进展较快、急性期的炎症性肌病和进展较快的PMD患者,纤颤电位和异常运动单位共存,为典型的肌原性损害改变。一块肌肉中的纤颤电位越多,肌无力发展也越快,程度也较重。炎症性肌病经治疗病情好转后复查,纤颤电位明显减少或消失。缓慢进展的PMD和炎症性肌病恢复期,没有自发电位,仅有运动单位电位的改变,部分患者运动单位大小混合存在。结论:EMG检查结合临床有助于肌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估计病程、预后和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MELAS综合征型)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MELAS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者均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伴头痛、呕吐,发育延迟,血乳酸增高,影像以枕叶皮层受累为主,基底节钙化。肌肉病理发现破碎样红纤维,电镜可见肌膜下异常线粒体增多。结论以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的青少年患者应考虑到MELAS综合征的可能,以免误诊。  相似文献   
18.
脱水治疗脑出血颅内高压患者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水治疗脑出血颅内高压患者的观察护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510180)罗素萍黄凤泰成秋生高血压并脑出血,由于血肿及周围组织水肿引起颅内压增高而影响颅内血液及脑脊液循环,使脑水肿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可致脑疝,危及生命。必须及时、适量地给予脱水治疗,缓解症...  相似文献   
19.
脑干出血的临床与预后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报告经CT或MRI证实的32例脑干出血患者,其中中脑出血14例,桥脑出血17例,全脑干出血1例。10例合并脑梗塞,2例确诊为脑海绵状血管瘤。死亡6例。认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昏迷,脑膜刺激征,血肿直径大于2cm,伴随脑梗塞及其它严重并发症者预后不良。并对个别病例的误诊原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